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力学(讲义)ppt.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353575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PTX 页数:402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弹塑性力学(讲义)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2页
弹塑性力学(讲义)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2页
弹塑性力学(讲义)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2页
弹塑性力学(讲义)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2页
弹塑性力学(讲义)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弹塑性力学(讲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弹塑性力学(讲义)ppt.ppt(4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1 绪 论 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 1 / 27,土木工程学院 工程力学学科组,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弹塑性力学,01 绪 论,第1节 弹塑性力学任务,弹塑性力学的定义:弹塑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重 要分支,是研究弹性体和弹塑性体在载荷作用下应力分布 规律和变形规律的一门学科。 对工科来说,弹性力学的任务,和材料力学、结构力 学的任务一样,是分析各种结构物或其构件在弹性阶段的 应力和应变,校核它们是否具有所需的强度、刚度和稳定 性,并寻求或改进它们的计算方法。,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2 / 27,01 绪 论,弹塑性力学是根据固体材料受外因作用时所呈现

2、的弹性与 塑性性质而命名。它们是固体材料变化过程的两个阶段。 当外部因素作用时,固体发生变形,如果当外因去 掉,变形体恢复原样(状),称固体(材料)具有弹性 性质, 单值,具有可逆性; 当外部因素去掉时,变形体未能恢复原状并存在永 久变形,说明固体已进入塑性阶段, 曲线不是单值 函数,没有可逆性。 当然变形体常遇到在物体某一局部处于弹性、而另 一区域处于塑性状态,弹塑性交织在一起,称材料处于 弹塑性状态。,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3 / 27,01 绪 论,研究的对象:实际物体经过抽象处理(进行一定的假 设)后弹塑性体。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研究的对象是杆系 结构(一维问题),具有局限性。而弹塑性力

3、学研究对象 也是固体,是不受几何尺寸与形态限制的能适应各种工程 技术问题需求的物体。所以弹塑性理论基本方程要复杂的 多,具有一般性。,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4 / 27,01 绪 论,弹塑性力学的任务:根据对弹塑性体的实验观察结 果寻求物体在弹塑性状态下的变形规律,建立本构关系及 有关基本理论。 1建立求解固体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分布规律的基本方程 和理论; 2给出初等理论无法求解的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对初 等理论可靠性与精确度的度量; 3确定和充分发挥一般工程结构物的承载能力,提高经济 效益; 4为进一步研究工程结构物的强度、振动、稳定性、断裂 等力学问题,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哈工大 土木

4、工程学院,5 / 27,01 绪 论,弹塑性力学和材料力学分析范围有所不同。弹塑性力学在 微观层面研究应力和应变规律;而材料力学有时还要研究 材料蠕变、疲劳以及断裂破坏现象,研究杆件的拉、剪、 弯、扭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是材料力学的主要内容。 在研究方法上的不同。材料力学为简化计算,对构件的应 力分布和变形状态作出某些假设,因此得到的解答是粗略 和近似的;而弹塑性力学研究通常不引入上述假设,从而 所得结果比较精确,并可验证材料力学结果的精确性。,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6 / 27,01 绪 论,第2节 基本假设和基本规律,实际问题由多方面因素构成,分析极为复杂。应按照物体 的性质,以及求解范围,

5、忽略一些暂时可不考虑的因素, 使我们研究的问题限定在一个方便可行的范围内。 基本假设: 连续性假设:将可变形固体看作密实无间隙的物体。因而一些 物理量可以表示成坐标的连续函数。 均匀性假设:假定物体是用同一类型的均匀材料组成,而且在 物体内各点、各方向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小变形假设:在外界因素作用下产生物体内各点的位移远小于 物体原尺寸,可忽略变形引起的几何变化。,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7 / 27,01 绪 论,从而使得平衡条件与几何变形条件线性化。,小变形假设说明应变( 包括线应变与角应变 )均远远小于1。 根据这一假定: (1)在弹塑性体产Th变形后建立平衡方程时,可以 不考虑因变形而

6、引起的力作用线方向的改变; (2)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略去相关的二次及二 次以上的高阶微量;,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8 / 27,01 绪 论,基本规律: 完成弹塑性力学任务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规律(或 应满足的三方面的条件): 静力平衡规律:固体受到外力与自身的内力要满足平衡方程, 在弹性理论中它们为微分方程。 几何连续规律:要求变形前连续的物体,变形后仍为连续物 体,由这个规律建立几何方程或变形协调方程,均为 微分方程。 物理(本构)关系:应力 (内力)与应变 (变形)之间的关系,根据 材料的不同性质来建立,最常见的为各向同性材料。,平衡方程和几何方程都与材料无关,塑性力 学与弹性力学的主

7、要区别在于本构方程,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9 / 27,01 绪 论,第3节 弹塑性力学的研究方法 弹塑性力学与材料力学同属固体力学的分支,它们在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上都是一致的,但在研究问 题的基本方法上各不相同。,(1) 受力分析及静力平衡条件 (力的分析),(3) 受力与变形间的本构关系 (物理分析),(2) 变形分析及几何相容条件 (几何分析),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10 / 27,01 绪 论,a、研究方法较简单粗糙; b、涉及数学理论较简单;, 材料力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选一维构 件整体为 研究对象,变形前,在某表 面绘制标志线; 变形后,观察总 结构件表面变形 的规律

8、,c、材料力学的工程解答一般为近似解。 ,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11 / 27,01 绪 论,1、涉及数学理论较复杂,并以其理论与解法的严密 性和普遍适用性为特点; 2、弹塑性力学的工程解答一般认为是精确的;, 弹塑性力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受力物体 内某一点 (单元体) 为研究对象,单元体的受力应 力理论; 单元体的变形变 形几何理论; 单元体受力与变形间,的关系本构理论;,建立起普遍适 用的理论与解 法,3、可对初等力学理论解答的精确度和可靠进行度量。,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12 / 27,01 绪 论, 工程力学一般研究方法,工程力学解决问题的一般研究方法类似于 一般科学研究的普遍方

9、法,可归纳为:,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13 / 27,01 绪 论,按照方程中保留的未知量,求解方法可分为 应力法(以应力为未知量) 位移法(以位移为未知量) 混合法(以应力+位移为未知量) 精确解法:采用数学分析的手段求得精确解 近似解法:最有效的是基于能量原理的变分方法 数值方法: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边界元法等,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14 / 27,01 绪 论,第4节 弹塑性力学的发展梗概 通过实验探索物体的受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 1678年英国科学家虎克(R.Hooke)提出 了固体材料的弹性 变形与所受外力成正比虎克定律。 1687年,牛顿确立运动三大定律。 弹性力学的理论基础建立

10、期 18221828年,柯西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明确提出了应力 和应变的概念,建立了弹性力学的平衡(运动)微分方程、 几何方程和各向同性的广义虎克定律; 1838年,格林用能量守恒定律证明了各向异性体有21个独 立的弹性系数; 1838年,汤母逊又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证明了同 样的结论,同时进一步 证明了各向同性体有两个独立的弹性,系数。, 15 / 27,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01 绪 论,线性各向同性体弹性力学的发展时期: 1850年,基尔霍夫解决了平板的平衡和震动问题; 1855-1856年,圣维南提出了局部性原理和半逆解法; 1862年,艾里解决了弹性力学的平面问题; 19世纪70

11、年代,建立了各种能量原理,并提出了这些原 理的近似计算方法。 弹性力学分支及相关边缘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1907年,卡门薄板的大挠度问题; 1939年,卡门和钱学森提出了薄壳的非线性稳定问题; 1937-1939年,莫纳汉和毕奥提出了大应变问题;,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16 / 27,01 绪 论,弹性力学分支及相关边缘学科形成、发展时期(续): 1948-1957年,钱伟长用摄动法求解了薄板的大挠度问题; 1954年,胡海昌建立了三类变量的广义势能原理和广义 余能原理; 1955年,鹫津久一郎也独立的导出了这一原理, 后来称胡海昌-鹫津久一郎变分原理。 在这一时期,薄壁构件和薄壳构件的线

12、性理论有了较大发 展,还形成了诸如厚板和厚壳理论、各向异性和非均匀体的弹 性力学、热弹性力学、粘弹性理论、水弹性理论以及气动弹性 力学等新的分支和边缘学科;相继提出了诸如差分法、有限单 元法、边界元法、半解析数值法以及加权残值法等数值方法和 半解析半数值的方法。,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17 / 27,01 绪 论,弹塑性力学发展时期: 1773年,Coulomb提出Coulomb屈服准则,后来推广 为Mohr-Coulomb屈服准则。 1857年,朗肯研究了半无限体的极限平衡,提出了滑移 面的概念。 1903年,Kotter建立了滑移线方法。 1929年,Fellenius提出了极限平衡法。

13、19世纪50年代初,Drucker提出Drucker塑性公设,对稳定 材料,证明了塑性应变增量与屈服面的正交性,并提出相关 联流动规则的概念。 19521955年, Drucker和Prager等人发展了极限分析方 法。,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18 / 27,01 绪 论,1957年,Drucker等提出了静水压力会使岩土材料产生屈 服的概念。 19581963年, Roscoe提出了土的临界状态概念,并建 立了剑桥模型,从理论上阐明了正常固结粘土和微超固结粘 土土体弹塑性变形特性,开创了建立土体的实用模型的新阶 段。 1969年,Roscoe等人出版了临界状态土力学专著,这 是世界上第一本关

14、于岩土塑性理论的专著,详细研究了土的 实用模型。 1982年,Desai等人也出版了一本工程材料本构定律 专著,进一步阐明了岩土材料变形机制,形成了较系统的岩 土塑性力学。,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19 / 27,01 绪 论,1982年,Zienkiewicz提出了广义塑性力学的概念,指出岩 土塑性力学是传统塑性的推广。 20世纪80年代的国内,清华模型、“南水”模型及其他双 屈服面模型和多重屈服面相继出现。 阐明了应力、应变的概念和理论; 弹性力学和弹塑性力学的基本理论框 架得以确立。,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20 / 27,01 绪 论,现代力学的发展及其特点,材料与对象: 金属、土木石等

15、新型复合材料、 高分子材料、 结构陶瓷、功能材料。 尺 度:宏观、连续体 含缺陷体,细、微观、 纳米尺度。 实验技术: 电、光测试实验技术 全息、超声、 光纤测量,及实验装置的大型化。,1、现代力学的发展,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21 / 27,01 绪 论,应用领域:航空、土木、机械、材料生命、微电 子技术等。 设计准则:静强度、断裂控制设计、抗疲劳设 计、刚度设计 损伤容限设计、结构优化 设计、耐久性设计和可靠性设计等。 设计目标:保证结构与构件的安全和功能 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的综合性分析 与控制,功能安全经济的综合性评价, 自感知、自激励、自适应(甚至自诊断、自修复) 的智能结构。,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22 / 27,01 绪 论, 引进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内容更加丰富: 新材料复合材料、聚合物等; 新概念失效、寿命等; 新理论损伤、混沌等; 新方法数值方法、工程力学建模方法。,哈工大 土木工程学院,23 / 27,01 绪 论,2现代力学的特点,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与其他基础或技术学科 相互结合与渗透。 计算机应用: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