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复习.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433760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6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大学语文复习.ppt(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第一节 议论文部分 一、 注意中心论点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 “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咬文嚼字的中心论点是: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寡人之于国也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 “阐述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秋水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 “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吃饭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 “揭示吃饭背后名实不符的社会人情世态”。,二、注意论据证明的论点 1、用非常贴切的事实材料来证明一定道理的范例: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

2、”和“涂有饿莩”来说明: 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论毅力中,梁启超用五种不同毅力的人的不同结果来说明: 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五代史伶官传序以唐庄宗的得天下、失天下的历史事实说明: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容忍与自由 三个例证分别证明什么观点: 1、作者年少时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证明: 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2、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等科学家,证明: 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 3、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证明: “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强调“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咬文嚼字:

3、 史记李广射虎的事实,证明: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 韩愈贾岛关于推敲的故事,证明: 文字的推敲其实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并不仅仅是为了语句的通畅或漂亮,,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亚里斯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以证明: 要观察(科学的认知态度)。 我年轻时在外国住过很长时间,以证明: 要摆脱某些武断的看法,了解不同人的看法(兼听则明) 圣雄甘地对铁路、轮船、机器深表遗憾,以证明: 用“假想的论敌”来反驳自己以防止自以为是。,2、借理论材料来证明论点的范例: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引用尚书“满招损,谦得益”的话来揭示: 后唐庄宗的亡国的原因。 咬

4、文嚼字中,朱光潜用西方心理学中的“套板反应”和韩愈的“惟陈言之务去”来: 反对陈词滥调,提倡创新。,容忍与自由中,胡适引用布尔“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话来: 展开他对容忍与自由之关系的论述。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证明: 贵在坚持(有毅力者成)。,三、注意论证的方法 1、归纳法 容忍与自由、咬文嚼字 2、演绎法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实行王道的基本标准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大前提;而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不能“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小前提;于是孟子就得

5、出结论,认为梁惠王并没有真正实行王道。,秋水中,大前提是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十分有限,小前提是孔孟是人,所以庄子得出结论说孔孟之道也是既“少”又“轻”、十分有限的。 咬文嚼字中,引进“套板反应”的普遍原理,就是通过演绎法来论说文章语言贵在创新的道理。 容忍与自由中,提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普遍原理,就是通过演绎法来证明“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引用尚书中“满招损,谦得益”的名言,就是通过演绎法来证明后唐庄宗是因骄傲而亡国的道理;,三、类比法: 寡人之于国也: (1)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2)

6、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秋水: 1、庄子用“礨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马体”来阐发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这种论证方法是类比法 2、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论毅力中的“操舟”、“为山”、“平地”、“掘井”通过什么来讲道理: 类比论证法。 吃饭下列句子采用什么论证方法: 1、“吃饭有时很像结婚”。 2、“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 3、“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 4、“治国如烹小鲜”,四、对比论证 1、五代史伶官传序:通过“盛与衰”、“兴

7、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论证论点,是: 对比法。 2、论毅力论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时用的是: 对比法。,3、论毅力第二段“五种人”用的是: 对比法。 4、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用的是: 对比论证法。,五、驳论 论毅力 梁启超在反驳“旁观者”认为别人成功是由于“殆幸运儿”、自己失败是“蹇于遭逢”的观点时说:“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这是直接反驳论点。 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驳斥诬蔑许远变节投降的观点时,先反复申述许远不怕死、决不会投降的理由,这是直接反驳论点; 接着又指出:以“城之陷,自远所分

8、始”为论据来证明许远的投降变节是“儿童”、“小人”之见,十分荒谬,这就是通过反驳论据来扳倒论点。,第二节 记叙文部分 1、叙述方式 倒叙: 马伶传、金鲤鱼的百裥裙哭小弟纪念傅雷 插叙: 爱尔克的灯光 平叙: 张中丞相后传,2、细节描写: 垓下之围、张中丞传后叙、先妣事略、哭小弟、 3、场面描写: 垓下之围、马伶传、西湖七月半、香市、蚂蚁大战,3、象征 秋夜 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 爱尔克的灯光 故居大门内昏暗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我的心灵的灯” 都江堰 “金杖玉玺,铁戟钢锤” 我与地坛“地坛和母亲”等等 蚂蚁大战 蚂蚁大战,4、表现手法:对比法 种树郭橐驼传 郭橐驼和长人者 郭橐驼和他植

9、者 马伶传 第一次和第二次技艺比较 西湖七月半前四类人和文人雅士之间的对 香市 大革命前香市的热闹与大革命失败后香市的衰落 都江堰 都江堰和长城的对比 断魂枪沙子龙和孙老者、王三胜 金鲤鱼的百裥裙 孙女的天真与金鲤鱼的悲剧命运的对比 苦恼 人和马,5、表现手法:类比法 种树郭橐驼传 郭橐驼种树和治民的道理。 蚂蚁大战 蚂蚁之战与人类战争相类比,6、人物的性格特征 冯谖: 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 孟尝君: 宽容大度、礼贤下士 项羽: 勇猛、爱逞匹夫之勇(专持武力经营天下)、宁死不辱、知耻重义、多情、不善用人、缺乏政治远见,许远: 宽厚谦和、为国让贤 张巡: 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

10、 南霁云: 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先妣事略中的母亲: 勤劳、简朴、待人厚道、严以教子 傅雷: 坚持真理、刚直不屈,7、人物刻画的方法:出题角度:人物性格特征描写方法具体的句段 冯谖客孟尝君: 行为描写、对话描写 垓下之围: 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 张中丞传后叙: 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言语描写、细节描写,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对话描写 先妣事略: 细节描写 哭小弟 : 细节描写、侧面描写 我与地坛 : 行为、心理、侧面烘托,1、写孟尝君手下人对冯谖“贱之”、“笑之”、“恶之”,这对刻画冯谖形象来说,其表现方法是( ) A对比反托 B象征暗示 C侧面映衬 D类比显现 2、“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

11、,手中纫缀不辍”,这里人物描写的方法是( ) A肖像描写 B行为描写 C语言描写 D细节描写 3、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 这里人物描写的方法是( ) A肖像描写 B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D细节描写,4、我与地坛中写母亲每天送行伫望,但从不问为什么,这里人物描写的方法是( ) A、心理描写 B、行动描写 C、语言描写 D、侧面烘托 5、我与地坛中写“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这里人物描写的方法是( ) A、心理描写 B、行动描写 C、细节描写 D、侧面烘托 6、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 A心理描写 B行

12、为描写 C言语描写 D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范例: 巡曰:“汝勿怖死,命也。” “诸位,王三胜先练趟瞧瞧。不白练,练完了,带着的扔几个;没钱,给喊个好,助助威。这儿没生意口。好,上眼!” 细节描写范例: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8、课文的特色 爱尔克的灯光: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 哭小弟:叙事、抒情、写人相结合 都江堰:夹叙夹议、思辨色彩浓 我与地坛:叙事、写景、记人和抒情于一体,纪念傅雷: 叙后评议 秋夜: 写景、叙事和抒情 前赤壁赋、我与地坛 : 写景、叙事、抒情、说理交融。 张中丞传后叙: 叙事和议论紧密结

13、合,第三节 诗歌部分 一、抒情方法: 1、直接抒情的诗句: 湘夫人 “聊逍遥兮容与” 饮酒“心远地自偏” 长恨歌“此恨绵绵无绝期” 声声慢“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一句话“有一句说出就是祸”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我是贫穷,我是悲哀。,2、间接抒情的诗句: (1)借景抒情 自然天成:饮酒、 融情入景:湘夫人秋兴长恨歌、 移情于景:声声慢长恨歌秋兴再别康桥、 因情造景:湘夫人长恨歌雨巷,(2)借事抒情: 蒹葭、湘夫人、鹧鸪天再别康桥八声甘州长恨歌。 (3)借举止抒情: 水龙吟行路难长恨歌饮酒鹧鸪天八声甘州再别康桥、摸鱼儿。,(4)借比喻抒情: 虞美人长恨歌声声慢摸鱼儿再别康桥 (5)借象征抒情

14、: 行路难一句话早雁蒹葭摸鱼儿雨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6)借典故抒情: 行路难鹧鸪天摸鱼儿,二、注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1、整体象征: 一句话早雁蒹葭雨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摸鱼儿 2、比喻: 虞美人长恨歌声声慢摸鱼儿再别康桥我愿是一条急流(通篇借比喻抒情),三、注意象征和比喻的意义。出题的角度:具体的诗句涵义。 1、“丁香姑娘”: 2、“西天的云彩”: 3、“一句话”、“火”、“火山”、“霹雳”、“咱们的中国”: 4、摸鱼儿江南暮春衰残景象、美人之失宠见妒、伤春怀怨:,5、“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的象征内涵: 6、“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的象征内涵 7、“欲渡黄河冰塞

15、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象征意义: 8、“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四、古代诗歌文体 汉乐府 :主要是指自两汉至南北朝由当时的乐府机关所采集或编制的用来人乐的诗歌。陌上桑 旧题乐府:按照乐府旧的曲谱或沿用乐府旧题,模仿乐府的思想和艺术风格来写作的。李白的行路难 新题乐府:不依旧谱,不入乐,而且乐府旧题也取消不用,在创作方法上、表现手法上对汉乐府有所继承和模仿。中唐元稹、白居易。,古体诗 :古代的自由诗,每首诗有多少句,每句有多少字,如何押韵,都没有规定。唐代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这包括诗经中的诗、楚辞中的诗、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诗歌、陶渊明的诗歌等。蒹葭、陌上桑、湘夫人陶渊明饮酒五言古诗 近体诗 :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它包括绝句、律诗、排律。秋兴八首长恨歌早雁,绝句:四句。 律诗:八句。杜甫秋兴八首七律、杜牧早雁七律、长恨歌长篇叙事诗 词分为长调、中调、小令三类: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