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便条.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226858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32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文便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应用文便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应用文便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应用文便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应用文便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文便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文便条.ppt(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 在 前 面,为什么学习?,怎么学?,学什么?,1,2,3,为什么学习-目的或主题,为什么学习-目的或主题,一、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看 苍颉与黄帝,古代重视写作-“学而优则仕”。 何谓“学”,学则写也! 中国科举制度:一篇文章定终身! 写作能力是学问的标志! 历代政治家、教育家对应用文写 作的重视,应用新解:“应”-应付生活,“用”-用于实务 在现代商务活动中,纵然口才为你赢得人气指数五颗星,但最终决定生意成功与否的往往不是你的脱 口秀,而是你留下的文书, 以及在商务来往中的文字 表达。,毫不夸张地说,经济实用文体的写作水平将日益成为白领职场的常规武器。 如果你想做纵横四海的职场杀手,就不能

2、不加强 这方面的修养,常 规武器必不可少。,第一节 便条 课前一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要用到一种简便的文字,比如生病了不能来学校要写个请假条,有事情要告诉某个人但却不能面谈需要留言,这些文字在我们应用文里叫做便条,那么什么是便条呢? 一、便条的概念 便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要向有关人员简单说明事项,而又不能面谈的时候使用的一种简便的书信或通知。,便条的特点 1.实用性强 2.篇幅短小 3.格式固定,二、便条的种类 便条按内容和用途不同,分为请假条、留言条、拖事条、意见条、应邀便条、辞别便条等,想一想: 假设你生病了,医生说是重感冒,需要三天休息和治疗时间。你需要向你的班主任吴老师

3、请假,该怎么写一个请假条呢?,1.请假条 请假条是事或因病不能出勤,向单位组织或负责人请求给与假期的便条。 请假条的写作方法与一般书信大题一致,通常有标题、称呼、正文、祝颂语和落款五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位于首行正中直接书写“请假条”即可。 为了突出醒目,字号一般要大于正文字号 (2)、称呼 第二行顶格写收信人的称呼和冒号以示尊重,不必写敬语可以直接称呼其身份,如“某老师”,3、正文 正文在称呼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后书写正文要简洁明了明确说明请假的理由、请假的起止时间,如有别的事情需要交代可另起一行。 4、祝颂语 在正文之后一般在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再转下一行顶格写敬礼,

4、(后面不加标点符号)。 5、落款 包括署名和日期,署名写在正文右下方另起一行在署名的署名的下面写上日期,例: 请假条 吴老师: 从昨晚起我不断出现发烧、咳嗽、流涕等症状,经医生诊断为重感冒,今晨还没有完全退烧,无法上学,特请病假两天(2011年4月20日2011年4月21日),敬请批准 附医院证明。 此致 敬礼 学生:小明 某年某月某日,你由于太饿吃掉了同桌的面包,本想当面跟他说清,又被老师叫走搬教学用品了,你就需要写个留言条给他以避免误会,2.留言条 在日常交往中因没有见到对方,但又有话告知,或有些事要托付其办理,这时便可写张留言条给对方,这种简明的说事传意的便条就叫留言条 留言条的写作方法

5、与要求跟请假条大体一致,但一般不用标题,也不必写祝颂语,署名可以是全名也可以是小名或者是外号,但必须要让对方知道你是谁,日期可写到某年月日,也可具体到几时几分,例 杨处长: 厂部办公室来电话,请你明天上午9点到厂部三楼会议室开宣传干部思想工作汇报会议,请你准备好材料,按时到会,陈xx x年x月x日,拖事条 请人代办某些事情,但因故不能当面相托,将所托之事留言告知就是所谓的拖事条,拖事条的写作方法与留言条相同。 例 孙老师: 听说你明天去上海出差,若方便,请您在上海帮我买几本车床维修方面的书,我们这里暂时没有卖的,费用请您先代垫,回来再向您付清,有劳大驾,不胜感激! 王xx X年X月X日,便条的作用 便条是一种简便的书信或通知,用来向别人说明事项。它不用邮寄,而是面交或者是托人转交或留置交与,便条写作的注意事项 1.语言要简便,切忌长篇大论 2.理由要充分,要充分符合相关的规章制度 3.所托付之事须是对方愿意及容易办到的 4.必要时可附上联系方式,思考和练习 1.什么是便条?便条的种类有哪些? 2.便条写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你的好友要去杭州旅游,请写一张托事条给他拖他办事,要求:所托之事需对方愿意并容易办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