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09433987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大革命的浪漫情怀浪漫主义艺术(18C末19C初)(一)浪漫主义文学(18C末-19C30)(1)背景人们对社会现状不满,对启蒙理想失望A政治:18C末19C中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风起云涌,法国大革命震撼欧洲B经济:工业革命向欧美扩展,世界在剧变中向前发展C思想: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与启蒙思想家的理性社会不相符,人们普遍感到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2)特点A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创作风格:想象力丰富,情节跌宕起伏对社会现状不满,对下层群众同情,追求理想世界()代表法国:小说雨果巴黎

2、圣母院悲惨世界(呼唤用善良仁慈爱情等道德力量战胜邪恶挽救人类)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英国:诗歌拜伦唐璜(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乐观主义精神)德国: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二)美术从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美术(末初)()背景:法国大革命引起社会动荡;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罗马,追求英雄主义精神()特点:取材重大历史事件;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强调理性,注意形式完美()代表:法国: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荷拉斯兄弟的宣誓安格尔:路易十三的誓愿泉(人体美与古典美的完美结合).浪漫主义美术()()背景与文学同()特点:偏重感情,重视色彩和笔法的热

3、情奔放,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代表A、法国:籍里柯梅杜萨之筏;德拉克罗瓦(浪漫主义的狮子)自由引导人民B、西班牙:戈雅枪杀马德里市民(三)浪漫主义音乐19C 1.背景AB同文学C、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音乐从封建束缚和教会压抑下解放出来,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D、各国面临问题不同,音乐呈现出多样性,民族性2.特点A、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突出个人感受B、弘扬民族性,民主性,人民性C、表现形式,出现了阵容庞大的交响乐团和气势恢宏的歌剧D、以德奥为主3.代表(1)德国:A、贝多芬(乐圣)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作品: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

4、园交响曲合唱交响曲作品内容:(反抗封建追求民主,受启蒙思想影响)对封建势力的批判,对资本主义民主精神的赞颂,对自由、和欢乐的渴求,对自然的热爱,对命运的抗争的心灵呐喊,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蕴涵着深沉的哲理表现形式: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了交响乐的新形式B、舒曼幻想曲(2)奥地利A、舒伯特小夜曲B、约翰施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之王)(3)意大利歌剧、威尔第茶花女(爱国主义民族意识)、普契尼蝴蝶夫人图兰朵()法国歌剧:比才卡门()中国:徽汉合流,京剧形成初二、工业革命的碰撞与现实批判现实主义艺术(19C中20C初)(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C3020C初)1、背景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

5、使人们感到失望和不满A、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矛盾和弊端日益暴露B、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再适应社会现实C、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的黑暗成为文学主流2、特点A、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矛盾B、对现存社会秩序无情揭露和批判,热衷于塑造赞扬英雄人物C、表现形式:长篇小说3.代表(1)法国A、司汤达红与黑(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代小说之父)B、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高利贷者等,以资本主义发迹封建贵族没落,阶级变动为中心引发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变化,揭露金钱社会中的罪恶与丑陋,人与人的冷漠无情、莫泊桑项链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

6、多夫(2)英国、勃朗特姐妹简爱(夏洛特)呼啸山庄(艾米莉)艾格尼斯格雷(安妮)B、狄更斯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萧伯纳苹果车(20C初)()俄国、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B、果戈理死魂灵C、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4)美国、马克吐温、德莱塞美国的悲剧嘉莉妹妹(20C初)(二)音乐.民族乐派(19C中)()背景A、19C中叶,东欧北欧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民族意识觉醒B、在俄国,东欧地区兴起(2)特点A、以民族题材为主题B、旋律、节奏带有民族特点(3)代表A、俄国: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解放农奴时代,内心的忧郁,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充满激情,具有强烈的俄罗斯风格,旋律异常优美,“旋律

7、大师”)B、美国:苏萨星条旗永不落,1897年,这首进行曲充分发挥铜管乐队的表现功能,以磅礴的气势和热烈的情绪歌颂自己的国家和军队,颇有鼓动力。2.印象乐派 ( 19C末)法国: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强调捕捉人对外部世界的瞬间印象,在朦胧躁动的音色中表现物体或事物的气氛和情调)(三)批判现实主义美术1.批判现实主义美术( 19C中)(1)背景与文学同(2)特点写实,表现社会生活(3)代表A、法国:库尔贝石工等;米勒播种者拾穗者晚钟B、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2.印象派对光和色效果的追求是绘画技法的革命(19C60年代)(1)背景A、19C60资本主义发展B、科技发展光学发展(2)特点、用光与

8、色描绘外部世界,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表达微妙的色彩变化,捕捉转瞬即逝的景象、明亮灿烂,表达丰富生命力和光色和谐的艺术风格()代表、早期印象派:法国:马奈奠基人;莫奈(1840-1929)日出印象、晚期印象派:荷兰:凡高向日葵(扑向太阳的画家)星月夜;法国:塞尚(现代绘画之父)、高更(4)印象派的艺术价值A、开辟了欧美绘画与音乐语言的新天地,拓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为艺术家发挥个性提供了新途径B、孕育了20C初对传统艺术的全面突破3.雕塑家法国:罗丹思想者青铜时代三、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艺术( 20C初至今)(一)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并存)1资本主义文学(1)背景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经受着严重

9、的社会精神危机A、经济: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文化交流融合加快、现实:两次大战,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巨大精神创伤,工业革命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思想:许多人对传统思想价值道德产生怀疑、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物质保障、政治: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社会主义制度诞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2)特点以反传统手法表达人们的失望、苦闷 和迷惘、反传统,反理性,重视主观感受,表现自我、手法夸张怪诞(背景模糊不清,语言悖离传统,没有理由的开头结尾)C、渲染苦闷、迷惘、虚无情绪,变态心理,艺术趋于极端化D、文学艺术异常活跃,流派众多,异彩纷呈(3)实质: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

10、神危机(4)代表海明威(美国)A、老人与海(通过描写人与自然的艰苦搏斗,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寓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冰山原则)B、太阳照旧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反战,描写两次大战的名篇黑色幽默(美国)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荒诞派戏剧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雷切尔卡逊(美国)寂静的春天掀起现代环保运动魔幻现实主义(拉丁美洲)马尔克斯(哥伦比亚)长篇小说百年孤独2.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学(1)高尔基(1868-1936)母亲;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2)解冻文学(20C50)A、背景:50年代全盘否定斯大林B、特点:触及尖锐的社会问题,将爱情,追求个人幸福作为小说主旋律C、代表:爱伦堡解冻

11、;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突出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的主题3.亚非拉文学(1)印度:泰戈尔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新月集飞鸟集(2)中国:鲁迅呐喊(3)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二)现代主义美术1.背景:同文学2.特点ABC同文学D、在印象派的基础上吸收了东方和非洲的艺术风格E、表现特点:采用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3.代表(1)立体派:毕加索(西班牙)格尔尼卡亚威农少女(2)野兽派:马蒂斯舞蹈(三)现代主义音乐流行音乐1.历程(1)一战后:爵士乐成为主流特点:风格独特,节奏性强,以小号为主(2)二战后:摇滚、蓝调A、原因:电子技术的发展;青少年对突破传统的渴望B、特点:节

12、奏强烈,震耳欲聋,充满力量和激情,穿戴奇特,行为怪异,表达叛逆思想C、代表:(美国)比尔海利围着时钟摇吧第一首摇滚乐猫王(5070年代)(美国)甲壳虫(披头士乐队)(英国)(3)70年代后,风格多样,节奏强烈,与舞蹈结合A、运用电子手段,商业化倾向明显B、代表:迈克尔杰克逊(美国)四海一家2.特点A、多样性,有摇滚、蓝调和爵士乐等B、时代性,一战后爵士乐二战后摇滚乐70年代后风格多样C、轻松活泼,通俗易懂,世界各地广为流传D、音乐的商业趋势日趋明显E、音乐发展呈现大众化和多元化趋势,各国间音乐交流增强3.背景 ABCD同文学4.影响A、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B、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四

13、、电影与艺术(一)电影艺术1.条件A、19C末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前提B、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技术物质基础(根因)C、社会的巨大变化,人类的新精神需求D、商业利润的驱动E、科学家的不懈努力2.历程: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进入高科技时代(1)产生:1895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2)默片时代(20C初1927)A、现代电影之父格里菲斯,剪辑(蒙太奇)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改革B、特点:黑白片主要靠演员的表演、动作、字幕来表达C、代表:卓别林(3)成熟时期(19271945)A、1927 美国 华纳公司 有声电影B、1935 彩色电影浮华世家C、电影成为全新的艺术,娱乐形式,第七艺术(4)二战后A、立体声,宽银幕B、多元化3.好莱坞:世界著名电影生产基地特点:浓厚的商业气息,迎合大众,高科技,高投入,高利润,大制作,大导演,大影星4.奥斯卡奖:美国电影艺术金像奖 1928年以后每年一次二、电视第八艺术1.背景同电影2.历程(1)产生:2020年代 1926 英国 贝尔德(2)发展A、电视节目(1936),电视剧(英国),彩色电视节目(40年代美国),B、二战后:大规模普及,从直播实况录像转播;从多路转播卫星传播,内容越丰富覆盖范围越广(我国:1958,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在天津诞生;1958北京电视台诞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