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中考专题复习).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394918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浮力(中考专题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浮力(中考专题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浮力(中考专题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浮力(中考专题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浮力(中考专题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浮力(中考专题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力(中考专题复习).ppt(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专题复习浮力,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如何?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怎么用实验证明?,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下面的图是同学们做的一些实验,针对某一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探究结果。,探究的问题是:,探究的结果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浮力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液体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什么?,浮力,概念:液体或气体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向上的托力

2、。,大小:浸没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气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练习1、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它们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 ),A,练 习 2、小 明利用一只量筒(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一根细线和一只弹簧测力计、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物块(该物块不吸收任何液体),测量量筒内液体的密度,实验流程如图所示,根据 图 中 测 量 值 可 计 算 出 该 液 体 的 密 度液体= kg/m3。,点拨:由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差得到固体物块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液,由量筒两次示数之差得到固体物块的液体的体积V排液。根

3、据公式G排液=m液g=液V排液g就可以算出液。,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与什么因素有关?在什么情况下上浮、下沉、悬浮或漂浮?,练习1、我国“远望号”测控船从江阴出发执行任务,由长江进入海洋,下列有关测控船所受浮力的说法中正确是是 ( ),A、由于船始终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不变,B、由于海水的密度大,所以船在海洋里的浮力大,C、由于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所以它在海水里受到的浮力小,D、由于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大,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A,练习2、如下情景,请你根据漫画提供的情景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利用物理知识作出简要回答。,问题:,回答:,启发:先了解漫画描述情景:女孩得到全部气球后身

4、体离开地面上升。然后提出与浮力有关的问题,再进行回答。,(参考答案:问题:女孩得到全部气球后身体为什么会离开地面上升?回答:气球和人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复习测评,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 ,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各种 体。,2、根据所给的密度表,判断下列情况中的实心石蜡球是上浮,下沉还是悬浮?,(1)石蜡球浸在水中,将会,(2)石蜡球浸在柴油中,将会,(3)石蜡球浸在汽油中,将会,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气,上浮,悬浮,下沉,3、小红在家中做实验,将一玩具分别放入水、盐水中,玩具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则玩具所受浮力的关系是Fa Fb(填“”“=”或“”),

5、_ 容器中装的是水。,a,b,4、有一小木块,把 它 盛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从杯中溢出2N的水;若把它浸在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木块处于 状态(选填“悬浮”“漂浮”或“沉底”),会从杯中溢出_ N的酒精。(木酒精水,水与酒精足够多),=,b,漂浮,2,将重为4N的物体A浸没在水中,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N,物体A受到的浮力是 N。比较图甲、乙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受到浮力F浮甲 F浮乙,(选填“”、“”或“=”)。,1.6,2.4,=,边学边练二:,5、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当报警器接触到一定量的泄漏气体时,会发出响声,有位同学家中所用的燃料是天

6、然气;请判断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图中 (填“A”或“B”)所示,简述你判断的理由,A,B,B,天然气密度比空气小,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其所受的重力,(资料:煤气和天然气,其密度比空气小;如果使用液化石油气,其密度比空气大),6、图中的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现匀速缓慢向上提弹簧测力计,使物体上升,直到其下底面恰好离开水面,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保持不变,然后逐渐变大,D、先保持不变,然后逐渐变小,7、如图所示:a、b、c三个球体积相同,静止在水中,则 ( ),A、a球受到的浮力大,C、c球受到的浮力大,D、三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B、

7、b球受到的浮力大,a,b,c,C,D,8、如图所示,大鱼和小鱼的争论中, 鱼的说法正确,这是因为 ( ),A、大鱼体积大,且在浅处,B、大鱼体积大,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也大,C、小鱼在深处受到水的压强大,D、小鱼在深处,且重力较小,我体积大,受到的浮力大,我在深处,受到的浮力大,B,大,9、一艘潜水艇保持深度不变从海里潜行到河里,则该潜水艇受到的 ( ),A、重力不变,浮力不变,B、重力增加,浮力减小,C、重力增加,浮力增加,D、重力减小,浮力减小,10、如图所示,一块00C的冰放在盛有水的容器中,已知冰块与容器底部接触并相互间有作用力,则当冰完全熔化为00C的水后,容器中水面的位置将( ),

8、A、上升,B、下降,C、保持不变,D、水面的升降决定于冰和容器内水的体积,D,A,11、在以下情况中,物体所受浮力变化的是( ),A、江中的船漂流入海,B、江中的石块被冲入大海,C、海面下的潜水艇逐渐浮出水面,D、给停泊在海港内的货轮装货,12、某实验小组字研究马铃薯浮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他们回来收拾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在容器底部,如图所示,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第一天,几天后,BCD,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边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9、,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猜想3:可能是马铃薯在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1、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2、配置一大杯盐水;,盐水的密度增大,马铃薯会上浮而不会下沉,与现象不符。,3、将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的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质量和体积。,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猜想2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

10、是,13、小红学习了浮力知识以后,想用以下器材对浮力的有关问题进行探究。请你根据所给器材,帮助小红提出一个与浮力不从心有关的物理问题,并按要求做答。器材自制测力计一个、小石块一个、装有足量水的塑料桶一个、细线若干。,示例:物体在水中是否受到浮力?,错误,马铃薯的密度增大,大于盐水的密度,导致马铃薯下沉,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所浸没的深度是否有关,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将小石块吊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然后浸入水中观察小石块在水中不同深度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否发生变化,15、如图所示将一块重为3N,体积为100cm3的石块,用细线系着浸没在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中水的深度由10cm上升到12cm(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壁的厚度不计,g=9.8N/kg)求:,(1)石块所受的浮力;,(2)容器中水的重力;,(3)细线松动,石块沉到容器底静止后,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1N,5N,1.6103Pa,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底面积为5.010-3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为0.5kg的水.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体积为5.010-5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010-5m3(g取10N/kg,水的密度水=1.0103kg/m3) (1)求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2)求物块的密度;,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