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备柴油发动机技术规范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09037733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WPS 页数:10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备柴油发动机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备柴油发动机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备柴油发动机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自备柴油发动机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自备柴油发动机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备柴油发动机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备柴油发动机技术规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备柴油发动机技术规范 (一)一般规定 5.1.1 本节适用于民用建筑中发电机电压为400/230 伏的自备备用柴 油发电机组。 5.1.2 机组宜靠近一级负荷或变、 配电所设置。 机组一般不宜设置在大 型民用建筑的主体建筑内,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布置时,可设置在地 下室设备层内。 5.1.3 机房一般设有发电机间、控制及配电室、燃油准备及处理间、备 品备件贮藏间、修理间等。设计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上述房间进行取 舍、合并或增添。 5.1.4 当机组需遥控时,应设有与机房联系的信号装置及测量仪表。 5.1.5 对不需要机组供电的低压配电回路,在系统电源事故停电后, 应自动切除。 (二)发电机组的选择

2、 5.1.6 民用建筑中一般按一级负荷确定装机容量。对一些重要的民用 建筑可按一级负荷和部分二级负荷来确定装机容量。 5.1.7 机组的容量与台数根据电力负荷的大小、性质及其发展等因素 综合考虑确定。当负荷较大、并有较大容量的笼型电动机起动时,可 考虑采用单台机组容量较大、 台数较少的方案。 当用电设备台数多、 单 台容量小、实际供电负荷变化较大时,可考虑单台机组容量小、台数 较多的方案。 机组数量一般不宜超过三台。 5.1.8 一级负荷容量较大的民用建筑仅由一路系统电源供电时,应考 虑一台机组故障或检修时,其余机组能满足对一级负荷的供电。 5.1.9 机组的额定功率应根据其装设地点的大气压力

3、、环境温度和湿 度等自然条件进行修正。 环境温度取当地夏季通风设计温度加室内外温差37。相对湿度 取当地最热月在计算温度时的相对湿度的最大值。 5.1.10 全压起动最大容量笼型电动机时,母线电压不应低于额定电 压的 8580%。 5.1.11 机组应尽量选用同一型号、容量和特性相同的成套设备,所用 燃油性质应一致。 (三)发电机组的自起动 5.1.12 当机组作为只允许短时停电的一级负荷及不停电电源系统的 备用电源时,应采用自起动装置。 5.1.13 自起动的机组应与电力系统联锁。系统电源事故停电后,经过 短延时机组自起动,如第一台机组连续三次自起动失败,应发出报 警信号并自动起动第二台机组

4、。 5.1.14 为了减小突加负荷时的电源冲击,在满足供电要求的情况下, 机组最好按时间分级突加负荷。如对瞬时电压损失和过渡 过程要求 不严格时,机组突加、突卸的负荷一般不宜超过机组额定容量的 70%。 5.1.15 自起动机组操作电源、热力系统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等应保证机 组能随时起动。 (四)发电机组的中性点工作制 5.1.16 只有一台机组时,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工作 制。 5.1.17 当多台机组并列运行时,发电机中性点一般经中性线电抗器 与接地线连接,也可采用中性线经刀开关与接地线连接。 在并列运行 时,任何情况下机组中至少应保持一台发电机中性点接地,运行于 三相四线制。

5、5.1.18 发电机中性线上的刀开关可根据发电机允许的不对称负荷电 流及中性线上可能的负荷电流选择。 在各相电流均不超过额定值的情况下,发电机允许各相电流之差不 超过额定值的20%。 5.1.19 采用装设中性线电抗器方法时,应考虑既能使中性线谐波电 流限制在允许范围内,又能保证中性点电压偏移不太大。 电抗器的额 定电流可按发电机额定电流的25%选择,其阻抗值可按当通过额定 电流时其端电压小于10 伏选择。 (五)发电机组的继电保护 5.1.20 发电机的继电保护一般应设有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单相接 地保护。 5.1.21 当多台机组并列运行且无人经常值班时,还应设置逆功率保 护。 (六)发

6、电机组的同期 5.1.22 发电机组一般采用手动准同期或粗同期。当单台机组的容量不 能满足一级负荷的供电要求且采用自起动方式时,同期应采用自动 方式,在机组间同期后再向负荷供电。 (七)测量仪表 5.1.23 发电机控制屏一般装设下列仪表: 一、交流电压表; 二、交流电流表; 三、有功功率表; 四、有功电度表; 五、功率因数表; 六、频率表; 七、直流电流表; 八、必要时,装设无功电度表、直流电压表。 5.1.24 柴油机一般需装设测量下列参数的表计: 一、进水温度; 二、出水温度; 三、润滑油进机温度; 四、润滑油离机温度; 五、进水压力; 六、润滑油进机压力; 七、起动空气瓶压力; 八、日

7、用燃油箱油位; 九、燃油系统流量。 5.1.25 柴油机一般需装设下列报警信号: 一、冷却水压力过低或断水声光信号; 二、冷却水出水温度过高声光信号; 三、润滑油压力过低声光信号; 四、日用燃油箱油位过高和过低信号; 五、润滑油温度过高声光信号; 5.1.26 对于母管制燃油系统计量装置,应设在每台柴油机的时油管 路上;对于单元制燃油系统计量装置,应设在燃油罐与日用燃油箱 之间的燃油管路上。 (八)消防 5.1.27 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属于一类建筑的自备柴油 发电机房,应设卤代烷或二氧化碳等固定灭火装置以及火灾自动报 警装置。 (九)发电机间的布置 5.1.28 应在保证安全可靠、操

8、作方便的前提下,布置紧凑合理,与配 电装置有良好的衔接,并考虑有扩建的可能性。 5.1.29 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 5.1.30 多台机组一般横向布置。 当机组台数为12台且不考虑扩建时, 也可纵向布置。 5.1.31 辅助设备一般布置在柴油机侧或固定端的墙边,起动用的空 气瓶应尽量靠近柴油机。 5.1.32 在扩建端应备有安装检修场地。如不设安装检修场地,则机组 之间的通道可适当加宽。 5.1.33 一般可不设置起重设备。 (十)对有关专业的要求 5.1.34 对动力专业的要求: 一、一般按510 天耗油量设置燃油贮存设备。 二、一般按柴油机运行48 小时设置日用油箱。 三、一般按20

9、30 天消耗量设置润滑油贮存设备。 四、当需另设起动用的空气压缩机和空气瓶时,按下列要求选择: 1.空气压缩机一般设置两台,其中一台应为内燃机驱动; 2.空气压缩机的压力,宜按柴油机最大起动压力的1.2 倍确定; 3.空气压缩机的总排气量,宜满足30 分钟内将一只容积最大的空气 瓶由起始压力为7 公斤/厘米 2 充到柴油机最大起动压力的要求; 4.当空气瓶不随机供货时,空气瓶的容量应按柴油机连续起动不少 于 6次考虑; 5.空气瓶的数量一般为一机一瓶。 五、柴油机的进气空气过滤器一般在室内就地布置。 六、 每台柴油机的排气管,应单独引出室外,其弯头一宜过多,并能 自由伸缩。排气管应采取隔热消声

10、措施。 5.1.35 对给排水专业要求: 一、柴油机的冷却水水质,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二、柴油机进水温度一般不低于25,进出水温差按表 5-1 选择。当 进水温度过低时,应回收部分柴油机出水以调节进水温度。 三、柴油机进口处水压不得大于20 米水柱。 四、 柴油机起动、 停机冷却用水,一般按最大一台柴油机运行1530 分钟所需水量确定。 根据水的碳酴盐硬度控制出水温度 表5-1 五、应设有洗手和洗拖布的水池。 5.1.36 对土建专业的要求: 一、发电机间应有良好的采光,并尽量使其有穿堂风。在炎热地区, 当机组超过两台,单台容量在200 千瓦及以上且发电机间单独设置 时应设天窗。 但在有台风

11、地区,天窗应加挡风防雨板或设专用双层百 页窗。在北方及风沙较大的地区不宜设置百页窗。 二、 发电机间一般用水泥压光地面,并应采取措施防止油渗到混凝土 中。柴油机基础的顶面,应考虑防止油浸蚀的措施。 三、为减小机组运行的噪音,发电机间应适当作吸音、隔振等处理。 四、 发电机间应有两个直接通向发电机间外部的出口,其中一个出口 的大小应满足搬运机组的需要。 门应向外开启,严寒地区应设门斗; 台风和风沙地区的大门,宜采用推拉门。 与控制室之间的门应为防炎、 隔间门,并开向发电机间。 五、机房内电缆沟和管沟的盖板宜采用花纹钢板盖板。 六、机房内的管沟和电缆沟应有0.3%的坡度和排水措施。 七、设备基础应有隔振措施。 5.1.37 对采暖通风专业的要求; 一、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排除发电机间内的余热。当不能满足工作地 点的温度要求时,应设机械通风装置。 二、当机房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地下层时,应设防烟、排烟设施。 三、在采暖地区,冬季机房工作时间的室内温度不宜低于15,非 工作时间值班采暖温度应不低于5。 四、非采暖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材标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