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和解剂.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311481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章--和解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9章--和解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9章--和解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9章--和解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9章--和解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章--和解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章--和解剂.ppt(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解剂,二、适用范围: 1、伤寒邪入少阳。伤寒明理论:“伤寒邪在表者,必渍 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 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 则可矣。”,一、定义: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截疟 等作用,治疗少阳证、肝脾不和证、肠胃不和证、疟疾的 方剂,统称和解剂。,概 述,2、肝脾不和证,肝郁,脾虚,血虚,肝血虚,3、肠胃不和证(寒热互结),三、分类:,和解少阳 调和肝脾 调和肠胃,四、使用注意:,虽性质平和,终以祛邪之为主,平调中也各有侧重, 不可因其平稳而用于病证疑似之际。,小柴胡汤伤寒论,方歌: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芩生

2、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用法:去滓再煎。,柴 芩 姜 夏 参 草 枣,小柴胡汤伤寒论,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饮食 喜呕 心烦 口苦 咽干 目眩 舌苔薄白 脉弦,邪居少阳 半表半里,邪犯少阳,邪正相争 正胜欲拒邪出于表则发热 邪胜欲入里并于阴则恶寒,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炎,胆热犯胃,胃失和降,1、伤寒少阳证,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邪尚未入里化热,肝郁之征,经水适断 寒热发作有时,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3、疟疾、黄疸等见少阳证者。,妇人伤寒,适月经已来,血海空虚, 邪热乘虚而入,热与血结,疟疾主见寒热往来 黄疸病位在肝胆,见胸胁胀满,不欲饮食,心烦呕恶。,半夏 生姜,人参 大枣,和

3、解少阳,君 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与清解少阳之 邪从外而出,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臣 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和胃降逆止呕,使 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 邪,一者取其益气以防邪内传,佐,蒿芩清胆汤通俗伤寒论,方歌:蒿芩清胆枳竹茹, 陈夏茯苓加碧玉, 热重寒轻痰夹湿, 胸痞呕恶总能除。,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少阳湿热痰浊证,寒热如疟 寒轻热重 口苦膈闷 胸胁胀疼 吐酸苦水 或呕黄涎而粘 甚则干呕呃逆 小便短少 其色黄赤 舌红苔白腻 脉数右滑左弦,邪在少阳,且有湿郁化热,少阳热盛,胆热夹痰上犯,湿热扰及膀胱,胆胃俱病,兼痰湿中阻,少阳胆热偏重 兼有湿热痰浊

4、中阻,胃气上逆,胆热犯胃,热郁且痰湿中阻,气机不利,清胆利湿 和胃化痰,佐使 碧玉散 (滑石、甘草、青黛) 赤茯苓,君 青蒿苦寒芳香,清透少阳邪热,黄芩苦寒,善清胆热并能燥湿,内清少阳湿热 又能透邪外出,臣 竹茹善清胆胃之热,化痰止呕 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加强化痰止呕之功,枳壳下气宽中,除痰消痞 陈皮理气化痰,宽胸畅膈,清热利湿,导邪从小便而去,达原饮温疫论,开达膜原 辟秽化浊,槟榔下气破结,疏通壅滞 厚朴燥湿除满,下气化浊 草果辛烈气雄,辟秽化浊,燥湿止呕 黄芩泄火燥湿 知母清热滋阴 芍药敛阴清热,制约厚朴、草果温燥伤阴 甘草调和诸药,邪伏膜原 瘟疫或疟疾,憎寒壮热,发无定时邪在半表半里

5、 胸闷呕恶湿邪阻遏,气逆胃阻 头痛烦躁热伏于里 脉弦滑数湿热之征 舌苔白厚如积粉湿浊深伏于膜原,气机闭阻湿遏热伏湿浊深伏膜原,臣,君,佐,使,四逆散伤寒论,阳郁厥逆或肝脾不和证,手足不温 或身微热 或咳肺寒气逆 或悸心阳不振 或小便不利阳虚不运 或泄利气滞于里,肝脾不和 或腹痛气郁兼寒邪内乘 脉弦肝气不疏之体征 胁肋胀闷肝气郁滞 脘腹疼痛脾滞不运 或泄利下重脾滞不运,邪气内传 阳气内郁肝脾不和,外邪传里,郁遏阳气,透邪解郁 疏肝理脾,佐 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 与柴胡为伍,一升一降,加强舒畅气机 之功,并奏升清降浊之效; 与白芍配伍,理气和血,君 柴胡入肝胆经,升发阳气,疏肝解郁,透邪外出,

6、臣 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与柴胡合用,敛阴和阳, 条达肝气(补肝体而助肝用),使 甘草调和诸药。与芍药缓急止痛; 与枳实降泄而不伤气,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肝郁血虚脾失健运,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肝气郁结,经气不利 头痛目眩肝血不足,清窍失养 口燥咽干肝血不足,濡润不足 神疲食少肝病乘脾,脾胃虚弱 往来寒热肝病及胆 月经不调肝郁血虚脾弱 乳房胀痛经气不利 脉弦而虚肝郁血虚之体征,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 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 当归甘苦辛温,养血和血,且气香可理气。 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 则肝和,血充则肝柔 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培土疏木,且使营 血生化有源

7、 薄荷疏散郁遇之气,透达肝经郁热 煨生姜降逆和中,且能辛散达郁 柴胡又为肝经引经药,疏肝解郁 养血健脾,君,臣,佐,使,痛泻要方丹溪心法,脾虚肝乘痛泻证,肠鸣腹痛 大便泻泄 泻必腹痛 舌苔薄白 脉两关不调 弦而缓,脾虚肝乘 肝脾不和,脾受肝制,运化不及,升降失常,久泻不愈,脾虚益甚,不仅 生湿而泻,肝旺更加克制脾土,脾虚肝旺之体征,补脾泻肝 缓痛止泻,佐 陈皮辛苦而温,理气燥湿,醒脾和胃,痛泻要方丹溪心法,佐使 防风,君 白术苦甘而温,,臣 白芍酸寒,敛阴柔肝;缓急止痛,健脾以御木乘; 燥湿以止泻,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升阳,胜湿止泻; 且为脾经引经药,制方特点:1、补脾泻肝,即扶土抑木 2、寓

8、升于补,寓疏于敛。 3、柔肝健脾,缓急止痛,升阳止泻。,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肝血不足,脾虚湿停证,腹中急痛肝血不足,肝失条达 心悸肝血不足,心失所养 或下肢浮肿 小便不利 苔白腻 头晕 舌质淡 脉濡细缓,或弦细,肝血虚滞,脾虚湿停证,脾失健运,水湿内生,血虚肝郁之体征,养血调肝 健脾利湿 缓急止痛,芍药养血敛阴,缓急止痛 白术健脾燥湿 川芎条达肝气,活血行滞 当归养血活血,一助芍药养肝 血,二助川芎活血调肝 茯苓渗湿健脾宁心 泽泻淡渗利湿消肿,君,臣,佐,助白术健脾祛湿,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半夏泻心汤伤寒论,寒热互结之痞证,心下痞满不痛 呕吐 肠鸣下利 舌苔薄黄而腻,寒热互结肠胃失和少阳误下伤

9、中,中气既伤 升降失常,少阳邪热陷里,寒热互结之体征,误下伤阳,阳虚寒从中生 少阳之邪热乘虚内陷,寒热互结于心下,脾阳不升,胃气上逆,佐 人参 大枣 甘草,寒热平调 消痞散结,使,君 半夏辛温,散结除痞,降逆止呕,臣 干姜辛热,温中散寒,黄芩、黄连苦寒,泄热开痞,甘温益气以补脾虚; 防夏、姜辛热伤阴; 防芩、连苦寒伤阳,调和诸药,寒热 平调,辛开苦降,补泻兼施,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而成。,定义:凡以解表药配合泻下药或清热药、温里药为主组成, 具有表里同治,内外分解的作用,治疗表里同病的 方剂,统称表里双接解剂。,概 述,表证未解,又见里证;或原有宿疾又感新邪 而出现表证与里证同时

10、并见的征候。,分类:,解表清里 解表温里 解表攻里,1、既有表证,又有里证,方可使用。 2、辨别表证和里证的寒、热、虚、实,以便针 对病情选用适宜的方剂。 3、权衡表、里征候的轻重缓急。,使用注意:,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表证未解 邪热入里证,身热 下利臭秽 胸脘烦热 口干作渴 喘促 汗出 舌红苔黄 脉数或促,表证未解 邪陷阳明,下迫大肠,上蒸心肺,里热已成,外蒸于体表,解表清里,清泄里热 解肌散邪,臣 黄芩、黄连性寒能清胃肠之热, 味苦以燥胃肠之湿,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君 葛根(重用先煎)解表清热,有能升发脾胃 清阳之气治下利 先煎可使解肌清热之力增强。,佐使 甘草甘缓和中、协调诸药,解表

11、清里,五积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解表温里,外感风寒 内伤生冷,身热无汗 头痛身疼 项背拘急 胸满恶食 呕吐腹痛 妇女血气不调 心腹冷痛 月经不调 苔白腻 脉沉弦或迟,外感风寒,邪郁肌表,内伤生冷,或宿有积冷伤及脾阳,脾不 化湿,湿聚成痰,痰阻气滞,气血不和,寒凝气滞,气血不和,外感风寒 内伤生冷之体征,解表温里,麻黄、白芷辛温发汗,解表散寒 干姜、肉桂辛热温里祛寒 苍术、厚朴苦温燥湿,健脾助运以祛湿积 二陈汤行气燥湿化痰,以消痰积 (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当归、川芎、芍药活血止痛,以化血积 桔梗、枳壳升降气机,宽胸利膈,善行气积 炙甘草和中健脾调和诸药,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大柴胡汤金匮

12、要略,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呕不止 郁郁微烦 心下痞硬 或心下满痛 大便不解 或协热下利 舌苔黄 脉弦数有力,阳明化热成实少阳之邪未解,少阳之邪未解,胆热犯胃,里有热,热郁则烦,邪入阳明,化热成实, 腑气不通,里热下迫大肠,邪在少阳、阳明体征,解表攻里,佐 白芍柔肝缓急止痛, 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 与枳实相伍可理气和血,使 大枣,和解少阳 内泻热结,大柴胡汤金匮要略,君 柴胡、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臣 大黄、枳实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半夏 生姜,和营卫,行津液并调和诸药,和胃降逆,以治呕逆不止,解表攻里,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憎寒壮热,无汗外感风邪,邪正交争于表 头目昏眩,目赤睛痛风热上攻 口苦舌干,咽喉不利 涕唾粘稠,便秘溲赤 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鼻赤隐疹风热壅盛,表里皆实 外感风邪内有蕴热,疏风解表清热通便,麻黄、荆芥、防风、薄荷疏风解表使外感风邪从汗而解 大黄、芒硝泻热通便 滑石、栀子清热利湿使里热从二便分消 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热泻火解毒,以清肺胃之热 当归、川芎、白芍养血和血 白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内有蕴热,解表攻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