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工作.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278450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社会工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青少年社会工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青少年社会工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青少年社会工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青少年社会工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少年社会工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社会工作.ppt(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少年社会工作 Adolescent Social Work,社会发展学院 韩琼漫,第一章,绪 论,一、青少年的概念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2年墨西哥圆桌会议上,提出青年应包括14-34岁年龄组人口。 联合国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1995)中规定青年为1524岁的年龄组。同时指出,“关于青年的定义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情况有波动而不断有所改变”。,一、青少年的概念界定,通过分析从古到今对“青少年”的界定,我们可以认为,青少年是指个体从儿童到成人的一个过渡时期。其起始年龄为青春期开始来临的时期,约12岁左右,终止期为个体达到生理与心理成熟,这个年龄的界限因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2、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国际学术界通常用三个标准来确定青少年的社会成熟:(1)结束学业和获得职业(经济独立);(2)结婚(心理上的成人感);(3)成立家庭 (有单独的住所,脱离对父母的依赖)。一般这个年龄界限都在2530岁之间。,一、青少年的概念界定,我国综合青少年的生理发育成熟的年龄、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主要年龄范围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将青少年界定为14-30岁的群体,并将这一年龄群体的青少年作为我国青少年工作的主要对象。,一、青少年的概念界定,生物学(生理学)以个体的身体发育为依据,把青少年看做是生殖力逐渐成熟的阶段。 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期是个体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个性逐步形成,精神逐步向上,心智逐步

3、成熟等一系列心理机制逐步完善的时期。 人口学则是用划分具体年龄方法来界定青少年,把青少年看做是一个特定的年龄统计群体。有人指出,“青少年是一个变化着的,1430岁的人类个体组成的社会群体”。,一、青少年的概念界定,教育学认为青少年的标志首先在于是学习和受教育。青少年期指的是“从接受中等教育开始到就业、独立生活、结婚为止的这段时期。”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青少年是从依赖成人的童年到独立的、负责的成人活动的过渡”,即一个社会化的过程。青少年期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始于青春期的开始,止于社会承认的成熟标准,即当青少年个体具有独立应付社会问题与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得到社会的认可时,他就

4、进入了成年期。,二、青少年的特点,1、从生理发展的角度,青少年处于青春发育期,其特点表现为体型迅速变化、身体内部机能迅速健全、大脑和神经系统高度发达、性成熟。 2、从心理发展的角度,青少年心理发展是在其社会生活环境和自身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的,因此从青少年的智力、情绪和情感、自我意识、性格、性意识、成长和发展性需求等方面呈现出的主要特点为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动荡与稳定的结合、突变与渐变的统一,等等。,二、青少年的特点,3、青少年期是人生生命循环最多变化的时期,青少年对自我的探索、认同、人际关系、家庭及社会角色也在每天产生新的认识和新的适应。因此,青少年时期最主要特点是多变、创新、反叛。 4、青少年

5、阶段是一个快速而不平衡的具有过渡性、重要性和关键性的阶段。青少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任何对他们特点的概括都不足以充分反映他们的生命价值,唯有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青少年的任何表现,从他们的需要和发展出发认真地研究他们,才可以对他们的特点有真实地把握。,三、青少年的本质,1急剧变化的自然属性。青少年处在人生的特殊年龄阶段,这时期是人生最富有生命力的时期,具有其它年龄段的人所不及的优势。这时期个体的生理机能发育、心理和智力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青春期的这些突变为青少年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自然基础。 2日趋成熟的社会性。青少年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年龄阶段,青少年进入社会时,正值生理、心理趋向成熟而

6、又未完全成熟的时期,相对于依赖性的儿童和独立性的成人,青少年除具有社会教化与塑造的客体性质之外,还具有自觉适应、独立选择以及能动地参与社会活动的主体性质。,三、青少年的本质,3逐步完善的实践性。青少年的实践性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显示在青少年从社会的依附地位成长为社会独立成员的社会化的轨迹之中。同时,青少年的天然优势又得到充分发挥,有选择地接受社会要求,有目的地外化和自我内化、能动地参与改造、最终形成个性、获得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三、青少年的本质,青少年的本质属性的三个方面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急剧变化的自然属性是反映青少年整体存在的自然特征,逐步完善的实践性则是反映青少年由社会客

7、体向社会主体转变的能动特性,而日趋成熟的社会性是揭示青少年本质最直接的特征,正是青少年的这三个方面属性的总和构成了青少年的本质。,四、青少年的需要,(1)接纳自己的身体与容貌,表现符合社会所规范之性别角色期望。 (2)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3)追求个体的情绪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 (4)自谋其立,寻求经济独立。 (5)对未来的生涯作准备。 (6)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 (7)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与追求理想和抱负。 (8)对未来的婚姻和家庭作准备。 (9)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五、青少年的问题,1.青少年心理和情绪问题(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惧、

8、进食障碍、睡眠障碍、学习适应能力差等问题)。 2.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网络犯罪行为等)。 3.青少年犯罪问题(主要集中在盗窃、抢劫、伤害、绑架、敲诈勒索和吸毒贩毒等方面)。,五、青少年的问题,4.家庭矛盾冲突,亲子关系失衡(第一,边界不清,父母过度保护;第二,家庭关系疏离,父母不闻不问;第三单亲之家,家庭结构不完整等)。 5.失学失业问题(学历低、缺少工作技能、自我认知偏差、就学就业动机低等)。 6.其他方面(道德品格、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弱势青少年群体权益保障等)。,第二章,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为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青少年在我国人口中比重大 这一年龄阶段人群带

9、有发展中的连续性,具有其他年龄阶段不同的特征 青少年是社会工作的主要人群,对他们的关注既是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社会总体人群划分上,青年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需要成人社会、政府、社会团体予以特殊的保护; 在人的发展阶段性角度,青年是未成熟的人、正在发展中的人、需要特别帮助的人; 每一个青年人都是能动的、具有发展潜能的、独特的人;,一、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把青少年作为工作和服务对象,通过运用关于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理论、方法和技巧,来最大限度地发掘青少年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专业活

10、动。,一、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狭义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一种事后补救性工作,或称消极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以一般青少年,特别是发展发生偏差的青少年为对象,采取多种服务手段,纠正青少年发展偏差,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治疗”“补救” 广义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指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工作对象是所有的青少年。在内容上包括文教、卫生、医疗、保健、体育、娱乐、社区、家庭服务、职业辅导介绍、婚姻服务、青少年权益保护等方方面面,涵盖了能增进青少年健全发展的各项措施。是一种积极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具有“发展性” “预防性”。,二、青少年社会工作概念 的要素,

11、(1)青少年社会工作是面向青少年的工作: 面向所有青少年,特别是需要特别帮助的青少年; 面对青少年的所有成长阶段; 面向青少年成长发展中的所有问题; 面向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青少年自我及社会的所有因素;,二、青少年社会工作概念 的要素,(2)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目的是激发青少年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潜能,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地发展: 青少年社会工作目的的社会功能指向强调青少年对社会的归属及发展的共性,强调青少年对社会的积极适应,发挥青少年社会作用,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青少年社会工作目的的人本主义功能指向重视青少年自身的发展、重视青少年的个别化和个性化,激发青少年的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潜能,通过多种形式

12、的服务,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地发展,促使青少年自我实现,增进幸福与快乐;,二、青少年社会工作概念 的要素,(3)青少年社会工作需要运用专业的手段: 青少年社会工作区别于家庭生活照料和学校的知识传授,是以调动青少年内在发展潜能、辅导青少年自我发展,积极适应并服务社会为主的专业工作,需要掌握青少年成长规律和社会工作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员;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一种全面而广泛的社会工作,既包括补救性的工作,又有预防性的工作,既有局部性的工作,又有全局性的工作,既有有形的工作,又有无形的工作,都需要特别的专业特质及专业技巧;,三、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阶段,1.以教育为主的前青少年社会工作时期: 以培养作为社会主

13、流的成人为目的; 从传授知识开始,逐渐发展到传授做人的道理;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三、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阶段,2.以救济为主的混合青少年社会工作时期: 政府参与的有组织的青少年工作逐步发展; 工作领域和内容单一,工作的对象主要是贫困的青少年,采用的手段主要是习艺、救济等消极的方法 ; 作为整个社会救济事业的一部分,并没有独立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三、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阶段,3.以全面服务为特征的专业青少年社会工作时期: 青少年作为人生重要阶段和社会重要代群,日益受到重视,把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的青少年独立学科日渐成熟,青少年福利的立法为青少年社会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法律保证 ; 青少年工

14、作的范畴不断扩大,青少年权利的尊重、需求的全面满足、健康的发展成为青少年工作的中心任务; 专业化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内容、领域、方法逐渐成形,专业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队伍逐渐形成;,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一)社会工作价值观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核心基础 青少年期是人生的“多事之秋”,“反叛”、要求独立以及不断面临“心理断乳”而带来的震荡,是这一时期青少年身心发展和社会成长的主要状态。爱出风头、标新立异、唯我独尊等,也是许多问题青少年的主要行为特征。因此,要做好青少年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就更加需要秉持和运用接纳、不批判、尊重、保密、个别化和当事人自决等社会工作价值原则。,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社

15、会工作价值观在青少年工作上的表现: 尊重主体把青年作为活的、有发展性的主体来给予应有的尊重; 接纳对青年的理解、相信、拒绝判断,从理解出发积极面对青年; 自决自我决定,尊重青年的主观能动性、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 个别化把每一个青年都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 正面引导对组织和教育功能的积极态度; 一致性对事业负责与对青年负责的一致性;,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是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手段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融合了社会工作价值观和理论基础。社会工作者基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行为特点,通过精心设计和安排,采用融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和社会工作理

16、论于其中的多种方法和技术,启发、帮助和促进青少年的发展。,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三)“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介入焦点 青少年的发展性需求,是社会工作者首先关注的工作重点。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了解青少年需求的意识和技术。 青少年的发展深受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了解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及其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并在青少年群体本身、社会环境,以及两者的互动过程中去开展各类社会工作服务。,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四)青少年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 社会功能涉及个人或集体如何行动去实现他们的人生任务,并满足环境或生活情景的需要。人们可以发展不同水平的社会功能,个人社会功能的水平要靠他应付人生需要和满足环境需要所具备的能力来决定。 社会工作者关心的是人们的功能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活动,用以帮助青少年个人、群体或社区增强他们发挥社会功能的能力,并创造适宜于实现目标的社会条件。,五、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思想道德品格辅导 1、帮助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