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899800 上传时间:2017-10-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传播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传播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传播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传播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播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提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9-2010 学年第二学期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型及重点复习提纲适用班级:人文学院广告学 09-1.2.3.41、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包括哪几方面?欧洲源流和美国源流2、信息结构的表现形式和信息结构的本质内容各是什么?符号.意义3、传播学四大奠基人都有谁?拉斯韦尔、卢因、藿夫兰和拉扎斯菲尔德。4、人类传播的结构模式有哪些?传统的线性模式、双向循环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5、根据组织传播的范围分类,组织传播可分几类?组织内传播。组织外传播6、信息论的发明者是谁?申农7、提出信息传播“把关人”概念的是谁?卢因8、预示着传播学研究开始的第一部书稿是哪部?传播论 9、有新闻工作经验,在研究新闻学的

2、基础上较早探究大众传播对社会影响,并著有自由与新闻 舆论的是哪一位学者?李普曼10、麦克卢汉以什么比喻的方式创造性地提出了媒介理论的中心命题:“媒介即信息” 。11、受众的心理特征有几方面?好奇、得意、接近、求知、比较12、在传播学学科诞生前, “传播”的含义有两大内容各是什么?表征物质的时空位移和表征信息的时空位移13、从政治角度看,报纸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日愈突出,美国第三届总统杰弗逊甚至不无夸张地宣称什么?“宁要报纸、不要政府”14、传播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史上可分为哪四个时期?萌芽期、中断期和引进国外理论的兴起期、本土化与自主化的展开期。A 发展期 B 滞后期 C 萌芽期 D 中断期 E

3、 探讨期15、控制论的发明者是谁?维纳16、藿夫兰研究揭示传播效果形成条件的书是?传播与说服17、社会心理学中模仿理论的创始人,并著有模仿的法则的是哪一位学者?塔尔德18、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 ,并于19482年发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的是谁?拉斯韦尔19、赖利夫妇模式有三个相关联的概念是什么?基本群体、次属群体、隶属群体。20、组织的外部传播功能有几方面?各是?协调组织内部的关系、创立和维护组织形象、为组织客户提供服务 21、人际传播的形式有哪些?地位与人际交流、权力与交流、角色与交流、动机与人际交流。22、传播模式的类型有哪些?文字模式、

4、图象模式、数学模式。 (发书 P31 )23、符号基本功能的三方面是什么?第一:表达和理解 第二:传达 第三:思考24、人际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双向交流、多重手段、情境性强、互动性强。 (备课书 P60-62) 。25、大众传播的内容主要由新闻、言论、知识、文艺和广告构成。它们的传播类型是?新闻是告知性播、引论是舆论传播、知识是科技传播、文艺是文艺传播、广告是劝服性传播26、信息的完整的传播过程系统是怎样构成的?信息的传递、接受、反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系统27、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类型有哪些?物体语言符号、体态语言符号、伴随语言符号和时空语言符号。28、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

5、有哪些?传播权、知晓权、传媒接近权29、符号的类型有哪些?图象符号、标志符号、象征符号。 (发书 P31 )30、言语交际应讲究的礼貌原则所具有的特点有哪些? 民族性、社会规约性、行为约束性。以下名词的定义是什么?31、符号;32、人际传播;33、大众传播;34、新媒介;35、国际传播;36、传播学;37、内向信息传播;38、 “把关人” ;39、言语交际;40、孟子传播思想.符号:就是人类用以表达和解读意义的信息的形式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大众传播:组织化的传播机构以其专业人员通过技术性传播媒介向人数众多,各不相3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传者传播信息的社会过程新媒介

6、:新媒介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每一种媒介在他诞生和普及之初都岑对社会产生过个个广泛的影响。新媒介主要指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 ,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文字,音响的电子出版以及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之雏形的互联网络等等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现象和行为及其规律的人文社会科学。内向信息传播:指个人在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把关人:在参与传播的过程中从各自的观点上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人言语交际:指在传播过程中人们运用言语来表情达意的活动,它是一种以

7、交流信息为基本功能的传播行为孟子传播思想:仁义无敌,责在当证,制民恒产,仁政之本,浩然正气,威武不屈,明察秋毫,慎辩舆论(41 73 题是“是非判断 ”题正确题意范畴。F41、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T42、结构,是构成一个事物整体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T43、组织传播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 T44、传播是人类运用符号并借助媒介来交流信息的行为与过程。T45、模式,是一种再现现实的具有理论性的简化形式。 T46、信息在西方源于拉丁语,表示传达的过程和内容。 T 47、内向传播,是个体系统内的传播。 T48、传播过程中的并时反馈,既可以是正反馈,也可以是负反馈。T49、5

8、W 传播模式,是由拉斯韦尔首次完整地提出。 T50、媒介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具有多义性。 T 51、角色,传播过程中扮演 “传者”或“受者” ,人际传播中二者可随时交替。T52、国际传播协会在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设立了“组织传播”组。 T 53、监视环境,即用“新闻”不断向整个社会及时报告环境的变动。T 54、信息结构的表现形式是符号。(共 5 页)T55、 “传播”一词,始见 1400 年前北史突厥传中“传播中外,咸使知闻”一语。 T 56、信息的基本性质,是由信息本身的质和量所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4T 57、言语表达必须符合语言规则或规范,也就是要符合“语法” 。T

9、58、在传播学中,一个国家社会系统内部的传播称为国内传播。T59、组织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而设置或成立的。T 60、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现象和行为及其规律的人文社会科学。T 61、古希腊亚里士多得的修辞学提出了谈话理论,进而提出了人际交流的模式。T62、符号类群,是与被选择符号在垂直轴向上有共时性。 T 63、控制论与信息论的诞生,对传播学的科学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T64、戈德(Gode)认为, “传播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 ”。T 65、信息在西方源于拉丁语,表示传达的过程和内容。 T 66、申农的信息论使信息与人的行为有了密切联系,为传播学研究开辟了视野。 T 67、大众传

10、播媒介作为整个社会结构、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必然受到整个社会系统的 制约。 T68、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其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均与传播技术和手段有关。 T 69、传播,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关系,还是一种行为科学。T 70、监视环境,即用“新闻”不断向整个社会及时报告环境的变动。T71、在传播媒介“议程设置”和受众的“议程认知”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T72、信息结构的本质内容是意义。T 73、 “传播”=“信息”的运动;“信息”=“传播”的材料。 74、非语言符号有几种类型?具体是:物体语言符号、体态语言符号、伴随语言符号和时空语言符号。75、你认为传播学有几大分支?具体有:答:20 世

11、纪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令人瞩目,其中传播学的形成和发展就是有代表性的标志之一,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现象和行为及其规律的人文社会科学。传播学有四大分支:大众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和网络传播学。P 书本 116 76、举例简答在传播媒介中哪些是属于大众媒介?并指出其各自的主要优势是什么?答:1、报刊,主要优势:价格低廉;(1)内容以新闻、信息、和社会事件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大众的生活(2)发行量大(3)读者不限于特定阶级和阶层,而是面向“分散的、异质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大众2、电报电影广播 3 电视77、传播媒介的演变共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其演变进程的特点是什么?5答:传播媒介经历了

12、由口头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阶段。其演变进程的特点是:非依次替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78、传播模式的具体类型有哪些?答:图象符号、标志符号、象征符号79、从传播学本质意义的角度简答人类传播行为所具有的特征是什么? 答:其基本特征有三:第一, 传播是人类自然 、精神与社会文化行为的统一;第二, 传播是人类信息表达 、分享和利用行为的统一;第三,传播是人类技术 、媒介材料和社会信息系统的统一80、什么是正反馈与负反馈?根据反馈的作用,可以把反馈划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使原来传递的信息在下一次传播中得到加强的反馈是正反馈;使原来传递的信息在下一次传播中减弱的反馈为负反

13、馈。教案教材 P43 81、简述 H.拉斯韦尔的传播 “三功能说”是什么?环境监控 ,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82、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是什么?1 下行传播 2 上行传播 3 横向传播83、大众传播具有哪些重要特点?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说明大众传播是有组织的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组织目标和方针指导下的传播活动。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14、。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84、举例简答你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理解。P 书本 14885、简答“非言语交际”有几种类型及其与非语言符号的关系?答:1)非言语交际,是人们运用非语言符号来传情达意的活动。在人际传播中,非言语交际是个很纷繁复杂的系统,它的类型大体有四种:即,物体言语交际、体态言语交际、伴随言语交际、时空言语交际。 (备课 P7677 书 P3637)答:2)非语言符号,是指语言符号以外的信息交流活动中能够发挥意指作用的其它符号形式,包括我们所运用的手势、姿态、动作、表情、强调以及身体接触等等。非语言符号的类型有四种:即,物体语言符号、体态语言符号、伴随语言符号、时

15、空语言符号。人类在使用语言符号的同时,还广泛地使用非语言符号进行交流。在人类非言语交际过程中,是运用非语言符号来传情达意的具体活动,而就非言语交际的类型和非语言符号6的类型来看,它们有着共同的基本点,即,物体、体态、伴随和时空。3)非言语交际与非语言符号二者的关系:根据“非言语交际”与“非语言符号”它们各自的基本含义,可以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联系密切,在人际交流过程中运用与被运用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说,在人际传播中,非语言符号是非言语交际的基础,是非言语交际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没有非语言符号就没有非言语交际,没有非言语交际也不可能更好地体现出非语言符号的可运用价值。86、简答信

16、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归纳起来有六个特征:即,客观性、普遍性、无限性、传播性、动态性、依附性。(你也可以展开答)87、因特网应被排为第几媒体?为什么它不能取替传统的三大媒体?答:第四媒体 理由是依据媒介演变进程的特点决定的,媒介演变的进程不是依次替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 (备课书 P24-25) ,另外,就社会环境而言,各类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各有自己的优势。可以自己展开88、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被称为“传播学另一位伟大工程师”的理由是什么? 答:提出并强调了两个概念,传播的统计学基础及反馈,对传播学的科学化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N.Wiener,1894-1964)被称为“传播学的另一位伟大的工程师” 。他是一位科学天才,10 岁时就进入哈佛大学学习,18 岁在该校取得博士学位,后来又到剑桥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