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9054272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省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西省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西省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城二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尚书大传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材料反映了()A世代相传的采地是维系宗法体系的纽带 B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C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 D封地是诸侯世袭的私有财产2以下从左图到下图的变化所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0;                  B封建皇权逐步走向强化C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

3、160;   D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3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4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

4、.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5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6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使清政

5、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7有人认为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垄断贸易的时代,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广州与周边地区的衰落,引发了失业问题,失业问题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了革命运动。这次革命运动是(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8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此规定反映了太平天国()A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     &#

6、160;                      B追求绝对的平均主义C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7、    D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9“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曾国藩讨粤匪檄)这反映出作者()A以维护儒学礼仪人伦为号召    B以维护湘鄂地方安定为目的C以维护清朝政治秩序为己任    D以反对西方宗教传播为核心10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使这位诗人感

8、到愤懑的历史事件是()A火烧圆明园                                            B清政府割让台湾C八国联军侵华

9、0;                                       D虎门销烟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五章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

10、之。”此规定旨在()A实行三权分立  B限制总统权力   C规定主权在民  D保障自由平等12“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B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C动摇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根基D取得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13梁漱溟说:“我算是北京大学的一个人,这一次被捕学生中间,也有我的熟友。我的意思很平常,我愿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在道理上讲,打伤人是现行犯,是无可讳的。纵然曹

11、、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前,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据此可知,梁漱溟认为( )A应该在法律框架内认识该事件中的学生行为B学生的爱国行为虽然突破法律,但值得肯定C曹、章罪大恶极,学生侵犯他们,合情合理D五四运动中的学生行为推动革命进入新阶段14中国人东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据此推断该校可能教授的课程有() 劳动技能 敌后游击战战术 统一战线策略 农村革命和城市罢工策略A     B    C  &

12、#160;   D15“决命重兵之间,刚烈之情毅毅奇正之谋悄悄。测北斗以握机克疲劳。运三略,合六韬。民族政策,得道多助,战略选择,突围逍遥。劲旅留精锐之骨干,沿途汇铁血之同胞。笑谈比飞天之玉龙,忱枪眠冷月之蓬地由南方转移到北方16.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事示意图”(图7),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1 “宝岛回归”2 “家园沦陷”3 “血 43512 C.23451 D.2435117毛泽东说:“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及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国事#160

13、;B建立抗日民主政府C实行务实土地政策   D确立政治协商制度181952 年底,新中国宪法起草工作开始启动,毛泽东亲自担任宪法起草委员会主席并要求中央委员抽时间阅读:1936 年苏联宪法及斯大林报告,1918 年苏俄宪法,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1913 年天坛宪法草案,1923 年曹锟宪法,1946 年蒋介石宪法,法国 1946 年宪法。材料表明 1954 年宪法的制订()A主要受苏联宪法的影响         B以资本主义宪法为反面材料C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14、         D具有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19下面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工人 农民 解放军 归国 华侨 少数 民族 妇女 人数 668 274 284 100 63 60 30 177 147 比例 5448% 2285% 2316% 816% 514% 489% 245% 1443% 1199% A人民代表主要是经政治协商推举出来的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基于多党制基础上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的特征20早日解决台湾按其先后顺序排

15、列,正确的是() 首倡两岸“尽快实现通航、通邮”,“发展贸易,互通有合作” 和台湾海探亲,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A   B  C     D21、材料分析题京人的交迈出的这一步,必将记载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册上。请回答下列问题:1、胡锦涛总书记说“什么积极的影响?(4分)、D 5、A 6、C 7、C 8、A 9、A10、B 11、B12、B 13、A 14、A 15、D 16、D 17、B 18、D 19、C 2年,中国第二次合作是为了取得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2分)第一次合作:大革命取得了伟大的成果,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北洋军阀。(2分)第二次合作:全国各阶层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的完全胜利。(2分)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