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标准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09012768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WPS 页数:7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标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标准 1 特点和适用范围 旋挖成孔灌注桩是利用钻杆和钻头的旋转及重力使土屑进人钻斗,提升钻 斗出土成孔,人工配制的泥浆在孔内仅起护壁的作用。成孔直径最大可达2m,深 度 60m.是最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新施工工艺。 其特点是:钻进速度快、 定位准确、 精度高、 能自动显示并调整孔位偏差;泥 浆仅用于护壁,不需大量泥浆用于循环,排污量小,对环境污染小;在黏土中 钻进不需泥浆护壁;成孔直径比桩径大100020左右。 适用于填土、 黏土、 粉土、 淤泥、 砂土及含有部分卵石、 碎石的地层。 最适用于 冻土层和软塑状态以上的黏性土及稍密状态以下的砂性土施工。 在加入适量泥浆 的情况

2、下,对流塑状态的黏性土和松散的砂性土也可施工;采取加大加压油缸 推力,有时甚至把常用钻头更换成岩芯钻,可对砂岩、石灰岩、泥岩直至坚硬岩 石地层进行施工。 2 主要机具 (1)旋挖钻机目前多用的是日本、 意大利、 德国产品,国内亦有生产。 日本、 意大 利进口的部分旋挖钻机技术性能见表5.6.6.6-1。 表5.6.6.6-1 日本、德国、意大利进口旋挖钻机技术性能 性能指标日本加藤日本建机德国Bauer(宝峨) 钻机 意大利土力公司 15H 20HR U106 A TH55 KH12 5 BG-20 BG22 BG25 RT3S RTCS R18 最大 钻孔 直径 一般土层 1000 1200

3、 1300 1500 1700 最大 钻 孔直 最大 钻 孔直 最大 钻 孔直 2200 1500 3000 软弱土层1700 2000 装上铰刀 1900 2000 1690 2000 (mm)径 2000 径 2000 径 2000 钻孔 深度 (m) 不用 加 深杆 2节 18.5最大 钻 孔深 度 63.0 最大 钻 孔深 度 49. 62 最大 钻 孔深 度 69. 50 3节 24.0 27.0 27.0 30.0 33. 0 32.0 32.0 4节42.0 42.0 用加 深杆 2节 38.5 3节 44.0 42.0 33.0 40.0 43.0 4节78.0 78.0 62

4、.0 钻斗扭矩 (kNm) 正 转 19. 0 30.0 41 0 40.0191180245 210. 0 105. 0 185. 0 反 转 51 0 50.0 钻斗转速 (r/min) 高 速 30266038315170 低 速 151314236 钻斗提升力(kN)100120212250250160160150 发动机功率(kW) 484974889114530011883183 外形尺寸 (m) 长 度 7. 55 7. 57 7.07 7.30 8.706. 541 6.722 8.37 3 13.5 0 13.8 0 宽 度 6. 61 6. 66 2.94 3.30 3.3

5、0 4.300 4.300 4.50 高 度 14.6 0 14.7 0 18.6 2 15.5 0 20.7 0 22.82 1 20.71 2 25.9 4 25.5 0 23.0 0 整机质量(kg) 2000 0 2200 0 2340 0 3500 0 4720 0 72000 69500 9500 0 底盘形式履带式 (2)旋挖钻机根据不同的地层情况可选用不同的钻头: 1)短螺旋钻头:它主要依靠螺旋叶片之间的空间,收集从孔底切削下来的 土体。 这种钻头常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地层和冻土层,如钻齿全部采用合 金圆齿可用破岩作业,适用于干法钻进。 2)单开门桶钻(又称挖泥钻头):这是

6、一种常用的钻头,在钻头底部有二 扇仅能向斗内方向打开的合叶门,当钻头钻进时,斗齿切削孔底土,经合叶门 将土压人斗内,当每次进尺完成提升钻头时,斗内的土在重力作用下将两扇门 关紧,阻止土掉人孔内。这种钻头一般适合黏性土、石灰岩和砂岩等的钻进。 3)双开门桶钻(又称挖砂钻头):这种钻头与挖泥钻头基本一样,只是底 部为双层底,两底可以相对回转一个角度,实现土口的打开与关闭。 在钻进时, 底部的进土口为开放状态,进尺结束后,钻头反向旋转一个角度,使进土口关 闭,斗内的土完整取出。 这种钻头常用于砂性地层的钻进,以及孔底的清孔和清 渣工序等。 (3)其他配套机具设备:混凝土搅拌、运输机械,钢筋加工机械,

7、导管、料 斗,运土(泥)车辆等。 3 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测量放线、 定桩位埋设护筒钻机就位护筒内灌稳定液(泥 浆)钻进提钻、 卸土反复钻进、 提钻、 卸土作业钻至设计深度清孔下 钢筋笼、导管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拆除护筒 (2)施工要点 1)旋挖钻机整机质量大、 高度大,对场地平整度和承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对钻机开行路线应进行平整,软弱土层应进行加固处理,以确保钻机在行 走和钻进过程中不发生倾斜和不均匀沉降。 2)放桩位线:根据桩位平面图放出桩位中心位置并插标桩,用 1625 的钢筋制作成定位环,直径比护筒直径大 150200mm,以桩位标桩为圆心,将 定位环放在地面上,沿定

8、位环撒白灰线,作为挖护筒坑的依据。 3)埋设护筒:护筒的作用是固定桩位、 导向、 隔离地面水、 保护孔口及提高孔 内水位增加对孔壁的静压力以防坍塌。护筒用 0.81.2mm 厚钢板卷制而成,上 部设有与钻机护筒驱动器连接的螺栓孔和销键;护筒长度一般为 35m,可由 厂家配套供应,亦可自行制做。 护筒坑一般采用钻机先钻至预定的深度(如护筒坑较深,为防止塌孔,可 在坑内放清水或泥浆护壁),卸去钻头,将护筒上端与护筒驱动器连接,提升 护筒驱动器,转动臂杆,将护筒下端对准孔位,借助钻机加压和旋转下护筒。 护 筒就位时,先用经纬仪从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复测桩位和垂直度,然后开始加 压下护筒。 下护筒过程中

9、,为克服护筒与孔壁间的摩阻力,可采用边旋转加压边 在护筒周围浇水的方法。护筒上端应至少高出地面300mm;在水面施工时应高出 水面 12m;如孔内有承压水时,护筒的埋设深度应超过稳定后的承压水位 2.0m 以上。 护筒埋设后,应再次检查其平面位置和垂直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护 筒周围应填人黏土0.5m以上后夯实,防止漏水坍塌。 4)护筒埋设完毕后,在护筒内灌人护壁泥浆,然后下钻开始钻进。 钻进过程 中应始终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以上不少于2m,以防止塌孔。 5)钻进和提升钻斗的过程中,应始终使钻斗的底层铁门保持关闭状态,以 防止钻斗内的土渣落到孔内而使护壁泥浆性质变坏或沉淀到孔底。 6)钻

10、斗在孔内的升降速度,应按孔径及土质情况控制,一般可参考表 5.6.6.6-2控制。 7)施工中动力头旋转速度应控制在 5-15r/min,速度过高会对钻杆产生较 大的冲 表5.6.6.6-2 钻斗升降速度 桩径(mm)升降速度(m/s)空钻斗升降速度( m/ s) 700 1200 1300 1500 0. 973 0.748 0.628 0. 575 1.210 0.830 0.830 0.830 注:1 本表适用于砂土和黏性土互层的情况, 2 在以砂土为主的土层中钻进时,其钻斗升降速度要比以黏性土为主的土层 中钻进时慢; 3 随深度的增加钻斗的升降速度应适当放慢。 击,速度过低则工作效率低

11、。在一般情况下,采取低速旋转慢钻进方式进行施 工。在遇到泥沙等易坍塌地层,应采用高速旋转慢钻进方式,使孔的护壁性能 好,不易坍塌。 8)动力头内键与钻杆第一节键配合间隙应在 1.52.5mm 之间,如间隙过大, 应及时修复或更换动力头内键。 9)加压油缸加压大小应根据施工地质情况和钻头种类不同而改变,任何情 况下加压压力都应控制在200kN以内。 10)泥浆的作用主要是护壁,泥浆配合比一般可按每 l00kg 水加人 8kg 膨润 土配制,若地层中含有较多的黏性土,可以适当把膨润土的比例减到 35kg。 为增加泥浆的黏度和泥皮的硬度,可在泥浆中加人少量的羧甲基纤维素 (CMC),其比例为 11.

12、5。此外,加人少量的硝基腐殖盐酸盐和木质素族 分解剂(FCL),也可提高泥浆稳定值。 泥浆密度一般控制在1.051.2。 护壁泥浆 的黏度可按表5.6.6.6-3控制。 表 5.6.6.6-3 护壁泥浆的黏度参考值 土质必要黏度s(500/500cc) 砂质淤泥 砂(N10) 砂(10N20) 砂(N20) 混杂黏土的砂砾 砂砾 2023 45 2545 2345 2535 45 注: 1 以下情况,必要黏度的取值应大于表中值:1)砂层连续存在时;2)地 层中地下水较多时;3)桩的直径较大时 (桩径在1300mm以上); 2 当砂中混杂有黏性土时,必要黏度的取值可小于表中数值。 11)在钻进过

13、程中,应根据地质情况及时调换钻头。在岩层钻进时,应采用筒 钻;在淤泥层、黏性土层,粉、细砂层和松动地层中采用挖砂钻;在坚硬的姜结 石土层和砂卵石层钻进时,采用螺旋钻进。 12)钻进过程中,应及时补充制备好的泥浆,保证在钻进过程中和提钻后泥 浆面高于护筒底部 2.0m,并根据地层变化及时调整泥浆性能指标。一般在钻进 5m 或地层发生变化时捞取渣样,判明和记录地层情况,以便与地质剖面图核对。 遇到与地质资料严重不符时,应留取样渣并拍照,同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到现场 核实确认。 13)当桩孔钻到设计的深度后(钻机自动显示),用挖砂钻(又称捞渣 钻)进行第一次清孔、 下钢筋笼、 第二次清孔、 灌注混凝土等

14、工序,要求和方法同 其他泥浆护壁灌注桩。 14)当混凝土灌注至桩顶后,在混凝土初凝之前拔除护筒。拔除护筒的方法 是用钻机护筒驱动器与护筒上端连接(通过螺栓销孔),然后先缓慢(反正) 旋转,护筒松动后,边旋转边缓慢提升,直至把护筒拔出地面,再旋转臂杆, 吊离孔位,行车至下一孔位下护筒。 15)故障处理: a 坍孔:当出现坍孔时,应首先将钻具提离孔底,并尽量将钻杆、钻头提出 孔外。 在处理前,应先弄清坍孔深度、 位置、 坍孔的地层、 孔内泥浆指标等情况, 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当坍孔位置在孔口上部砂层时,应迅速加长护筒并用黏 土封闭,然后清除孔下部的坍塌物,增大孔内泥浆密度和黏度,继续钻进;当

15、坍孔发生在孔下部砂层时,一般可加大泥浆密度和黏度进行处理。 若调整泥浆指 标不能排除事故,则应填入黏土,将坍塌部分全部填实,然后加大泥浆密度再 重新开孔钻进。 b 卡钻:卡钻时不得强提,可将钢缆主索放松,将钻具下放后进行运转, 待卡钻部位松动后,再轻轻上提。若因塌块、杂物坠落引起的其他卡钻,不得强 提钻具,应设法使钻具向孔底移动,使钻头离开塌块或杂物,再慢慢提升钻具, 解除事故。若因缩孔引起的卡钻,可使钻具边回转边缓慢提升。 c 弯孔或孔形不规则:处理此种情况一般用扩孔法和导正法。 a)扩孔法:采用大于原钻孔直径的钻头进行扩孔,在操作时应轻压慢放, 进尺不得过快; b)导正法:在钻孔不斜的孔段加导正装置,使纠斜钻具在保持正直的情况 下钻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材标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