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修改版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08972852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修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课件(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修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课件(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修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课件(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修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课件(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修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修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修改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畈(名于)五音吊气温薛晚逆算0荣伟并月,人逊有盯思矩章平和为美平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态度,习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宽容是平和的外观。平和的人,厚德载物。雅量容人,推功搅过,能屈能伸。“原谅失败者之心,注意成功者之路“,处事方圆得体,待人宽严得宜。冷静是平和的内涵。平和的人,其玄机在一个“静“字,“狠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冷静处人,理智处事,身放闲处,心在静中。平和的人,眼界极高。表面平凡,实则内聚,心中有坚石舫的意志,胸中有经世济邦之策。其心,天心,天青白日;其才,玉韫珠藏。居轩暖之中,不忘山林之咏;处林河之下,须怀廊庙之经纶-平和的人,执热情而不做作,忠语而不虚伪。内不见自己,外不见人,

2、施恩于人是出于真诚,而不是利用别人来沽名钓誉,信河“君子坦荡荡,小人长娆威“,光明确落,纯心做犬。平和既是一种修养,又是一种工作方法。平和的人,从不被忐碌所萦绕,闲时吃紫,忐里悠闲。待人不严,教人勿高。宽严得宥,分寸得体。身心自在,能享受生活之乐趣。平和的人生,是和谐的人生,健康的人生。修身名句四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陈寿三国志赏读: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这是刘坤临终前给养子刘裴遗证中的话,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回欲人勿知,莫若勿为。一枚乘上书谏吴王赏读:要想让人不知道,就莫如不做。后衍变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酝君子

3、成人之美。一论语.颜渊赏读:君子乐意促成他人的好事。团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周易.坤卦赏读: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按今天的理解,它是要求我们要有充沛的爱心、植高的美德和社会责任感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是一种博大的精神素养。“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之一,e吵。自主学习篇挂玟的耿,压松目火知识卡片一、作家作品老子(约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聘。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做过东周王朝的守藏吉,晚年辞官隐居。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受益颇多。老孔第一个提出“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根本。

4、老子是一位杰出的辩证法大师,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不居的,观察到万事万物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提出了许多富有辩J证法思想的命题。在社会历史观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老子哲学思想可归结为客观唯心主义。他的思想和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二、文体常识1.道德经的主要内容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老子五十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经典。它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原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主要为宇宙论、本体论;德经主要为人生论和政治论。道德经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