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 第6课 三大改造导学案 北师大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412780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 第6课 三大改造导学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 第6课 三大改造导学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 第6课 三大改造导学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 第6课 三大改造导学案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 第6课 三大改造导学案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 第6课 三大改造导学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 第6课 三大改造导学案 北师大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 三大改造学习目标1、了解三大改造的背景。2、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3、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学习重点:三大改造的内容。学习难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学法提示:情境式和讨论式相结合,小组合作学习。一、导入示标你知道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历史上称为“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巨大变化?二、自学质疑

2、(一)预习检测:1、土地改革以后,当时的个体农业_。为此,国家对_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_,引导他们走_。2、“三大改造”:对农业: 对手工业: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 完成意义: 。(二)质疑问难: 三、探究交流:1.对农业的改造土改后,我国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成为土地的主人。那么个体所有制下,农业的发展情况怎样?为什么要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请同学们看下面几则材料:材料:(1)土改后,农村出现了部分新情况: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人有重病,或无力耕种等出卖自己的土地。据调查1954年浙江省龙游村,90户农民经济条件下降的有29户,34户中

3、农下降的有11户,6户富农上升的有5户,全村真正困难的有32户(2)毛泽东曾尖锐地指出:“对于农村的阵地,社会主义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必然去占领。”(3)随着工业建设和城市工矿区的发展,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然而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共和国重大事件记实根据材料分析概括:对个体农业改造的原因有哪些?阅读课本后回答:(1)对农业改造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2)采取怎样的步骤和方法?对个体农业改造的步骤:2.对手工业的改造党对手工业的改造采取了大致相同的步骤。在对农业、手工业改造的同时,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也进行了社会主

4、义改造。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思考回答:建国初期对民族工商业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什么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具体采取怎样的步骤?史料研读对工商业改造完成后,一位曾被称为“纺织大王”的民族资本家说:“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讨论: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四、训练反馈:(一)精挑细选(2017江苏南京)9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017江苏徐州)7照片能够形象的再现历史场景

5、。对图中的历史场景解读正确的是( )A出现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 C成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017新疆)5“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7广东深圳)2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 A实现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一国两制 (2017黑龙江绥化)1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6、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2017江苏无锡)10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土地改革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17江苏盐城)11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骞创办的民族企业,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其第一、第三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这是由于( )A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C“大跃进”的需要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 (二)阅读探究(2015龙东)歌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

7、:材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材料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材料三:“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根据材料二,思考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思考哪一历史事件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五、学习感悟:到1956年底,国家提前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

8、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处于消灭之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结束。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在实践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其重大意义可以说它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一样,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两件大事。对此,你的感受是什么?我想说: 第6课 三大改造一、 预习检测1、 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对粮食和原料作物日益增长的需求。农业 个体农民组织起来 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2、 引导农民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加入互助组和合作社。个体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9、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 探究交流1、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原因见材料(1) 自愿互利(2)互助组:土地个体、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社: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土地集体所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低级高级(3) 因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就突出地表现出来,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以必须对资本主义进行改造。私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个体经营国家资本主义:初级:生产资料私有,产销联合

10、高级:生产资料公私共有。生产资料国家支配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完全公有制史料研读(1) 这说明党的和平改造政策是非常成功的。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由于党照顾了各方面的利益,民族资本家的革命和生产热情并没有受到挫伤,党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使民主革命胜利的法宝“统一战线”得以发展。(2)说明了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全中国人民的选择。四、训练反馈:(一)精挑细选C B B A C A B (二)阅读探究抗美援朝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大改造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期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