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9053638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附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江一中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命题人:高三文综备课组组 审题人:高三文综备课组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第卷(选择题 共140分)24.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其

2、寓意主要体现了A.道家的“无为”思想 B.儒家的“礼制”要求 C.墨家的“节用”倡议 D.法家的“变革”主张25.“思想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下列对“人”的认识,出现的先后顺序是“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制天命而用之”“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A. B. C. D. 26.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占了清军重兵把守的大沽口。与此同时,英法军队协助清军防守上海,共同击退了太平军的进攻。这说明A.清廷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C.清廷与英法既斗争又勾结利用 D.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 27.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

3、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下列事件与“妥协”相距甚远的是A.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45年国共双十协定28.某一时期,中国国民党在政策纲领中陆续写进 “徐谋劳资间地位之平等”、“确认妇女与男子地位之平等”、“徐谋地主佃户间地位之平等”等保障“人民”权益等内容。这些政策A.奠定了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 B.宣传了推翻帝制的民主思想 C.顺应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热情 D.促进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29.教育家蒋梦麟在自传中记述:“西安事变的消息广播全国之后,老百姓无不忧心如焚,妇女小孩甚至泣不成声。蒋委员长已安全抵达洛阳,

4、并已转飞南京的号外最先送到东安市场的吉祥戏园,观众之间马上掀起一片欢呼声,大约半小时之后,北平严冬夜晚的静寂忽然被震耳的鞭炮声打破了。”这一记述主要反映出A.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B.民众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C.蒋介石统治地位比较巩固 D.张学良的兵谏不得人心30.余秋雨说:“在我看起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我认为,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其主要观点是古代中国A.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 B.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 C.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 D.发明重要性与是否实用关联度高31.王阳明认为:

5、“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梁启超认为:“自由者,奴隶之对待(对立)也。辱莫大于心奴,而身奴为末矣若有求真自由者,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隶始。”这说明两者A.否定对传统权威的迷信 B.主张摆脱封建思想束缚C.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信条 D.追求思想自由和平等 32.葛兆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中说:“(理学)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就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 对这种社会现象,表述正确的A.汉代儒学吸收宗教思想的结果 B.宋明理学世俗化的社会影响C.宋明理

6、学的系统化、哲学化的结果 D.明清时期儒学新发展的表现33.辛亥革命“在新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基础上重建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从此,中国的政治发展不再依托以臣民政治文化为载体的消极被动的政治认同”。这是指辛亥革命A.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结束了封建帝制C.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34.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毛泽东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据此推断该校可能教授的课程有自力更生的劳动技能 农村革命和城市罢工策略 统一战线策略

7、敌后游击战战术A. B. C. D.35.李宗仁回忆录记载,他于4月22日晚由杭州返回南京时,“四郊机枪之声不绝,首都已一片凄凉。平日最繁华的通衢大道,如中山路、太平路等地商民全部关门歇业,街上行人绝迹,只有少数部队在作撤退的准备”。该回忆说明当时A.渡江战役中解放军迫近城郊 B.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兵临城下C.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南京 D.太平天国军队即将攻陷南京第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贸易委员会从1823年开始降低关税,1835年取消了向外国出口机器的禁令;1842年废除了尚存的英国制成品出口关税,并且降低了海关清单中至少750种商品的进

8、口关税;到1860年,英国只对48种商品课征进口税。美国1913年的“安德伍德一塞门斯法令”把钢铁、羊毛、食糖(1916年)和某些农产品列入免税之列,并且大大降低了棉毛织品的税率。 摘编自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辩 材料二 1930193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措施 1930年5月美国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1931年英国制订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纺织品征收50%的重税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实行英镑贬值1931年12月本放弃金本位,日元汇率下降65%1932年德国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关税1933年4月美国宣布放弃

9、金本位,美元贬值50%据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整理 材料三 英美两任霸权国家在其走向富强的长期历程中,恰恰都是依靠了持久且严格的贸易保护而非自由贸易,才确立了产业优势地位。只有当自己的产业优势明显压倒竞争对手时,英美才转而实施自由贸易或者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图使自身利益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进一步最大化。而一旦自己的优势地位受到威胁,它们便又退向保护主义,在“公平贸易”等冠冕堂皇的旗号下寻求贸易保护和产业庇护。英美之外其他大国崛起的历史也证明,走向富强的要害决不是自由贸易,而在于殖产兴业,从法国、德国、日本,到俄国苏联、中国,历史真相无不如此。 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辩 (1)根据材料一并

10、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相似的历史条件及目的。(10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对世界的影响。(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对“自由贸易”有何认识?(5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没有冲突,就没有政治;没有妥协,政治就只能以暴力冲突收场。民主政治不能取缔冲突,但是可以化解冲突,变恶性冲突为良性冲突。民主政治正是妥协中炼成的,以冲突始,以妥协终。其实,民主政治本身就是一个妥协的产物。民主政治是制造妥协的政体,专制是制造暴力的政体。民主政治极大增加了不妥协的成本。对执政者来说,在非民主政治下,妥

11、协的成本很高;在民主政治下,不妥协的成本很高,会受到法律,选民和道德的三重制裁。妥协的制度安排,包括对少数派的保护,都是民主制度的一部分。 摘编自刘军宁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民主是妥协的制度 请回答:材料反映出政治斗争的若干因素,请运用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进行探讨。(12分)(说明:可以就政治斗争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材料观点进行修正、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4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元武宗在位期间(13071311),对经济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至大“惟新”。自大德六年以来物价急剧上涨,至

12、元钞贬值发展到很难收拾的地步。武宗决心专任尚书省整顿财用,至大二年九月,诏行“至大银钞”,以新币一两兑换至元钞五贯、白银一两、赤金一钱。至大二年,把海运粮数量再次大幅度提高,使京畿地区粮食供应的明显增加,使政府能够通过控制粮价保持市面的基本稳定,从而缓解币制改革对社会发生的冲击。尚书省臣执政的重点,是通过各种途径开辟财源,以增加国入。这一点与儒家传统中占统治地位的只注重节流的观点正好相悖。儒臣们主张兴利不如除弊;“利源不可启,以其一启而不可复塞也”。因此他们从尚书省初建,就一直通过各种方式批评和阻挠这些理财措施的实行。至大四年正月,武宗死于大都,年三十一岁。继位的元仁宗罢尚书省。至大“惟新”政

13、治全面推行不到一年半便遭到废止。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至大“惟新”的主要措施与积极作用。(10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至大“惟新”的阻力因素。(5分)历史参考答案题号242526272829答案DACDAB题号303132333435答案DABBCA 41【答案】(1)条件:工业革命的推动;经济实力的增强;政府的支持。(6分) 目的:推动经济发展;掌握世界霸权。(4分) (2)措施: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4分) 影响: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世界局势日趋紧张;为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训。(6分) (3)认识:自由贸易是实现国家利益

14、的重要手段;自由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自由贸易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各国应当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提升竞争力。(5分,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42【答案】示例:观点:政治斗争是暴力冲突与妥协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3分) 探讨:英国通过暴力冲突,把查理一世推上断头台,此后,统治者争权夺利,英国政局动荡,斯图亚特王朝乘机复辟,复辟势力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行反攻倒算,竭力恢复旧的统治秩序,这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极大不满,他们发动宫廷政变,与旧贵族妥协,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确立,避免了政局的剧烈动荡。(9分) (12分,示例答案仅作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43【答案】(1)措施:设置尚书省;整顿财政(改革币制);增加漕粮海运;【每点2分,任答2点得满分4分】 作用: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缓解了社会矛盾;增加京畿地区粮食供应;稳定粮价;抑制物价上涨与货币贬值。【每点2分,任答3点得满分6分】 (2)因素:儒家传统观念的冲突;儒家士大夫的阻碍;元武宗在位时间过短。【每点2分,任答3点得满分5分】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