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分层突破 岳麓版选修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446667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分层突破 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分层突破 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分层突破 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分层突破 岳麓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分层突破 岳麓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分层突破 岳麓版选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分层突破A工业文明的冲击B大量封建残余C最终失败D近代化道路E资产阶级改良主题一工业文明冲击下俄国、埃及、日本和中国的改革1四国改革的共同背景(1)外部危机:19世纪以来,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许多国家展开并完成,资本主义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欧美列强加紧了在全球的侵略和扩张。这样,亚非拉大多数尚处于农业文明阶段的落后国家,一方面面临着资本主义国家武力侵略、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危险;另一方面也受到先进工业文明的冲击。如埃及遭受英法等国家殖民侵略、日本与美英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和中国甲

2、午中日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等。近代化的改革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2)内部危机:外部的危机激化了各国内部存在的各种矛盾,各国内部危机重重,腐朽落后的制度和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威胁着统治者的统治。如俄国的农奴制是经济、军事落后的根源,埃及马木路克的黑暗统治和包税制、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还有中国清政府的腐朽统治等,这些都阻碍了进步因素的发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下,近代化改革成为各国富强、进步的必由之路。2四国改革的相似内容(1)经济上:都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发展机器工业,或者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如埃及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化工厂,并采用行政手段发展民族工业;俄国废除了农奴制;

3、日本实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促进工业化;中国维新变法也采取了许多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措施等。(2)政治上:大都仿效西方建立近代政治体制。如俄国的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埃及加强中央集权;日本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的体制;中国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等。(3)思想文化上:相应地提倡西方先进思想文化。主要是日本的文明开化和中国维新思潮,另外,埃及等国还进行了军事改革总之,各国改革的内容都是仿效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使本国经济、政治、思想或军事走上近代化道路。而由于落后制度的阻碍和改革者的阶级局限性,各国的政治改革都相对滞后或者曲折。3四国改革的结局和影响(1)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使俄

4、国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2)埃及阿里改革,一度使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逐渐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3)日本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实现了近代化。(4)戊戌变法体现了变法图强、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倡新学,兴民权,促进了中国人的觉醒,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影响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形成的根本动力是()A商业革命和英法资产阶级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D工业革命【解析】工业革命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形成的根本动力。【答案】D主题二认识世界近代化道路的多

5、样性1主要内容近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化,具体表现有:(1)逐步实现政治上的民主化:民主制度取代封建专制,法治取代人治,建立资产阶级政体,如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2)逐步实现经济上的工业化:采用大机器生产,建立近代企业。(3)逐步实现思想上的开明化:倡导人文主义,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理性等。2主要方式(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英国、法国等。(2)通过资产阶级改革的道路:日本、俄国等。(3)通过国家统一的道路:德国、意大利等。(4)通过民族解放独立的道路:美国、拉美各国等。3对不同道路的理解(1)决定不同道路的选择因素是本国具体国情,国情各异,选择的道路自然不同。(2)各国人民有权选择

6、自己的道路,应该求同存异,尊重各自的选择,和谐共存。(3)不同道路之间无优劣正误之分,不应互相排斥。(4)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改革也呈现多样性的特点。2下面表格中代号顺序与相关内容对应错误的一组是()改革人物改革任务历史地位证据理由亚历山大二世俄国历史的转折点明治天皇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光绪皇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A.废除农奴制,改变落后现状B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推进民族近代化C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解析】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其他几项都符合史实。【答案】D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期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