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附解析).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9053656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附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附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附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附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江一中2017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命题人:高三文综备课组 审题人:高三文综备课组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第卷(选择题 共140分)24汉和帝永元十三年诏曰:“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修良吏,进仕路狭。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

2、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B改变人才分布南北失衡C防止地方选官滥竽充数 D笼络边远地区百姓人心25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A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C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 D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26近代西方列强侵略并取得了很多特权和利益,严重践踏了的国家主权。下列对应分析不正确的是A协定关税破坏了的

3、经济主权 B领事裁判权破坏了的贸易主权C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的领土主权 D军舰“巡查贸易”破坏了的领海主权271899年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在奏折中写道:“入手而能用,著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止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盛宣怀记述的科技产品是A火车 B电话 C电报 D电影281937年德国共和报曾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此处所言战事A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序幕 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的迷梦C标志着军队取得抗日战争以来

4、的最大胜利 D是抗战以来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捷29法国古典学家库朗热的古代城邦中写道:“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阄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或建立一支戏剧歌队时,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因为三十三年间他必须服役于国家;他不是自己言语和情感的主人,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审判他是不是合格的公民;他也不是自己意识的主人,因为他必须信仰国家的法定宗教,参与祭祀,他不能相信只有一个神”由此可知,当时雅典的A民主政治尚未形成保护公民权利的机制 B公民私有财产实际上为城邦所有C良性的政党政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D法律和宗教与社会习俗关系密切30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

5、年前后,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该论断表达的主旨是A新的大陆对人们充满诱惑 B世界逐渐走向政治经济一体化C世界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 D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联系加强3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C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 D英国的工业发展一枝独秀32有学者指出:“推行自由贸易战略虽然给英国带来了维多利亚大繁荣而这也给了对手德国和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一个难得的追赶契机”。在他看来,自由贸易政策A是英国推行的基本经济国策 B使英国逐渐失去经济优势C维持了英

6、国长久的经济繁荣 D受到美德两国的热烈欢迎33有学者认为,美国建国后建立的制度,既可以看见英国的影子,又可以看到美国自己的创造。其中英国的“影子”和美国的“创造”分别是A议会政治 三权分立 B责任内阁 联邦制度 C议会政治 参众两院 D责任内阁 三权分立34“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青年人都是出生于卫国战争之后,他们被告知自幼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当长为青年人之后又被告知生活在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但“最发达”的社会制度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用品;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从来没有机会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官僚的子女拥有无可比拟的机会,而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的下层挣扎,连改善命运的

7、机会也极其渺茫。”上述材料表明 军备竞赛加剧了苏联的经济负担 当时的苏联政治经济危机严重 信仰丧失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腐败”问题困扰着苏联社会A B C D35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在华沙缔结友好互助条约,至此,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下列事件中,对此事产生直接影响的是A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 B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成立C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 D北约接纳联邦德国加入第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41(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部分) 1951年,法、德、意、荷、比、卢6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7年,六国签署罗马条约;

8、1958年,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1973年,欧洲共同体第一次扩大,丹麦、爱尔兰和英国加入。 1986年,签署单一欧洲协定,决定在1992年底以前成立单一欧洲市场。 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签署;1993年,欧洲共同体更名为欧洲联盟,变成经济、政治实体。 2002年,欧元开始在12个成员国发行 2004年,欧盟第五次扩大,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加入。 摘编自百度文库 材料二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2012年3月,除英国和捷克以外

9、的欧盟25个国家签署“财政契约”欧洲朝更紧密的财政一体化及更有利的经济治理迈出了重要一步2010年9月,欧洲议会批准建立“三局一会”的泛欧金融监管体系,即欧洲银行业管理局(EBA)、欧洲保险与年金管理局(EIOPA)、欧洲证券与市场管理局(ESMA)和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ESRB)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加强欧盟的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目的在于弥补欧洲国家一旦发生金融危机的救助资金缺口,为陷入财务困境的成员国提供金融救援(2010年)12月16日,欧洲议会允许欧盟建立(永久性)欧洲稳定机制(ESM)(以维护欧元区金融稳定)。 摘编自刘烁欧洲经济一体化:进展、挑战与政策建议 材料三 2016年6月24

10、日,英国经过全民公投,决定成为第一个退出欧盟的国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指出,退出欧盟会给英国经济带来严重后果,因为英国对欧盟内部贸易减少、税收升高可能会造成国内生产总值萎缩31至95,这将比金融危机更糟糕,外国投资者也可能会撤回投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梅格纳德德赛近期接受证券报专访时表示,英国的实体经济基础比较坚实,虽然“脱欧”公投增加了短期内的不确定性,但长期看来英国经济调整空间有限,英镑贬值的趋势或被扭转。英镑贬值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商品出口,且英镑续跌的可能性不大,或在未来出现反弹趋势。摘编自凤凰财经网(有改动) (1)根据材料一,归纳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

11、治、经济两方面简述欧洲一体化的积极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盟及其成员国应对欧债危机的主要措施。(6分) (3)根据材料三,概述脱欧对英国可能产生的影响。(4分)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欧洲一体化的认识。(3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任何一个国家或联盟,如果充分控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贸易和财富,从而控制全世界。为了积累财富,一个国家就必须生产和在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富有进取性的国家必须依靠海洋来获得海外的原料及市场的基地。所以,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能在海洋上自由行动,并在必要时阻止海上自由贸易竞争。为此须有一支在国内外拥有作战基地,并有庞

12、大商船队辅助保障的、装备精良而训练有素的海军。 据马汉海权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海权与世界强国”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4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建国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多年的时间里,清朝白银对制钱的比价一般在1000文以下,1808年以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银钱比价持续上涨。鸦片战争后10年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更多的外国银元流入社会,外商趁机用成色较低的银元套购纹银运往国外,制成银元后返销牟取暴利。 摘编自许弘近

13、代银货币改革述论 材料二 林则徐于1833年提出自铸银元。光绪初年,吉林省首先用机器试铸银币。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才获准在广东设造币厂。此后,湖北、江苏等省纷纷仿效。1905年,清政府开始全面进行货币改革,目的是统一银币。但由于本位币不定,引起了“两”“元”之争。焦点是用“两”还是用“元”,以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为代表的“一两”银币派认为各国应有自己的币制体系,不能亵渎国体而丧失主权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自此,两元之争落下帷幕。1911年,停止各省自由铸造,铸币权统归中央。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银币没有来得及正式发行。 摘编自刘士刚晚清的货币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

14、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货币改革的特点并评价上述改革。(9分)试题解析部分2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的察举制。材料中汉朝朝廷下诏提出,幽州、并州、凉州边界地区人口稀少、边役繁重、士人进仕途径狭窄,主张“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增加在上述地区举荐孝廉的比例,其目的在于笼络边远地区的百姓人心,故D项正确;材料汉代孝廉察举员额分配的变化,与巩固儒家思想统治地位无关,故A项错误;其目的是应付北方民族的威胁,与改变人才南北分布无关,B项所述在材料中也无体现,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 25.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材料反映出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商人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政治地位并没有空前提高,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改变,故B项错误;“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从而使商品经济发展受阻,使得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领域的现象,与封建伦理道德的强化无关,故D项错误。 26.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