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上《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word教案 (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09432926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上《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word教案 (1)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上《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word教案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上《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word教案 (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一、教学目标: 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广泛使用。 2.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重点) 3.分析“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社会现象出现原因。(难点) 二、引导自主学习: 请认真阅读教材4142页“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两部分的内容,回答14题1. 西周时期,农业生产采用什么工具?采用什么样的耕作方式? 2. 铁器、牛耕的推广使用是在什么时期?产生了什么影响? 时期: 影响 大大提高了生产力,_ 生产取代强制性集体耕作。 新兴_ 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引发了战国时期各国 的风潮。3. 战国时期出现了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各国改革的目的

2、三、课堂探究: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4344页“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一目的内容,回答:1.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 .背景: 时间: 任用商鞅变法的国君是: 主要内容作用: 2.商鞅变法四、巩固练习: 1铁制工具和牛耕推广使用是在( ) 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 2.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B奴隶消极殆工C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 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3商鞅变法成攻的主要原因是:(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百姓的欢迎 C个人才能卓越 D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4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

3、A统一度量衡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5.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6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主要原因是( )A秦国“连横”策略的实施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C实行商鞅变法D.重视水利建设 7、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 )A土地私有 B奖励耕织 C奖励战功 D推行县制五、提优补标:(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请回答: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