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良网络广告传播特点的研究分析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927580 上传时间:2017-10-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不良网络广告传播特点的研究分析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不良网络广告传播特点的研究分析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不良网络广告传播特点的研究分析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不良网络广告传播特点的研究分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网络广告中不良广告信息的传播特点调研一、调研时段:20082011 年期间(近几年网络广告的快速发展时期)二、调研背景与目的:互联网低俗之风蔓延,污染社会,违背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对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而言,轻则损害身心健康,重则造成堕落犯罪。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网络安全的不可控因素明显增多,网络攻击对网络安全的影响和破坏力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紧密相连,互相影响,彼此交流,网络问题社会化,社会问题网络化,对加强互联网管理和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1、了解互联网网络广告的发展历程;2、了解网络广告的发展背景和环境;3、调查网络广告传播模式和途径、机制和特征;4、

2、搜索网络广告传播中不良广告信息的类型以及调查分析其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的影响;5、引起社会对网络广告中不良广告信息问题更广告的关注;6、净化网络发展环境,营造良好、有序的网络传播氛围,推动互联网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三、研究对象:网络广告传播中的不良广告信息,例如:淫秽色情低俗类广告、反动类广告、扰乱社会秩序类广告、诽谤类广告、诈骗类广告、宣扬暴力类广告、销售违禁品类广告(手机网络色情信息成新“毒瘤” )等等。四、研究载体:互联网媒体。主要集中于:各大网站、搜素引擎、社区论坛、门户网站、微博、贴吧、邮件附带、强迫植入式广告、中国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等等。五、研究手段及方法:1、逐步深入式研究

3、(步骤):通过网络了解网络广告及其营销环境、手段;了解并结合自身广告专业对不良网络广告进行定义、分类及分析其发展态势;搜集网络传播中的各种不良广告信息并进行归类整理;锁定各大高校学生作为目标研究对象,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分析其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利用统计学软件对调查数据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析;总结出当前网络传播模式存在的漏洞和问题;简单分析阐明解决办法,提出展望。2、双向式调研:横向:从宏观角度,通过大量的资料阅读和对有关信息的分析整理,了解近几年来(20082011)网络广告以及不良网络广告的发展及传播模式、途径和运行机制等情况; 纵向:通过实际搜集各大网站不良网络广告整理归类,并以大学生为

4、研究受众进行走访或问卷调查,分析不良网络广告的实际传播特点、发展动态以及对大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3、组员阶段性任务分配、成果讨论(团队分工):将不良网络广告分几类定位,每人或两人负责一类不良网络广告的搜集和整理,届时开会统一定义及分类;每个组员提出 5 个左右的问卷调查问题,开会从 7 人的 35 个问题中挑选出 15 个左右具代表性的问题制成网络调查问卷;在人人网、微博、腾讯 QQ、MSN、各大高校论坛发布调查问卷信息及地址,力求将调查对象范围做广,让之后的数据分析更有说服力;一二周后对网络问卷调查展开整理和交流,将调查的结果由 12 人整理并进行 SPSS 统计分析,从统计结果着手分析问题;最后,通过以上这些一手资料由组员分工撰写调研报告各大部分,完成之后由 12 人进行最终总结。六、研究深化:目前中国互联网正步入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既面临着很多战略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既步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步入一个风险凸显期。对整个网络大环境的不良影响分析需要 23 年的继续深化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