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356807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比尔盖茨把“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这句话作为给人们的11点忠告之首。其目的是要告诫人们( )公平是相对的,社会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公平 要学会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 理智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才能更好地生活 不公平的现象随处可见A. B. C. D.2.面对下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 )增强权利意识,善用合法手段寻求帮助、解决问题 感到委屈、困惑、怨天尤人甚至进行报复 理性反思,善于调整自己的思想方式,保持平和的心态 接受不公平,因为不公平现象总是存在的 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A.

2、 B. C. D.3.在市中学生篮球赛中,十五中球员高波在球队与对手比分相持不下的关键时刻,远投入栏,赢得一片欢呼,可被裁判误判而未能得分。此时,高波及其队友应该( )和同学们一起起哄表示抗议 保持冷静与裁判交涉 因裁判不公终止比赛 积极寻求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A. B. C. D.4.广州、北京、南京等8个城市的20多名女大学生,向各自所在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商局集中举报了267家在智联招聘网站发布含有“限招男性”“男性优先”等涉嫌性别歧视的招聘内容的企业。上述企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是( )A.无可厚非的 B.非正义、不公平的 C.正确的举措 D.值得学习、效仿的5.在生活中

3、我们经常看到,同学们在学校里遵守学校纪律,在家里孝敬父母,在公路上行走遵守交通规则,买票乘车时自觉排队,在景区游玩时自觉保护环境,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上述同学的行为( )遵守了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程序 符合正义的要求 反映了同学们具有规则意识和正义感 说明在中学生中间已不存在非正义行为A. B. C. D.6.为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我国一些地方陆续出台相应的制度,对见义勇为者进行法律援助和奖励。这样做( )能够维护社会正义 只能使见义勇为者受益 能够促进社会公平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A. B. C. D.7.下列属于正义行为的是( )A.张某在公共汽车上看见有人偷包,怕报复不闻

4、不问B.李某认为用自己的房子开餐馆可以不交纳营业税C.15岁的八年级学生王某代替他外出打工的父亲投票选举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D.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拨打“110”电话求救8.目前,一些地方在公开招聘中,出现了为干部子女“量身定做”招聘条件的事件。此类事件受到谴责是因为( )祈盼公平,维护正义是人们的共同心愿 公平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公平总是相对的,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量身定做”违背公平竞争原则A. B. C. D.9.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 )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能奋起抗争 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我们能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能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

5、助 身为未成年人,要做到见义巧为,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A. B. C. D.10.“公平正义比阳光更有光辉。”下列体现党和国家对公平问题重视的是( )国家使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国家通过考试公开招考公务员A. B. C. D.11.我们是未成年人,在面对非正义行为时,要做到_,以维护正义。( )A.见义勇为,敢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B.尽量避开,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C.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智为D.无所顾忌地与非正义行为作斗争,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12.下列属于有正义感行为表现的是( )A.过马路时看指示

6、灯进行B.公共汽车上凭自己的实力抢座位C.看电视里有残害人、压迫人的现象无动于衷D.买东西排队时想办法插队在前面13.观察下面漫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对见义勇为的行为,我们应该给予肯定,不应该背后议论 见义勇为者是为了金钱和名誉 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的行为表现出赞誉和崇敬之情 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A. B. C. D.14.小磊是一个乐于助人的男孩,经常帮助同学们解决各种困难,年底,学校评选“助人为乐好少年”时,小磊却未能选上,小磊虽然知道自己帮助别人并不是为了评上什么奖,但他还是有点委屈。对这件事看法正确的是( )公平总是相对的,绝对公平不可能达到 小磊可以用

7、合法的手段,求得问题的合理解决,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对待公平,需要我们有宽广的胸怀和理智的行为 要实现公平合理,需要我们的积极行动A. B. C. D.15.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下列行为,属于正义行为的是( )日本发生了地震,商家大幅度提高食盐价格 小林记住醉驾肇事逃逸车辆的牌号,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看见校外青年殴打同校同学,小马及时拨打“110”报警 小丽响应“讲文明树新风”号召,加入志愿者行动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

8、的决定中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内涵丰富的“共享”发展理念是第一次提出,建议指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材料三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胡鞍钢博士说,“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富裕”,也不是让已先富起来的部分地区和人群停滞发展或倒退。“它的核心是共同,是使

9、十几亿人能够共同参与发展的机会,共同促进发展的水平,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这是中国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保障。”(1)为什么党和国家强调要以共同富裕为主调,“注重社会公平”?(8分)(2)“通过党和国家的不懈努力,就可以达到绝对公平”这种认识对吗?为什么?(8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随着国家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宾阳县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得到了相应提高,从免除学杂费到免课本费,到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再到现在免交住宿费,自此宾阳县义务教育真正实现了免费教育,学生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上学。材料二 漫画上学去。(1)漫画上学去反映了什么问题?(8分)(2)结合材

10、料一,谈谈怎样才能解决漫画所反映的问题。(8分)18.2016年8月1日下午,彭州金彭西路,杨女士买完菜刚走出菜市场,一个小伙子迎面走来,突然一把抢走她脖子上的金项链。“抢项链!抢项链啦!”杨女士的呼救声引起路人的注意。就在不远处,一个穿着蓝色褂子的男子扔下手里的菜,沿抢匪逃跑的方向飞奔追去,仅仅1分多钟时间,抢匪就被他制服在地。这时,越来越多的市民围了上来,蓝衣男子却悄悄离开了现场,只留给人们一个健硕的背影彭州当地政府部门专门组织了人员调查核实,并找到了“蓝衣哥”王川。8月25日,彭州市正式下发表彰决定,授予王川“彭州市见义勇为公民”荣誉称号,并且从见义勇为专项资金中列支20000元对他进行

11、奖励。9月9日,彭州“蓝衣哥”拿出一部分奖金捐给贫困少年。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抢匪的行为有什么危害?(7分)(2)王川的行为说明了什么?(8分)(3)怎样做才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8分)参考答案1.A 解析: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这句话,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公平的正确理解。公平总是相对的,聪明的人不是去对生活发表感慨,而是正确地去选择,理智地去面对、去适应。2.C 解析:当遭遇不公平时,忍气吞声、打击报复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方式是增强维权意识,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3.B 解析:此时此刻面对不公平的裁决,对高波及其队友来说,是一种打击,

12、但也是生活对他们的一次考验。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选择,而不能终止比赛,更不可以起哄滋事。4.B 解析: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实际上就是不能一视同仁,违背了我国法律规定的平等原则,这是不公平的,同时这样做也是非正义的行为,A、C、D的认识都是错误的,这种行为要受到道德谴责或法律制裁,不值得学习与效仿。5.A 解析: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题干中所述各类现象,均符合正义行为的特征,体现了同学们较强的规则意识与正义感,正确;非正义行为是客观存在的,错误,应排除。6.A 解析:对见义勇为者进行奖励有利于公平正义,只能使见义勇为者受益的

13、说法是错误的,用排除法,故选A。7.D 解析:现实中正确区分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正义行为: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非正义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8.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公平正义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为干部子女“量身定做”招聘条件事件受谴责体现了所述观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9.A 解析: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要做到: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与声援和救助。能及

14、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作为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之下,维护正义。故选A。10.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我们对公平的理解。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承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选项中的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开招考公务员等都体现了公平,均正确。故选D。11.C 解析:面对非正义行为,青少年关键是要做到见义智为。12.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理解。题干材料中过马路看指示灯是正义行为,抢座位、插队等都是非正义行为。13.B14.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公平的全面认识与理解,都是正确的。故选A。15.C 解析: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中的行为符合这一标准,是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