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师用书 岳麓版选修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441453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师用书 岳麓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师用书 岳麓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师用书 岳麓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师用书 岳麓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师用书 岳麓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师用书 岳麓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师用书 岳麓版选修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课程标准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重点难点1.康熙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活动。(重点)2.对康熙帝的评价。(难点)少年天子1.8岁登基,14岁开始亲政。2在祖母严格管教下学习满汉文化、骑射军旅之技和帝王统治之术。3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组织编纂科学书籍,制造或购置科学仪器。平定“三藩”与收复台湾1.平定“三藩”(1)原因清初,影响国家统一的主要威胁来自“三藩”的割据势力。康熙帝的雄才伟略和平定决心。(2)结果:康熙帝采取剿抚并行的策略,历时八年,最终取得了平定“三藩之乱”的胜利。2收复台湾(1)背景郑氏政权以台湾为根据地,坚持抗清。郑氏提出将台湾

2、“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在招抚失败后,康熙帝毅然决定武力收复台湾。(2)收复:1683年,派施琅率军收复台湾。(3)管辖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在台湾设总兵官一员,澎湖设副将一员,率兵驻守。施行了“展界开海”和轻税政策。(4)影响促进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贸易的发展以及大陆与台湾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从此,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抗击沙俄与中国版图的奠定1.抗击沙俄(1)背景17世纪中叶,沙俄开始侵扰黑龙江流域,在中国领土上修筑尼布楚、雅克萨等城堡作为侵略据点,对中国的东北边境构成威胁。康熙帝亲政后,开始采取“永戍黑龙江”的方法,积极为抗击沙俄侵略做准备。试图

3、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未果。(2)经过:1685至1686年,康熙帝组织了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沉重地打击了俄国军队。(3)结果:1689年,两国正式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这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2历史评价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执政61年间,励精图治,开疆拓土,统一台湾,打败沙俄侵略军,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康熙初年清朝面临的主要形势1.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势力对中国的东北边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势力之间矛盾尖锐。2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使

4、清廷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政局很不稳定。3云南、广东、福建的三藩割据一方,形成抗衡中央的地方割据势力,影响了国家的统一。4满清入关后强制实行圈占土地、剃发易服等政策造成的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5中央与少数之间的矛盾尖锐,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因此 ,国家安定、民族团结、抵御外侮是摆在刚刚即位的康熙帝面前的最大问题。1下列图片反映出清朝前期存在的矛盾是()平定噶尔丹图尼布楚条约文本满洲贵族统治者与汉族的矛盾清朝中央政府与边疆地区的矛盾中华民族与欧洲侵略者的矛盾祖国统一与分裂国家的矛盾ABC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依据材料中“平定噶尔丹图”“尼布楚条约文本”等信息可知

5、,材料体现了清朝中央政府与边疆地区的矛盾、中华民族与欧洲侵略者的矛盾,其中平定噶尔丹还反映了祖国统一与分裂国家的矛盾,都正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项。【答案】B全面评价康熙帝1.总评康熙帝是清朝杰出的君主,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2功绩巩固统一国家平定“三藩之乱”削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统一台湾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三征噶尔丹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加强了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了统一维护国家主权抗击沙俄入侵,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

6、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都是中国的领土,维护了国家主权3.局限性(1)对内:大兴文字狱、设南书房,加强了专制制度,禁锢了人民思想,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2)对外:实行闭关政策,轻视西方,未能紧跟先进潮流(发展资本主义),为后来西方侵略中国埋下了战败隐患。2黄宗羲晚年为人撰写的碑铭传状和致友人书中赞誉康熙帝为“圣天子”,称清朝为“国朝”,并使用清朝年号。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统治得到汉族知识分子认可B康熙帝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C黄宗羲充分肯定君主专制制度D清政府不再限制知识分子言论【解析】从材料信息看,黄宗羲认为康熙是“圣天子”, 称清朝为“国朝”,并使用清朝年号。这说明康熙帝统治时

7、期政治比较清明,B项符合材料信息;A项错误,黄宗羲一人的思想不代表所有知识分子;C项明显错误,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D项错误,清朝实行文字狱。【答案】B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派都司王维明等人前往(台湾)劝说“朝廷诚信待人,若释疑遵制,削发登岸,自当厚爵加封”,然郑经(郑成功之子)提出“依朝鲜例,称臣纳贡”。康熙皇帝明确指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台湾乃中国之领土。”康熙六年五月,招抚人员赴台湾,郑经称台湾远在海外,“非属(中国)版图之中”。材料二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施琅到福建前线主持归台大计。二十二年六月率精兵2万、战船300只,跨海取澎湖。郑军

8、已是全军覆没,同年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入台。郑克爽(郑经之子)缴械投降,施琅进入台湾。以上材料摘自康熙统一档案史料选书籍材料三康熙皇帝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包括:实行“更名田”制度,还田于民,奖励垦荒,扩大农业种植面积;兴修水利,修治黄河、淮河和大运河。材料四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政府恢复了福建水师建制。至康熙十八年年底,福建水师已有战船240艘,官兵28580名。材料五澎湖海战结束后,施琅贯彻康熙帝“因剿寓抚”的方针,下令暂停军事进攻,禁止杀戮,张榜安民;优待战俘,放其归台;向台湾军民发布安抚输诚示,宣扬清政府宽大投诚者的政策;又派人劝说郑克爽投诚。施琅郑重表示:“断不报仇!当日杀吾

9、父者已死,与他人不相干。”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五日以郑克爽为首的郑氏集团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放弃抵抗企图,向清政府缴械投诚。十三日,施琅率清军在台湾登陆,接管台湾全境。 大清王朝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康熙帝与郑氏集团的根本分歧是什么?(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康熙帝在台湾问题上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政策?政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四、五,简要分析康熙帝最终能以武力统一台湾的原因。(4)概述康熙帝对台湾的治理措施及所起到的作用。【思路分析】考查角度康熙帝收复台湾材料解读材料一康熙帝派人前往(台湾)劝说回归祖国,而郑经称台湾“不是中国领土”;材料二武力统一台湾;

10、材料三康熙皇帝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为统一台湾奠定了经济基础;材料四清政府建设“福建水师”,为统一台湾奠定了军事基础;材料五主要是施琅贯彻康熙帝“因剿寓抚”的方针,终于统一了台湾全境。解答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理解及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康熙皇帝与郑经观点的内容归纳,郑经提出“依朝鲜例,称臣纳贡”,而康熙皇帝明确指出“台湾乃中国之领土”。第(2)问直接根据材料一、二的内容归纳。第(3)问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回答。第(4)问在以上几个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尝试解答】(1)根本分歧:_(2)政策: _原因: _(3)_原因: _(4)措施:_作

11、用:_【答案】(1)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2)政策:政治招抚或劝降到武力统一。原因:郑氏集团坚持分裂台湾。(3) 原因:采取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为统一台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建立起强大的水师,具备了统一台湾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手段;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因剿寓抚”,迫使郑氏政权弃抗投诚。(4)措施:设置机构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作用: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选择题1.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与上述康熙诗句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平定三

12、藩之乱B清军进入台湾C平定噶尔丹叛乱D收复雅克萨之战【解析】从材料信息“天山路”可判断这一事件发生在新疆地区,故C项正确。B项是在台湾地区;A项涉及的三藩包括西南、华南以及东南地区;D项是在东北地区。【答案】C2康熙帝在平定“三藩”的八年斗争中,显示了他过人的军事才能。当时他采用的军事策略是()A武力征服 B剿抚并用C和平谈判D和平招抚【解析】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中,康熙帝沉着稳定、及时掌握军情,采用剿抚并行的方针,以分化叛军力量,最终取得了胜利。【答案】B3面对沙俄的“无故犯边剽劫人口,抢掳村庄”,康熙帝的反应是()A平定三藩之乱 B重新统一台湾C平定噶尔丹叛乱D组织收复雅克萨之战【解析

13、】面对沙俄的侵略行为,康熙帝组织了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沉重打击了俄国军队。【答案】D4取得抗击沙俄战争胜利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中国的反击战具有正义性B康熙帝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做了充分准备C战争得到了军民和边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D俄国改革失败,国内动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A、B、C三项都是取得胜利的原因,D项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答案】D二、非选择题5历史的意义在于对后人的教育和启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康熙时,驻守古北口长城的总兵官向朝廷建议,拨款维修加固长城。康熙帝阅批奏折后认为守国之道不在于修长城,而在于“修得民心”。清王朝治国安邦的一个大手笔,便是将北方草原上凶猛剽悍的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