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数学八上三角形的内角教案4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09425951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初中数学八上三角形的内角教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初中数学八上三角形的内角教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初中数学八上三角形的内角教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初中数学八上三角形的内角教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初中数学八上三角形的内角教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角形的内角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角的定义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能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进行角度计算和简单推理,并初步学会利用辅助线解决问题,体会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拼图试验、合作交流、推理论证的过程,体现在“做中学”,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操作、交流、探究、表述、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会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与严谨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证明及应用三、教学难点:证明三角形内

2、角和等于180度(辅助线的添加)四、教学活动程序: 1情景激趣 引出课题一天,三角形蓝和三角形红见面了。蓝炫耀的说:“我的个子比你大,所以我的内角和比你大!”红不服气的说:“那可不好说噢,你自己量量看!” 蓝用量角器量了量自己和红的三个内角,就不再说话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设计意图: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情境激趣的对话引入课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探索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2自主探索 动手实验 (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你是怎样得知的?(2)拿出三角形学具,将它的两个内角撕下,把三个内角拼合在一起看看,你能量得它们的和为180吗?设计

3、意图: 通过动手操作,得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直观认识,以提高对课题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对拼图过程的引导与分析,为下面添加辅助线进行证明作好铺垫。3讨论交流 尝试证明 (1)拼角的实质其实就是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集中到某一个点,构成一个平角。(2)对照你拼好了的图,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有什么办法可以将这两个角进行转移?(3)谈谈你的思路,能给出证明吗?设计意图:因为七年级学生的思维中直觉思维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先观察拼图可以使学生由拼图受启发,从实物图形抽象出几何图形,自然引出辅助线的作法,顺利突破难点。 一题多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弄懂作辅助线的思路,在这个环节中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观

4、点,这一过程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极为重要。4应用新知巩固提高BACDEF【小练兵】:(1) 在ABC中,A=55, C=43 , 则B= .(2)如图所示:A+ B+ C+D+E+ F= . CABD【例1】:如图,C=ABC= 2A,BDAC,求DBC的度数。设计意图:通过“小练兵”环节,让学生巩固已有新知。通过例1渗透了方程的思想,并能在多个三角形内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BDCE北A北【例2】: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 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40 方向。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多少度?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新的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

5、应用数学的意识,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5. “渔技”大比拼BACD4132E40(1) 在ABC中, A :B:C=1:2:3,则ABC的形状是_.(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2个锐角B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2个钝角BACDEC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1个直角D三角形的内角都大于60(3) 如图1+ 2+ 3+4=_ 。(4) 如图AD/BC,CEAB,垂足为E,A= 125,则BCE 的度数是_.BACO12设计意图:这4道习题既含盖了方程的思想又渗透了整体思想,还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了反证法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一环节采取“渔技”大比拼的小组竞争方式,让学生在竞争中体验成功的快乐。6畅谈体会 课外延伸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思考与提升:作业:1(1)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角平分线相交 于点O,若A=70,求BOC的度数。(2)把(1)中的A=70这个条件去掉,试探索BOC和A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设计意图:作业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这样的梯度设计体现了分层训练的思想,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