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6.1 蜀相 长春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002251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6.1 蜀相 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6.1 蜀相 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6.1 蜀相 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6.1 蜀相 长春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6.1 蜀相 长春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6.1 蜀相 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6.1 蜀相 长春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蜀相,有这么一位唐代诗人,他被世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他一生历尽坎坷,却依然保持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他是谁?,杜 甫,关于杜甫,温故知新: 1.杜甫,字( ),河南巩县 人,自号( )。因他做 过工部侍郎,又称( )。 2.杜甫的诗被称为( ) ,他被后人冠以 ( )的美称。 3.评价杜诗的名句 “ ( ) ” 4.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 )诗人。 5.代表诗歌( )、( )。 6.诗作风格多样,以( )为主,子美,少陵野老,杜工部,诗史,诗圣,语不惊人死不休,现实主义,“三吏 ”,“ 三别 ”,沉郁顿挫,“三吏 ”: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2、,“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蜀 相,解题,“蜀相”是指谁?,“蜀相”即诸葛亮。,公元221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时, 刘备在四川成都立国称帝,历史上 称为蜀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所 以杜甫称之为“蜀相”。,背景资料,杜甫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初到成都之时。这时,持续了五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命运仍在风雨飘摇之中,杜甫仕途失意,弃官入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甫到成都郊外的武侯祠去凭吊,从而有感而发,写下此诗,通过追思、缅怀诸葛亮,来抒发自己深切的忧国忧民情怀以及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诵读指导,1、一读:读准节拍。(全班齐读),丞相 祠堂 何处 寻? 锦官 城外 柏 森森。 映阶

3、 碧草 自 春色, 隔叶 黄鹂 空 好音。 三顾 频烦 天下 计, 两朝 开济 老臣 心。 出师 未捷 身 先死, 长使 英雄 泪 满襟。,/,/,/,/,/,/,/,/,/,/,/,/,/,/,/,/,/,/,/,/,/,/,/,/,诵读指导,2、二读:读出叹惋。(分小组读) 3、三读:读出深沉与感伤。(全班齐读),整体感知,全诗各联写了什么内容?,以设问形形式,点明了武侯祠的所在地,写出了祠堂的外景。,首联:,写入祠后所见所闻。,精辟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叹惋诸葛亮壮志未酬。,颔联:,颈联:,尾联:,主旨概括,明确: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功

4、业未就的深沉感慨。,合作探究,探究一:谈谈“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用得最妙,为什么?,明确:“自”、“空”。“自”是“徒自”的意思,“空”是“空有”的意思,这两个字是全诗的诗眼,碧草自春色,黄鹂空好音,说明这里的景色没人欣赏,进一步说明到这里的人很少,武侯呕心沥血的功业已被人遗忘,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武侯功业被人遗忘的惋惜。,炼字题方法:释字义+释句义+点作用,品味探究,探究二:在颈联当中,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明确:济世雄才,忠心耿耿,品味探究,探究三:尾联是全诗的主旨句,谈谈这两句诗为什么会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明确:尾联沉浸在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

5、死的悲慨叹息之中,不仅表达出作者对诸葛亮的痛惜、追念和景仰之情,同时也概括了古今英雄(包括诗人自己)在国危时艰之际有才无命、壮志未酬的悲慨,所以这一句话引起了古往今来许多有志之士的共鸣,每逢国家动荡之秋或偏安之时,总有一些诗人们将诸葛亮形诸笔墨,通过热切地呼唤英灵来寄寓自己希望当代英豪站出来平定天下的理想。,课堂总结,蜀相这首诗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感情真挚,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杜甫写作此诗,不单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表达对诸葛武侯壮志未酬的惋惜,更多的是表达出自己深切的忧国忧民之心及其强烈的报国之情。,课后作业,1、背诵全诗 2、对比探究,武侯庙 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注释】 作于唐大历元年,当时诗人流寓夔州,这首诗是诗人瞻拜武侯祠而抒发的感慨。 武侯:指诸葛亮。 武侯庙:指祭祀诸葛亮的庙。,思考:比较蜀相与武侯庙两首诗中的“空”字的艺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