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2015级高二第一学期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考试试题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9423372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口市2015级高二第一学期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海口市2015级高二第一学期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海口市2015级高二第一学期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海口市2015级高二第一学期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海口市2015级高二第一学期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口市2015级高二第一学期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口市2015级高二第一学期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考试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口市灵山中学2015级高二第一学期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4分)1. 哲学上讲的静止是指( )A.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不变 B.事物处于不变化的状态C.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运动过程中的无条件性和绝对性2.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它包含哲学道理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无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A. B. C. D.3. 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

2、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C.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D.改造世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4. 目前,人们已经制造出了“基因鱼”“基因猪”等新型物种。将来还会有意识地制造出更多的物种。可是,假如没有现已存在的物种,没有遗传物质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基因变化的规律,新的物种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这一事实充分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弱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A. B. C. D.5.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一切

3、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既包括自然事物和现象,也包括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包括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物质关系。哲学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间的区别是()A.前者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后者依赖于人的意识 B.前者是永恒的,后者是暂时的C.前者具有客观实在性,后者没有 D.前者是可知的,后者不是6.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遥看瀑布挂前川”之句,后人评述此句的意境全在“挂”字之上。这是因为此字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A. B. C. D.7. 在我国面临生育率过低、人口老龄化、性别

4、比失衡、青年占比下降等问题的情况下,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至此,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布终结。只要是合法的夫妻就享有生育二孩的权利,不再受“单独二孩”政策或“双独二孩”政策的限制。生育是个复杂的过程,新的人口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这表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具有客观性,政府决策应坚持自己的态度继续观察能促进谬误与真理的相互转化 追求真理应坚持严谨踏实的态度A. B. C. D.8.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人在梦中发表演讲,计算数学问题,甚至解决了科学难题。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梦既是一种意识活动也是一种物质活动 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精神

5、世界C.梦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 D.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9.作家的文学创作往往体现“三分文学,七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原则。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D.意识和物质相互作用、相互依赖10.“你怎样看世界,你也就得到怎样的世界。”从哲学角度看,这句话合理性在于( )A.承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看到意识的能动作用 C.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D.看到意识的决定作用1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6、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12.“望梅可以止渴,画饼却不能充饥”这说明()A.意识的反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B.意识的反作用有时有效果,有时没有效果C.意识的能动作用巨大,但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制约 D.意识的能动作用总是有限的13.“城镇化即等同于城市建设”,长期以来,这一思维被很多地方施政者奉为圭臬。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城镇化目标落实到“人”上面,是对过去“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发展理念的一种纠正;同时强调城镇化要带动新农村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这说明人们对城镇化建设的认识( )是一个由浅人深的发展过程 是一个永无止境的

7、循环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过程A. B. C. D.14.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 )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 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A. B. C. D.15.引力波的探测对仪器的灵敏度要求非常高,直到上二世纪90年代,如此高灵敏度所需的技术条件才逐渐趋于成熟。美国科研人员于2016年2月11日宣布,他们利用由两条互相垂直的长臂组成的激光干

8、涉仪首次捕捉到了引力波信号。这说明( )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人类在实践中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实践不断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工具的发展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A. B. C. D.16.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对“客观的物质性”应这样理解( )A.实践是与主观对立的客观事物 B.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C.实践是带有强烈目的性的活动 D.实践可以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17.“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这句诗包含的哲理是( )A.真理的客观性 B.真理的相对性 C.真理的无限性 D.真理的反复性18.“真理是客观的,因而是不变的。”这一观点( )只讲真理的客

9、观性,不讲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只讲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不讲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A. B. C. D.19.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追求和永恒使命。关于真理和认识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认识是不断变化的,而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真理属于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A. B. C. D.20.禅悟人生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这体现的哲理是( )A.认识因其反复上升而具有深刻性 B.认识因其最终回归

10、而具有重复性C.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D.认识因其形象具体而具有直观性21.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复杂历史问题本质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过程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限制A. B. C. D.22. 周朝时,中央政府就经常派人到各地采风,搜集方言俗语。西汉扬雄进一步搜集整理,并通过面询方式进行方言调查,大范围记录各地的口语词,然后将所记词语按通行的地域范围分别标注成不同类型,成就了中国古代方言研究的开山巨著方言。从

11、“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看,材料告诉我们( )获得认识成果要把社会实践作为根本立足点社会实践始终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想问题办事情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发挥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有助于获取认识A.B.C.D.海口市灵山中学2015级高二第一学期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考试试题(答题卡)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44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二、非选择题(56分)23. 辨析题:“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

12、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更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据此有人认为“一带一路体现人类实践的特点,是根据人类主观意愿建立的新的联系。”请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辨析。(12分)24.材料 伞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传统产品,某伞业公司却能赋予它新的功能。他们以小博大,以晴雨伞为主导产品,囊括伞具、雨衣、锁具生产,把一个小产品做成了一个大产业。前些年他们敏感的从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紫外线增强的新闻中意识到,防紫外线产品是个大市场。于是及时组织专家、技术人员研发出获得国家专利的防紫外线系列伞新产品,一问世就俏销国内和国际市场,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企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控制低档伞产品数量,集团兼并了两家国有企业,在竞争中集团不断发展壮大。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谈谈该公司成功的经验。(16分)25.材料 何治理沙漠、化害为利?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家认为,“沙漠是资源”并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提出创建“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对接市场”的沙产业。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