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17—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9001620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17—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17—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17—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17—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17—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17—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17—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级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2017、12)一、选择题(共40题,60分)1、苏格拉底的哲学具有惟知是德和灵肉对立两个核心,他不爱好观看虚构戏剧,却要读伊索寓言,因为他以为一切都需要通过证据,才能清晰、朴真、实证。由此可以看出苏格拉底( )A反对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B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C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D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基本的美德2、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西塞罗强调苏格拉底( )A.把哲学讨论的重点由自然转移到社会 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

2、”的学问C.将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D.否定了神或命运对宇宙自然的决定作用3、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运动有过这样的评价: “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几个世纪以来,它被誉为西方文化世俗化的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展的起点。”下列有关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B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4、马丁路德主张“君权神授”(君权直接来自于上帝) ,提出“国家的存在是神的旨意和命令,而君主的权力则是神的意志的体现。”这体现了马丁路德()A否定

3、教皇的权威 B思想出现了倒退C主张教会高于国家 D与其因信称义的思想相矛盾5、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 )A.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B.创立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C.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 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6、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两者共性的表述正确的有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产物 在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反对蒙昧,推崇人性 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A. B. C. D.7、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

4、,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卢梭主张( )A.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 B.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C.实行资产阶级的开明君主制 D.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8、伏尔泰认为“当君主是一个哲学家时,对人们来说是最大的幸福”;卢梭认为“专制君主永远都是暴君”;狄德罗指出“公正、温和、开明,然而专制的统治者连续几朝的统治,对人民来说也许是最大的不幸”。由此可见他们( )A.对君主专制态度迥异 B.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C.都主张人民权利至上 D.都宣扬天赋人权学说9、 有学者在评价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

5、说:“而今人们却证明天体也按照伽利略和牛顿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和归纳所得到的力学原理,处在这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这一评价揭示了牛顿时代的“科学革命”( )A.构筑了现代物理学基本理论框架 B.引领人们对自然进行理性的认识C.是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D.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10、之所以说人类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进入了蒸汽时代,其主要理由不成立的一项是( )A.纺织、采矿、造纸等工业部门都采用蒸汽机作动力B.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蒸汽机使用的空间范围扩大C.蒸汽机保证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厂的转变D.包括火车、轮船和汽车等交通工具在内的新发明先后出现11、雨果和列夫托尔斯泰分别是浪漫

6、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们创作的两部文学作品巴黎圣母院、安娜卡列尼娜,其相同之处是:()A揭露社会问题 B塑造英雄形象 C鼓吹暴力革命 D崇尚理性主义12、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中写道:“他们并不相信18世纪自负的机械唯物主义(以牛顿以及布莱克和歌德这两个吓唬人的家伙为代表)因而,我们不能指望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合情合理的批判。”文中“他们”为代表的作品A反映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创作手法怪诞C真实地描写了社会现实风貌 D集中表现自我13、19世纪下半叶,一些绘画家创作阳光照耀的公园和风景、波光粼粼的湖泊和河流以及精巧复杂的肖像。他们忽略了很多细节,只是以大致的轮廓、形式和颜色作为第一

7、感觉,而其余的全凭想象进行绘画,他们的作品富有美感和装饰性并且稍微有些反传统。这一画派应该属于( )A古典派 B浪漫派 C印象派 D现代派14、贝多芬给田园交响曲加的标题是“田园生活的回忆”,是其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他在总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他更明确地说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这部作品A充满时代精神,蕴涵着革命的力量 B激励着人们与命运进行斗争C热情赞美歌颂人类美好的心灵 D强调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描摹自然15、1911年11月,严复在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的信中,指责“推翻满清帝制的革命党人选择共和国体是草率的,缺乏某些常识”,“根据文

8、明演进的规律,最好的办法是拥有一种较高形式的政府,即保留君主制,以适当的宪法条款加以约束。”这反映出严复( )反对在中国实行共和政体 赞同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 与革命党人分属不同的阶级 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A. B. C. D.16、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下列救国思想能印证此观点的(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C.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D.设议院,开国会17、1839年9月,距离鸦片战争爆发还有9个月,英国战舰从英国本土开往中国。此时林则徐向道光帝上了一道

9、奏折,称“知彼(英国)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这反映出( )A.林则徐对当时的英国完全缺乏了解 B.天朝上国观念影响清朝政府官员认知C.地方官员仍执行传统抚夷外交政策 D.清政府已经做好应对侵略的充分准备18、颜炳罡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称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其)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他评价的是( ) A.新思想的萌发 B.资政新篇 C.百日维新 D.辛亥革命19、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

10、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 )A.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B.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C.传统艺术的衰落是必然趋势 D.弘扬国粹以增强民族精神的理想20、1924年,孙中山说“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也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如果耕者没有田地,每年还是要田租,那还是不彻底的革命。这个表明孙中山()A主张将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B决定节制资本以实现民生C受十月革命影响,主张改进民生主义D想仿照十月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以实现耕者有其田21、中国国民党某次大会宣言提出:“民族主义,一为中国民族

11、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在该理论的推动下A国民革命运动取得胜利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D国共合作有了政治基础22、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 )A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B.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23、1917年4月,李大钊在动的生活与静的生活中指出,当今不是西洋“动”的文明依靠中国 “静”的文明以济穷救弊,而是须要“竭

12、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这表明李大钊( )A.主张中西文明应相互借鉴 B.主张西洋文明与中国文明平等结合C.全盘否定中国古代的“静”文明 D.主张以西洋文明推动中国文明进步24、193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议中写道:“争取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这表明当时( )A.中共已经找到革命的正确道路 B.中共已脱离了共产国际的指导C.中共中央尚未接受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中共将城市斗争与农民革命紧

13、密结合25、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二十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二十二三十重庆谈判三十二全国内战爆发以后四十筹建新中国A.五四大潮的洗礼 B.长征 C.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D.上井冈山2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人们普遍认为它带来了党和民族的大觉醒。这里的“大觉醒”是指( )A.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使人们彻底摆脱“左”倾错误D.使人们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27、邓小平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发展生产力

14、,不完全,应该把握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这是邓小平在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B.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 C.中共十三大上的讲话 D.1992年南方讲话28、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加拿大客人时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并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在计划经济时代,此语一出,石破天惊!这些言论( )A.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B.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C.是在世纪之交,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关键时期提出的D.使建设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