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陈情表课件.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140309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8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陈情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三一轮复习陈情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三一轮复习陈情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高三一轮复习陈情表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高三一轮复习陈情表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陈情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陈情表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纲解读 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规定:“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复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2、掌握重点虚词及特殊句式。 3、翻译重点句子 4、背诵默写全文,近三年高考情况,(12山东)躬履途泥,率先期门。躬:弯腰。 但以刘日薄西山 (

2、12江西)民不胜其苦 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12安徽)值母病笃 笃:严重 (12广东)陶澍就擢巡抚 擢:升迁 (11辽宁)庆礼躬至其境 躬:亲自 (11江西)亦不能夺之矣 夺:强取。,(10全国)寻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 (10山东)遽薄京师 薄:逼近 (10江苏)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希望 (10福建)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 具:完备 (10江西)除福州观察使 除:授予官职,背诵默写,1、祖母刘 , 。(07湖南) 2、臣生当陨首, 。(06.浙江)(12.山东)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 。 (08.江西) 4、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 _,_。 (10.山东)(12.湖北) 5、乌

3、鸟私情, 。 (10.安徽) 6、 ,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11.江西),小结:从近年高考来看,本课中出现的有关官职任、升、降等词出现频率较多,默写有几个句子不同省份多次考到。另本文乃臣子向皇帝上书,注意一些谦辞和客气的说法。 (夙、见背、夺、躬、鲜、吊、婴、逮、寻、笃、矜、薄、庶、胜) 虚词:以 官职:拜、察、举、除、拔、擢,检查落实,1、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和在词义: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门衰祚薄 日薄西山 茕茕孑立 床蓐 猥以贱微 生当陨首 责臣逋慢 犹蒙矜育 过蒙拨擢 宠命优渥 期功强近 终鲜兄弟 除臣洗马 刘病日笃 更相为命,重点语言知识,2、注意以下加点的实词: 慈父见背 二

4、州伯牧所见明知 形影相吊 晚有儿息 逮奉圣朝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 拜臣郎中 拜表以闻 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 犹蒙矜育 不矜名节 愿乞终养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不胜之情 臣之辛苦,一字多义: 于:急于星火 是成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以: 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具以表闻、无以至今日 谨拜表以闻 猥以微贱,见,慈父见背 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亲,躬亲抚养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薄,日薄西山 门衰祚薄,当,死当结草 当侍东宫,代“我”“自己”,助词,看见,动词,亲自,亲戚,名词,迫近,动词,微薄,少,形容词,应当,副词,任,充当,动词,行,行年九岁 九岁不行,夙,夙遭闵凶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5、拜,拜臣郎中 谨拜表以闻,矜,犹蒙矜育 不矜名节,于,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经,动词,走路,动词,早时,名词,早晨,名词,授予官职,动词,奉,上,动词,怜惜,动词,自夸,夸耀,动词,比,介词,对于,介词,愿陛下矜悯愚诚 未曾废离 形影相吊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舅夺母志 而刘夙婴疾病 晚有儿息 逮奉圣朝 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 则告诉不许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之辛苦 庶刘侥幸,古义 今义,希望 乐意,愿意,停止 没有用的,慰问 悬挂,成年 组织等开始存在,强行改变 争取得到,缠绕 婴儿,子 呼吸,等到 捉拿,不久 寻找,授予官职 去掉,申述 诉说给别人知道,形容自己的私情 少,辛

6、酸苦楚 身心劳苦,大概,或许 众多,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躬亲抚养 刘病日笃 夙遭闵凶 猥以微贱 愿陛下矜悯愚诚 无以终余年 保卒终年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躬亲:名词作状语,亲自。,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凶丧之事,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微贱的身份,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束,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终了,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特殊句式 判断句: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实为狼狈 被动句:刘夙婴疾病 省略句:举臣秀才 拜臣郎中 除臣洗马 具以表闻 倒装句:急于星火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翻译,要字字落实,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我小时

7、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而祖母刘氏很早就为疾病所纠缠,经常卧病在床,我侍奉饮食医药,从来没有离开 过她。,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很想奉命为国奔走效力,但是祖母刘氏的疾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迁就自己的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只因为祖母刘氏已到了风烛残年,奄奄一息,生命垂危,朝不保夕的境地。,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以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重任,这实在不是我肝脑涂地所能够报答皇上的。 祖孙二人,更相为命

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拳拳之情使我不能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拓展: 与官职相关的词语 1、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3、拜臣郎中 除臣冼马,文化常识之官职变化类术语总结: 授予官职: 调动官职: 官吏初到任: 官员请辞: 京官外调: 推举官员: 征召官员:,拜、除、授,转、徙,下车,致仕、告退、归故里、乞骸骨,出,举、荐,征、召、辟,表提升的: 表降职的: 表罢免的:,擢、拔、升、迁,贬、左迁、迁谪、谪、逐,夺、黜、罢、免、去、废,高考迁移 1、累迁吏部侍郎 2、出为同州刺史 3、上书乞骸骨,以,臣以险衅 臣以供养无主 猥以微贱 臣具以表闻 伏惟圣

9、朝以孝治天下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谨拜表以闻,“以”字实际上是“耜”右连部分,古人通过“用耜翻地”来表示“用”这个意思,由此可见,“以”字起初是个动词,属实词。 用作介词是虚化的结果(许多介词是从动词转来的)。“贤不必以”中的“以”字,用的是本义。 在古文里,介词“以”后面的代词“之”往往被省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介词“以”后应有宾语“之”,代前面出现过的“衣食”。 这是因为在古代“以”和“之”读音相近,在说话时,往往后者被前者“吞并”,而古人学问是口耳相传,所以学生记录老师的话时,自然也就省去了“之”。我们应该把它当为一种现象记住。,返回,以,(1) 介词

10、用法 (2) 连词用法 (3) 副词用法(4)复合虚词,难点:以用来表示原因,译作“因为”或“由于”时,有 的是介词,有的是连词,较难辨别。例句: 赵王岂以一壁之故欺秦耶?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句中的“以”用在单句中,是表原因的介词,和“一壁之故”组成介宾短语作“欺”的状语。句中的“以”用在复句中,和“不知忠臣之分”组成表示原因的分句,“以”和后一分句的“故”相关联,“以”是表原因的连词。 介词位居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前,连词位居词语与词语、句子与句子之间;介词去掉,句意难以畅通,连词去掉,句意基本不受影响。,(1)介词: 把、拿。用。凭借、靠。凭身份。 因、由于。按照

11、、依据。在、从。和、跟。,“以”作连词时,连接前后结构相似的两项,表示并列关系,修饰关系,还是目的关系,也较难辨别。例句: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五人墓碑记) 各各竦立以听。(促织),(2)连词: 表并列或递进关系。又、并且、而且、不译。表承接关系,相当于“而”,或不译。表修饰关系,“地”或不译。表目的关系。来、用来、以致。 表因果关系。因为。,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该句译为“我与其他四人举着火把进去”,“拥火”是“入”的方式,作状语,因此是修饰关系。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

12、人墓碑记) 该句译为“募集钱财来送他起程”表示目的关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该句译为“平坦又近便,游人就多”,“以”译为“又”,连接两个形容词,是并列关系。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五人墓碑记) 该句译为“呼喊着中丞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了。” “谈笑”表明“死”的状态,表示修饰关系。 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该句译为“每个人都严肃地站着听”,“竦立”是“听”的状语,表示修饰关系。,“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

13、解牛),(3)副词: 通“已”。已经、太、甚。,(4)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拓展训练,1、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3、 不赂者以赂者丧 4、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5、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6、余船以次进 7、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8、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9、木欣欣以向荣 10、 作师说以贻之,1动词“以为”“认为”;2动词“用”;3介词“因为”“由于”;4介词“在,从”;5介词“拿,用”;6介词“按照”;7连词,表并列;8连词,表因果;9连词,表修饰;10连词,表目的“来,用来”;,陈情表课内素材积累: 李密为照顾年迈的祖母,向

14、朝廷请求辞不赴职,陈情表写得入理入情 。 写作适用角度: 从李密角度思考 1、百善孝为先 ;2、语言的艺术 3、善意的谎言 4、情与理 5、取舍 6、真诚的力量 7、面对选择 从晋武帝角度思考 1、宽容的力量 2、气度 3、尊重 从李密与祖母的关系角度思考 1、感恩 2、源泉 3、当今孝文化的缺失的反思,点石成金【运用示例】 : 1、以退为进的智慧 拿破仑说,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起.我说,双赢的智慧不在于永远向前,而在于以退为进.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李密以陈情表一文名垂千古,向后人展示了他双赢的智慧. 李密睿智,避而不谈转事新君的忧惧及不满,却大肆渲染自己对祖母的感激与孝情.“

15、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李密用婉转恳切之辞感动了皇帝,得以报达祖母养育之恩,且避免了拒任新朝的罪过.李密机警善辩,以退为进,既赡养了祖母,又保全了自己.,2、祖母用关爱为李密打造一镜,成就了李密天下至孝的美名.李密自幼痛失双亲,伶仃孤苦.祖母刘氏悯其不幸,躬亲抚养;精心照料,无微不至;苦心教导,至于成立.祖母的关爱就像一面镜子,照出骨肉之情,仁厚之心,使李密学会关爱之理,孝悌之道,使李密面对高官厚禄浩荡皇恩不为所动,使李密恳切陈情恳求尽孝的孝举千载流传.祖母的关爱不就是栽培李密成才,成全李密美名的一面宝镜 。(话题:买镜。04年湖北高考作文题),3、百善孝为先。“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其情动人,其孝感人。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道德。百善孝为先,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尽孝是尽忠的前提,孝小家才能忠国家。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