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战略分析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8960385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战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战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战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战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战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战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战略分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放,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 政府出人意外的加息,然后又出人意外的连续连次调整基准金,原因何在?国家的目的其实很明确就是要把热钱往外赶。为什么是调准备金而不是加息呢?因为加息就意味着人民币升值,一旦加息进入周期,那么在每次阶段性加息前,必然会引来大量的国外对赌资本,赌的就是你rmb升值,这将意味着国内的物价等等彪升,cpi过高的话,容易引起社会动荡。而调整准备金则不同,可以将流动性转化为冻结性,资本的本质是逐利,自然不愿意被冻结,那么资本就只有出逃,而调整准备金另有一个好处就是将过

2、去5年超发的游资重新吸纳回银行。此外,加息并不能形成真正的压力,对于资本持有人来说,兑付银行利息根本不存在问题,因为其作为游资在市场中吸纳的资金是巨量的,只需要炒作某种商品的价格那么仅仅是单位价格的增长幅度,已经足以让游资以一倍,五倍,十倍的量来增长,而提高准备金则是直接将游资本金吸纳回银行的方式,因为银行会提请游资持有人归还贷款本金。中央是在逼各个商业银行收回坏帐死帐呆帐。这也是为什么我敢断言央行未进入加息周期的理论依据。从第二次调整准备金而不是加息可以侧面证明我的观点。如果按照以往的做法,政府不会先加一次息,再连续调准备金,第一次加息,政府是在试水,看看加一下息,能引来多少对赌资本,你看看

3、第一次加息后,物价和金融市场的反映和第一次加息前就知道这场汇率战场外有多少对赌资金等着进来掠夺中国的社会财富了。得出以上结论的依据,以及调基准金的价值何在?舵主认为调整基准金并不是解决目前经济形式的药,而仅仅是药引。1、周行长的行事风格,周行长曾经在多次演讲中提到他宏观经济观中的“中医理论”。如:在今年10月份召开的IMF年会上,周小川曾用中医“见效慢却稳健有效”的特点解释过中国的汇率政策,以回应西方国家认为人民币升值过慢。同时,我们都知道中医的调理还包括反馈基础上的动态调整和试错,所以我认为第一次加息,央行正是在对中国经济的内外部环境把脉,试错。2、恰因为第一次加息是在试错,所以在第一次加息

4、后,从中央各个政策面来看,完全没有调控政策动向。3、那么中医是需要多味药方配合才能达到总体目标,不能强调哪一味药最有效。所以,我认为通过第一次加息试错后,央行开出了以调整基准金为药引的方子。那么这味药方到底有哪几味药呢?舵主在第一次调整基准金后看到一系列调控措施的跟进,对宏观经济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对上次调整基准金后至第二次调整基准金前这个时间段内的华尔街日报找来看看。 相关推断:在第一次调基准金后的调控措施采用了密集实施的办法,舵主本以为中央会进行休整后再进行下一波调控。但,目前在半个月内,第二次下调整基准金下药引,我想是给出一个信号,未来将很可能在近期有更有力的调控措施跟进。第一次调整后的

5、调空措施大概包括:国资储备局抛售大批储备物资进入市场、要求信托公司自查房地产信托贷款、宣布国务院将出台物价管控措施、出台政策打击内幕交易、加强外汇管控、允许更多高信用评级的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等等一系列减少人民币流动性的措施。那么现在第二次调整基准金,又是在下药引,而且两次下药引时间之接近,有什么意味呢?舵主认为,连续两次调整基准金也不符合以往一月一次的基本规律,而提高了半月一次,大部分人认为未来加息可能性降低了,恰恰相反,根据央行连续调整准备金后再进行加息的习惯性做法,正说明,央行的加息需求十分大,半月一次的调整基准金,说明未来极有可能进行一次较有力度的加息。而且通过第一次试

6、错和第一次调基准金,以及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在第二次调基准金后,未来将很快具备较有力度加息的内部环境。 未来很可能不仅是加息这一味药,在较有力度加息这味药外,很可能伴随例如扩大内需、提高劳动工资、资源价格上涨、出口退税等多种政策面调控措施的配合。有人会问,为什么现在不加息,要搞这一串动作,舵主下面将就这个问题进行比较深入浅出的分析,希望能引起你对中国未来经济走向的思考,同时也对原贴大多数同学提出的理性探讨问题给出了很多正面答案,其中涉及到:1、货币超发与通货膨胀。2、中国是否会象日本一样遭遇经济停滞失去十年?3、“国进民退”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再思考。4、央行智囊团换血对未来货币政策趋势的启发。5、

7、美国是否会对中国发动货币战争,美国阴毛论是否成立?6、下个十年,中国经济的首要任务将如何转向?7、房市、地方政府、地方经济发展、政府债务四者间存在怎样的关系。8、房价为什么压不下来?未来是否有下降可能?9、菜价涨,经济忧,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与未来价格趋势。10、经济失衡的真正隐忧与未来。在开始上述论题前,将原贴中较有价值的探讨,转发至此:是否正如许多人所言,中国的汇率政策,货币政策,房市政策是否一开始就是个错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初如果我国不搞改革开放,那么人民的生活水平会如何发展我不敢枉断,大家看看现在的朝鲜,然后可以自己展开一下丰富的想象就行了,那么,中国当初搞改革开放其实是没有办法之

8、中的办法,但是当时的国际大环境能允许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入国际资本的行列么?当然是不允许,所以当初在改革开放之初实行的一系列汇率和外汇管制政策,实际上是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在那个时刻是正确,只是在现在这一刻是不正确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一刻的不正确,而否认其历史性时期的必然性。同理,当初政府提出振兴房市,也有其历史特定时期,试问,哪个外国发达经济体能够离开这个阶段,而现如今哪个新兴经济体又没有依赖房市?其实舵主在这里评判这些政策的历史性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人,只能跟随时代的发展而调整政策,而政策的历史性观点应该留给下一代人去评判,这才是唯物的历史的辨证观点

9、。所以以上童鞋不要再轻易批评政府的政策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在这里舵主也要批评一下后期的政府,虽然按着总设计师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在走,但是完全丢了总设计师思想中最核心的部分等shoping发展观。如果当初能够以发展观来看问题,某些基本面的政策也不至于三十年不变了。在开始上述论题前,将原贴中较有价值的探讨,转发至此:为什么政府前期大力出台调整房价措施,在消息面也极力造势而进行舆论攻势,而为什么近期又完全没有声音了呢?在这方面,舵主很荣幸的又一次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舵主在早些时候曾经发表过一篇评论,分析了游资,物价,房价,政府前期政策失衡点几者的关系,幸运的是,舵主在发出该篇评论后不久,政府

10、即一改往日单纯的金融面的调整措施,而辅以更强有力的跟进措施。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12月中旬俄罗斯卢布将开放与人民币的兑换,在美圆兑换人民币一系列戏剧性变化之后,人民币为寻求平衡美圆的压力寻求外部支撑点已成为必然。在12月中旬前后,无论是实体经济面还是金融市场有可能出现一些戏剧性的变化。下面,舵主将较早前发表的一篇关于游资,物价,房价,政府前期政策失衡点几者的关系的评论贴上来,在这里,我要非常的唾弃一下手里捏着大把游资的既得利益团体,妄图在国外环境趋紧的情况下,进行物资上游价格的炒作,给中央造成来自于内部群众的舆论压力。下面是那篇评论:现阶段游资持有人,正在与政府大玩商品价格游戏,而政府目前采取

11、的一系列措施只是短期的行政行为,无论是加息还是提高存款准备金都具有时间性,只能让炒家更加的肆无忌惮,反而更加让无数中产阶层面临破产的风险。1、炒作商品上游价格的游资来源:首先,最新经济数据显示,10月新增贷款达到5877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多增2589亿。游资来源可见一斑。其次,从10月外汇占款数据分析,10月份热钱流入至少1600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万亿。这些钱全部在中国炒作各种商品,并正在转向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只要外贸照常进行,就一定会产生顺差,人民币这样的升值是不可能迅速减少贸易顺差的,热钱的流入就变得不可遏制,而且源源不断。两大资金聚成一起,总额可能高达3万亿人民币,根本不可控,

12、而且,力量非常强大,再加上人民币如果不升值,美元就将自贬。美元的自贬,将带来全球大宗资产价格的全面上涨,输入型通胀将面临迅速转为中国内生型通胀的情况,恶性通胀将成为政府所不可遏止的问题。2、 为何游资要大面积炒作商品上游价格?游资持有者认为,只要其他商品价格全面上涨,那么,房价的先行上涨就是有道理的;如果其他的商品价格在短短的一两年内暴涨两三倍,那么,房价就没有理由降下去,而政府的所有调控全都是错误的。面对此种情况,政府的任何短期性调空措施都显得苍白无力。3、游资炒作资产价格的全面上涨机会何在,为何政府的调空措施收效甚微?首先,政府的房价调空政策目前主要针对一线城市,游资持有人目前只有守住一线

13、城市,甚至继续维持一线城市房价的上涨,才能获取在二三四线城市继续炒作房市,谋取暴利的机会和空间。就目前众多二三四线城市的强制拆迁行为,争分夺秒的圈地运动就可见一斑。其次,由于自改革开放之初实行的地区差别对待措施,不仅仅造成贫富差距,更造成了惯性式的行政手段的差别对待,进而造成现阶段,不同地区的经济行政规定的差别对待,这也给游资在中国大陆上腾挪转移提供了空间和机会。若政府再不改变现阶段这种经济空间大小与南北的差异对待政策,势必使现阶段的通胀形式加剧加大。至此,所有人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了,房价在未来下降是毫无疑问的,只是时间问题。很高兴我的看法与政府不谋而合,政府一改单纯的金融面短期调控措施,而

14、跟进了一系列动作,国资局抛出生产生活物资,限制能源性物资市场投放量,外部寻求汇率支撑,三十年来首次打破一个月一次的调整规律,我依然推断,央行调高准备金是为后期跟进动作做铺垫,为的是让跟进动作对游资的打击力度起到翻倍的力量,很有可能是我所比喻的拳击手的最后一记重拳,年关了啊。但不排除我象06年那次一样被政府泼冷水的可能。那么问题又回来了,这不是治标不治本么?然而恰恰相反,政府一改打压房价的措施转为直接打击游资,一旦游资炒作商品上游价格不成立,则意味着物价降,在这一轮通胀趋势下,一旦物价回落,则说明市场价值回归,价值回归则意味着,房价不存在价值支撑点,既没有通胀泡沫,更没有物价的支撑,房价你凭什么

15、不降?这便是宏观经济学中的杠杆原理,价值为0的市场可以翘动价格为无限大的商品。下面开始谈上面列出的一系列命题:1、货币超发与通货膨胀。有媒体报道“中国超发货币近43万亿元引发通胀”。市场普遍认为金融危机以来的货币超发(也包括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是中国本轮通胀的主要原因,要治本的话也必须从宏观入手采取紧缩货币供应,而大部分人给出的方法是一次性大幅度加息。但舵主不这么认为,如果一次性大幅度加息不仅不能缓解通胀,而且在市场内部环境不允许的情况下,一次性大幅加息很可能产生两种极端效果:一是短期内造成通胀的猛然加剧,一旦经济链条绷不住,有可能引发真正意义上的恶性通胀,造成社会动荡。二是使通胀瞬间转变为通缩,极端的话可能造成经济活动停滞。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收入水平、投资渠道、人口结构和收入分配等多重因素都将对经济造成影响,而不仅仅是加息与否这么单纯的问题。所以舵主前面也会认为,在前期铺垫,内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在大多数人认为加息可能性不大的情况下,央行才会真的出人意料的来一次较大力度的加息,即使不加息,调整基准金后,也会有强力度的调控措施跟进。而现在的一些情况只是烟雾弹,中央麻痹国外对冲资本,国内游资的手段,而且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