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房电气设计技术规程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09037723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WPS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泵房电气设计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泵房电气设计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水泵房电气设计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水泵房电气设计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水泵房电气设计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泵房电气设计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泵房电气设计技术规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泵房电气设计技术规程 第一节 一般规定 12.1.1 本章适用于一般工厂、 工厂生活区(或居住小区)及公共建筑(群) 的水泵房电气设计。 12.1.2 设计时要与工艺密切配合,正确选择供配电系统及水泵控制 方式,做到运行可靠、维修方便、投资经济。 第二节 供配电 12.2.1 水泵房的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应根据供水对象的重要程度, 按照本规程第二章第一节的原则确定。 12.2.2 水泵房内的配电方式宜采用放射式。 12.2.3 水泵房的高、低压配电装置一般宜集中布置在专用的配电室内。 但当水泵台数较少时,可不设专用的低压配电室。 布置在水泵机组附近的电控设备,应采取防滴、防溅措施。 有安装基

2、础的电控设备,其基础宜至少高出地面200 毫米。 12.2.4 重要加压泵房和取水泵房的主水泵电动机,经过计算,一部 分可装设延时跳闸的低电压保护;另一部分不装设低电压保护,宜 自起动。 12.2.5 以熔断器作为过电流保护而无人经常检查管理的水泵电动机 (如深井泵)宜装设单相断线保护。 12.2.6 闸阀电动机宜设有起动时闭锁的瞬动过负荷保护。但闸阀已采 取机械保护措施者例外。 12.2.7 水泵台数较多而配电室又在泵房的一端时,宜采用电缆沟敷 线方式。电缆沟要有一定坡度并考虑排水措施。 12.2.8 深井泵的起动方式宜按下述原则确定: 一、当由较近的共用变压器以380 伏电压供电时,应根据

3、电源容量、 起动允许压降及电动机容量大小,通过计算决定直接起动或降压起 动。 二、当供电距离远而电动机容量又较大时,宜采用变压器-电动机组 供电方式,直接起动,远控电源宜由另一地取得。 第三节 水泵的电气控制 12.3.1 仅有一台工作水泵的一般生活用水设施,宜采用高、低两个水 位自动控制,而不设置水位信号;或采用手动控制,并设置水位信 号。 12.3.2 设有多台水泵的泵房,可根据供水工艺的需要设置高、低水位 或高、 中、 低三水位控制泵的开、 停,水位信号指示,电动机运行信号, 水泵自动切换,手动与自动的工作转换以及事故报警等环节。 无高位调节水池或水箱而直接供给重要用水的水泵机组,应考虑

4、自 起动或备用机组的自动投入。 12.3.3 加压泵房一般采用就地控制,当台数较多且管路系统复杂而 闸阀采用电动操作时,宜在控制室集中控制,但在各机组旁应设控 制箱。 控制室的位置,室内设备的布置和观察窗的布置,应尽量使操作时 能观察水泵机组的运行。控制室的地面至少应高出水泵间的地面200 毫米。 12.3.4 无人值班的污水泵房及雨水泵房,水泵应能自动开、停,并要 把水位信号反映到有人值班的场所,以便通知巡查。 12.3.5 流量变化较大的污水提升泵房,宜采用以集水井水位调节水 泵运行台数或调节水泵转速的自控。 12.3.6 设置在厂区(或生活区)控制取水泵房的集中控制室,应具有下 述功能:

5、 一、远方手动、自动、就地工作制的选择; 二、水位测量或水位信号指示; 三、各受控水泵电动机运行状态和电气故障的远方监视和报警; 四、备用水泵的自动切换; 五、 很难进行水位测量及取得水位信号时,宜采取水泵轻载能自动停 泵措施。 12.3.7 生活用热水供应系统中,热水循环泵的开、停宜通过设置于热 水管网上的电接点温度计来控制,或人工定期手动控制。 12.3.8 有人管理的冷却水系统中的循环水泵房,其水泵可以人工手 动控制;无人管理时,应能自动开、停。并应根据工艺要求设置电气 联锁,在工艺主机处应设有反映循环水泵电动机运行状态的信号。 12.3.9 非自灌式起动的水泵,其充水机构的真空泵或电磁

6、阀应与水 泵电动机联锁,水泵电动机与出水电动阀门应设有联锁。 12.3.10 自灌式起动的水泵,水泵电动机与出水电动阀门之间应设有 联锁。 12.3.11 当昼夜需水量差别大,而加压水泵数量少,不能以增减水泵 运行台数来调节水量时,宜改变电动机转速以调节出水量。 如调速范围不大且不要求平滑调节的水泵电动机,可手动调节;如 调速范围较大或对无人管理的水泵房,宜自动调节转速。 12.3.12 根据用户要求的水力参数,水泵调速的控制方式一般可采取: 一、 当管网系统阻力损失占总扬程比例较小时,宜采用泵出口压力恒 定控制。 二、 当管网线路长,流量变化所产生管路损失占泵总扬程比例较大昱, 宜采用以管网

7、末端最不利所需压力作为给定值进行管网末端压力恒 定控制。 三、当由水池重力供水时,宜采用水位恒定控制。 四、 对于送水量有一定要求,而对总扬程变化没有严格要求的场合, 宜采用流量恒定控制。 12.3.13 水泵调速方式的选择应结合供水规模、供水对象、设备费用、 长期运行费用及现有电器产品技术性能等条件,进行综合比较确定。 容量为55 千瓦及以下的水泵电动机,其调速系统宜以设备费用作为 考虑重点,当技术条件满足时宜采用电磁转差调速方式。 容量为75 千瓦及以上的水泵电动机,其调速系统宜以运行费用作为 考虑重点,宜采用可控硅串级调速方式。 12.3.14 只有在流量和压力变化范围很大时,方可选用多

8、台水泵并联 工作而同时调速的办法。 一般宜采用定速泵与变速泵并联运行的方式。 一般变速单台泵的容量宜大于定速单台泵的容量。 定速泵与变速泵并联运行的自动控制,应包括转速控制和台数控制, 以便在整个流量范围内能够平滑地调节。 台数控制可采用程序控制装 置。 12.3.15 当水泵为集中控制或有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线路自动重合闸 装置时,应对考虑自起动的水泵电动机实现自动程序控制。 12.3.16 晶体管液位继电器的输入信号线路,当与路电线路开行敷设 时,应有抗干扰措施。 12.3.17 被控介质含有导磁杂质时,不许选用干簧式水位控制系统。 12.3.18 在有油垢的污水中,不许选用电极式液位控制系统。 12.3.19 浮标式水位控制系统,应用于开口容器的液面控制,对有腐 蚀或爆炸性流体的场所不应采用,亦不宜用于高、 低液面差太大的场 所。 第四节 照明及检测仪表 12.4.1 重要的给排水泵房应设能保证继续工作的事故照明。 12.4.2 为了对给排水系统的运行进行监视、操作和控制,应设置必要 的检测仪表,并根据工艺要求和自动化水平等条件确定装备标准。 12.4.3 在有人值班场所,检测仪表的显示器宜装在现场,在无人值 班的场所,检测仪表的显示器应远传至中心控制室。 12.4.4 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宜采用电动式仪表。 12.4.5 流量仪表宜配积算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材标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