《溺水、中暑、昏厥的急救处理-》第二讲.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447031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溺水、中暑、昏厥的急救处理-》第二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溺水、中暑、昏厥的急救处理-》第二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溺水、中暑、昏厥的急救处理-》第二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溺水、中暑、昏厥的急救处理-》第二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溺水、中暑、昏厥的急救处理-》第二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溺水、中暑、昏厥的急救处理-》第二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溺水、中暑、昏厥的急救处理-》第二讲.ppt(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意外事故及其急救,主讲: 温长生 副教授 2010年10月,课程性质: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生活中的意外及急救是一门专门研究生活中各种意外事故和灾难的预防及急救知识的应用性课程,主要针对在意外事故和灾难面前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紊乱和束手无策现象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大学生面对各种意外事故及灾难时的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急救意识,防患于未然,并掌握各种常见的意外事故和灾难的急救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在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面前应付自如,使意外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教学目的: 面对各种意外事故和伤害保持镇静、 并能实施基本的现场

2、急救处理是现代社会向每个人提出的人生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较系统地学习生活中各种意外事故和灾难的急救方法, 树立急救意识,学会在意外事故及灾难中的自救和互救,提高他们的应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减少意外事故和灾难对人们的伤害。,教学要求: 1.熟悉猝死、院前急救的概念及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2.掌握淹溺、电击伤、中暑、骨折、烧烫伤、各种咬蜇伤的发生原因和过程,掌握各种事故和灾难中的救护常识。 3.了解常见灾难的发生过程,具有一定的自救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讨论、社会调查。 2.利用多媒体教学,观看录像带。 3.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

3、求,进行社会调查和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我国和世界上发生的各种灾难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树立急救意识,自觉将掌握各种急救知识作为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活中的各种意外事故和灾难(淹溺、电击伤、中暑、烧烫伤、骨折、急性中毒、咬蛰伤等)的成因、过程和现场急救措施。 3.掌握面对灾难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教学难点: 1.面对意外事故和灾难时的急救意识和心理调节能力培养 2.各种急救方法的灵活运用,主要内容: 1猝死、急救的概念;心肺复苏的原则和操作方法 2淹溺、中暑的急救处理 3触电的发生和急救方法 4烧烫伤的急救处理方法 5体育运动中的意

4、外损伤及急救处理 6急性中毒及各种咬蜇伤的急救处理 7情绪危机和危机干预 8防患于未然重要急救穴位介绍;家庭急救九大禁忌,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以书面为主,期末成绩的占50%;平时出勤率和课堂笔记等占成绩的50%。 期末考试:笔试,开卷。 期评成绩= 50的期末考试成绩+50的平时成绩。,主要参考书: 1 安庆斌等,现代院前急救,世界图书出版社2002.4 2 郑日昌,大学心理辅导,团结出版社,2001.10第一版 3 李鸿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 4 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讨论和作业部分: 1什么叫院前急救?在生活中那些地方可以使用急

5、救方法和技巧? 2列举生活中由于人们没有掌握急救方法所造成的伤害和弊端。 3你如何看待灾难发生?在灾难面前一个人如何做到镇定自若? 4用你自己生活中的意外事故的事例说明掌握急救方法的重要性。 5列举你了解的一种意外事故发生过程,作为第一目击者你应该如何进行急救处理?,第二讲 溺水、中暑、昏厥的急救处理,一. 什么叫溺水或淹溺? 人在水中被淹死的主要原因是水入气道后,使人窒息缺氧。淹溺者可因脑缺氧、脑水肿而造成不同程度的面色青紫或苍白、两眼红肿,四肢厥冷、全身皮肤浮肿,抑或昏迷、抽搐、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或消失、视觉障碍等各种神经系统症状;由于口腔、气管、胃及肺内有很多水泡沫,使上腹部膨隆,全身

6、冰冷,同时可出现血压降低、心律紊乱或心跳停止,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在幼儿更易出现体温降低。若抢救不及时,46分钟即可死亡。另有一种溺水者,因落水后惊慌而立即昏迷,或因冷水强烈刺激而引起喉头痉挛和声带关闭导致呼吸、心跳停止, 这种情况下,虽落水后肺内进水不多,也可致死,而死者出水后一般口内仅有少量水泡,腹部多不隆起,摸之较柔软。,二、溺水的过程 当人溺水时,首先出现一种保护性反射措施,即呼吸暂停,经过半至1分钟, 由于缺氧又开始呼吸,水分被吸入呼吸道,此时因各种反射仍然存在,因此可发生剧烈呕吐,呕吐物又可被吸入引起呼吸道阻塞,由于严重窒息缺氧、意识几乎丧失,约1分半钟左右, 呼吸停止或停止后暂时

7、恢复,继续吸入水导致意识完全丧失、瞳孔散大,约再持续1分钟后, 呼吸完全停止,继之心跳停止。因此,淹死过程仅45分钟。小儿发生溺水后,多数由于惊慌、剧烈躁动、加之体力较弱,故进程更快。,三、抢救方法及其原则: 一旦发生溺水,应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一定要注意现场抢救或者边抢救边转送,千万不要只注重送往医院而不进行现场急救、贻误抢救的关键时机。(对于溺水者,现场人员在黄金8分钟内的紧急抢救很重要。每耽误一分钟,病人的死亡率就会增加10%)溺水者大多数出现呼吸障碍或心跳呼吸停止,主要是倒水和实施现场急救ABC方案。,1. 抢救者如果水性不高,切不可从正面去拉溺水者,否则溺水者会牢牢抓住你的手臂,或搂

8、住你的颈部而使你动弹不得。正确的方法是递给溺水者一截木棍或树枝,溺水者会死命抓住不放,抢救者拉住另一端,尽快游泳将其拖带至岸边再行抢救。如果溺水者已昏迷不再乱抓,抢救者可从后面拽住其两侧腋下,使其口鼻露出水面,采用仰泳方法拖带;或在其背后用一臂夹持其腋下,采用侧泳方法将其拖带至岸边或打捞到船上再行抢救。,2.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落水人拖带上岸(船)后,立即为淹溺者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有假牙者取下假牙,以防坠入气道。并将舌头拉出,牙关紧闭者应设法撬开,松解领口和紧裹的内衣腰带、确保呼吸道通畅。 3. 倒水 (1) 由抢救者将患者双腿朝天托在肩上,将其肩部、头部与双上肢下垂,促使患者肺、胃内

9、的存水倒干净。假如患者是儿童,救护者可将患儿的腹部置于自己的肩部,让患儿头在前、足在后,救护者扛着患儿快步奔跑,借跑步的颤动,让溺水儿童呼吸道内的积水迅速排出。与此同时,救护者可用双手举起患儿的双手边跑边颤动患儿的双手,一方面促进呼吸道水外流,一方面起到人工呼吸作用。,(2) 抢救者可取单跪式,右手托起患者的腰,左手扶住其头,并将其腹部置于抢救者的右膝上,使其头与双上肢下垂,然后按压背部,使患者胃、肺内存水顺势流出。此法用之得当,可兼起胸外心脏按压的作用。 如果倒不出水,应立即停止,立即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4.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1) 溺水者俯卧、抢救者取跪于其头前、面向患者下

10、身,双手平放患者背部,两拇指紧贴患者胸椎旁线,余四指微并,腕与肩关节呈垂直角度挤压背部,每分钟1416次,直至患者恢复正常呼吸为止。 (2)做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救护者捏闭病人鼻孔,深吸气后对病人口部用力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钟以上,见到胸廓起伏为有效。如此重复,每分钟约1620次。口对鼻人工呼吸适用于牙关紧闭者及幼儿。 如吹气后无胸廓起动,应找出原因,可能由于吹气量不足、气道阻塞或体位不当等。常见原因为头充分后仰不够。,(3)心脏按压。如溺水者心跳停止,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作胸外心脏挤压。让病人平卧在硬板上或水泥地上,急救者跪在患儿一侧,两手相叠,用手掌根部放在患儿胸骨中下三分之一

11、交界处,借自己体重垂直向下压,每次按压应使胸骨下陷34厘米,然后放松(但掌根不应离开胸壁),使胸骨自行复位,每分钟80100次。 按压心脏有效的表现:能扪及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搏动,面部、口唇、皮肤颜色转为红润,瞳孔回缩,自主呼吸恢复,病人开始挣扎、甚至能发出声音。 若现场有2人,一人心脏按压,另一人口对口呼吸;将患儿头部充分后仰,口对口呼吸1次,随后心脏按压4次,吹气与心脏按压交替进行。若现场仅1个人,救护者可以先吹两口气,然后做15次心脏按压。,中暑的急救处理,中暑是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常因烈日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所致。 四大中暑高危区:太阳底下曝晒的汽车 ; 海滩 ;

12、 露天场地 ;闷热 ,空气不流通的房间。 一、常见的中暑原因: 正常人体温能恒定在37.C左右,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产热与散热取得平衡的结果,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散热主要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还可通过循环血流, 将深部组织的热量带至上下组织,通过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因此经过皮肤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热就越多。如果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即产生高热中暑。,二、中暑分类 1.先兆中暑 : 在高温环境下中,中暑者出现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此时体温正常或稍高, 一般不超过37.5C。此为中暑的先兆

13、表现,若及时采取措施如迅速离开高温现场等,多能阻止中暑的发展。 2.轻度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表现外,还有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气短、大汗、皮肤热或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此时体温超过38.C。 3.重度中暑: 除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的表现外,伴有昏厥、昏迷、痉挛或高热。 重度中暑还可分为:,(A)中暑高热(热射病),即体内大量热蓄积,出现嗜睡、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无汗、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高热,体温可超过40度。 (B)中暑衰竭,体内没有大量积热,中暑者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呼吸浅而快、晕厥、昏迷、血压下降等。 (C)中暑痉

14、挛(热痉挛): 即与高温无直接关系,发生在剧烈劳动与运动后,由于大量出汗后只饮水而未补充盐分,导致血钠、氯化物降低,血钾亦可降低,引起阵发性疼痛性肌肉痉挛(俗称抽筋),口渴,尿少,但体温正常。 (D)日射病: 即强烈的阳光长时间照射头部,造成颅内温度增高。中暑者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神志障碍,重者发生昏迷,体温可正常或轻度增高。,三、中暑的紧急救护: 中暑发生后、应在现场及时迅速地开展抢救工作。 1. 首先应尽快脱离高温环境 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并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部。 2. 人工降温 迅速采用降温措施,如用冷水毛巾敷额

15、部或用冷水擦身。有条件的地方 ,可用冰袋、冰水敷头部 ,或用冰块、冰袋放在病人的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或将病人浸浴在4摄氏度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还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3.补充液体 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给予十滴水、人丹、风油精或藿香正气水等药物口服,外擦清凉油或风油精。并同时给予加适量盐的绿豆汤、冷饮料或冷开水服用,以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注意:别给昏迷的患者灌饮任何东西 ,以免呛倒患者或液体入了肺 ,那就更麻烦。 4. 冰敷: 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

16、、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 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5. 刺血疗法: 取穴十宣、曲泽、大椎、委中、金津、玉液。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在以上穴位上点刺放血。对轻症中暑 ,刺血后挤出数滴血,片刻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次可挤出紫黑色血液 0.5- 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转清,继而热退汗出 、诸症消失。 6. 穴位按摩疗法 : 轻症中暑 ,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穴 ,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拇指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 3- 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胀感为度。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 3- 5分钟。或以银针针刺以上穴位,有增强疗效作用。,7. 擦药疗法 取食盐一握,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胸前、背部等八处,擦出许多红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