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范例1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928022 上传时间:2017-10-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控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范例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监控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范例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监控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范例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监控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范例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监控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范例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控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范例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控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范例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QP-程序文件 版 本: A/0监控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页 码: 1/7目 录 1、目的2、适用范围3、职责4、定义5、工作程序6、相关文件7、质量记录8、附件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受控状态:分 发 号:54321序号 更改单号 更 改 页 更改条款 登记人员重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QP-程序文件 版 本: A/0监控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页 码: 2/71 目的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有效的控制,以确保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满足规定的要求。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监视和测量装置(包括计量器具和专用检、量具)的控制。3 职责3.1 总工程师负

2、责对本程序的全面实施负领导责任,并负责公司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报废的审批。3.2 质管部负责本程序的全面实施、控制和保持。3.3 质管部实验室负责本公司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验或委外送检,制定及组织实施检定计划。3.4 供应部负责通用计量器具的采购。3.5 制造部负责检测和试验设备的采购。3.6 制造部负责专用检、量具的制造和外协。3.7 技术开发部负责根据控制计划制定专用计量、检测和试验设备配置计划和验收标准。3.8 使用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按时送检。4定义无5 工作程序5.1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5.1.1 质管部根据生产需要和库存编制通用计量器具的需求计划,由质管部主管审

3、核,报总工程师审批。供应部按照需求计划的要求,采购具有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的企业的产品。5.1.2 技术开发部根据生产需要进行专用检、量具设计,并编制专用检、量具需求计划,报总工程师审批后,交制造部组织生产或外协。重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QP-程序文件 版 本: A/0监控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页 码: 3/75.1.3 质管部负责检测和试验设备的选型,填写设备采购申请表交制造部,经总工程师审批后,由制造部进行采购。5.2 验收,入库,领用5.2.1 监视和测量装置进厂后,由质管部对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测量范围、精度等级、装箱单及随机附件、合格证明(必要时需提供检定证书)等进行验收,

4、并委托法定计量机构进行检定或校准。5.2.2 检定合格的监视和测量由质管部统一编本厂编号,编号规则按监视和测量装置编号规则执行,并确定检定周期,登记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及周检记录后入库。5.2.3 对检定或校准不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由所采购的部门进行处置。5.2.4 使用部门领用计量器具和专用检、量具时应填写物资领用单 ,经质管部主管审核签字后库房方能发放。5.3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维护和管理5.3.1 监视和测量装置应按使用说明书所要求的环境条件进行安装。5.3.2 监视和测量装置在送检、搬迁和使用中的搬运均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碰撞、震动等对准确度和适用性的影响。5.3.3 监视和

5、测量装置的使用人员应经培训,操作使用中做到正确使用、维护和管理。5.4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周期检定或校准5.4.1 本公司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按质管部安排的周检计划进行周期检定或校准。5.4.2 凡量值可以溯源到国家基准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如游标卡尺、千分尺、压力表、温度计、热电偶、电流表、电压表等)均应由质管部向法定计量机构委托送检。5.4.3 凡量值不能溯源到国家基准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如专用检具、检测设备)应由质管部编制校准规范,经总工程师审批后,按周检计划自行校准,校准记录在监视和测量装置校准记录表上。重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QP-程序文件 版 本: A/0监控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页

6、 码: 4/75.4.4 经外校或内校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由校准部门开具合格证,重新发放或入库。校准不合格时,进行修复或报废处理。5.5 校准失效的处理5.5.1 当检验人员和操作人员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质管部组织分析原因和采取相应的措施。5.5.2 检验人员应使用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对已检的产品重新进行检验,如检测结论与偏离校准状态时的结论一致,可将产品放行,否则应继续追溯至检测结论一致时为止。重新检验的检测结果应予记录,并加以保存。5.5.3 经复验不合格的产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5.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封存和报废5.6.1 对经修理、检定/校准

7、后仍无法恢复原有精度或预计在未来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暂不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由质管部进行封存,同时进行记录和标识。5.6.2 监视和测量装置因使用年久,自然磨损后,无法修复的,交由质管部填写物资报废单报总工程师批准,并按 5.1 执行,经批准报废的器具交废品库,质管部对进行报废记录。6 相关文件6.1监视和测量装置编号规则6.2监视和测量装置使用与维护保养制度7 质量记录7.1 报验单7.2 物资报废单7.3 物资领用单7.4 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及周检记录7.5 设备采购申请表1 目的对用于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控制,确保检测结重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QP-程序

8、文件 版 本: A/0监控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页 码: 5/7果的有效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进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检验或试验,以及生产过程中进行工艺参数监控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包括测试软件和标准器具)的管理。 3 职责3.1 质管部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采购、验收和管理。3.2 质管部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校准,负责编制内部校准规程。3.3 质管部负责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4 定义无5 工作程序5.1 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的采购及验收5.1.1 申请管理流程?5.1.2 采购管理流程?5.1.3 验收管理流程?5.2 检测设备的初次校准经验收合格的检测设备,

9、由计量员负责送计量单位或自行校准合格后,贴上相应的标识,保存于实验室;计量员负责对该设备进行编号,登记于检测设备一览表 ,并建立检测设备履历卡 ,记录检测设备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生产厂家、校准周期、校准日期等内容,由计量员负责发放至相关部门使用。5.3 检测设备的周期校准5.3.1 计量员于每年一月份编制本年度的计量器具校验计划a. 需外校时,由计量员负责送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或联系计量单位到公司进行校准,要求校准单位出具相应的校准报告;b. 需要内部校准时,由计量员编制相应的内部校准规程 ,规定校准的周期、方法、设备及验收准则等内容,经质管部主管批准后,作为校准的依据,并填写相应的

10、校准记录表 。重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QP-程序文件 版 本: A/0监控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页 码: 6/7c. 计量员应妥善保存每次内、外校记录。5.3.2 校准合格的检测设备,由校准人员贴上“合格证”标签并注明有效期;部分功能或量程校准合格的,由校准人员贴上“限用”标签,注明可使用的范围;校准不合格的,由校准人员贴上“不合格”标签,并送修后重新校准。5.3.3 对于无法修复的检测设备,经质管部主管确认后,由分管领导批准作报废等相应处理。5.3.4 检测设备的校准、修理、报废应在检测设备履历卡和检测设备一览表中作相应的记录。5.3.5 所有内、外校准记录须包括:校准设备的标识、校

11、准时使用的测量标准、误差读数、结论。5.4 检测设备使用的控制5.4.1 使用检测设备时,使用者应确保测量不确定度已知,并与所要求的测量能力相一致。5.4.2 使用者在使用检测设备时,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是否在有效期内。5.4.3 使用者在使用检测设备前进行调整、归零,须遵守操作规程,以防止因调整不当而使校准失效,使用后必须进行维护和保养。5.5 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的处理5.5.1 在使用或周期校准时发现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使用者须停止检测工作,及时报告质管部,由质管部组织人员对设备偏离校准状态的原因进行分析,由计量员负责重新校准;质管部应追溯评定已往检验结果的有效性,确定需要重新检测的范

12、围并重新进行检测,对已出厂的产品应由营销部立即通知顾客,质管部负责追踪并记录结果。5.6 检测设备的环境要求检测设备的使用环境应符合技术资料(使用说明书)的规定,由质管部负责检查其使用环境是否适宜。5.6 人员培训重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QP-程序文件 版 本: A/0监控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页 码: 7/75.6.1 内部计量人员需经有资格的计量单位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5.6.2 检测设备的使用人员,由质管部负责组织进行相应的培训。5.7 对于具有检测作用的工装夹具、样品样板等,需经质管部认可、编号、贴上相应合格标识后方可使用,质管部负责建立总台帐,并对其进行周期校准。5.8 根据测量系统分析程序对控制计划中提及的测量系统的测量结果的变差进行统计研究6 相关文件6.1质量记录控制程序6.2校准规程6.3测量系统分析程序7 质量记录7.1检测设备一览表7.2检测设备履历卡7.3计量器具校验计划7.3校准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