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课铃声响起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8960265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上课铃声响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当上课铃声响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当上课铃声响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上课铃声响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上课铃声响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当上课铃声响起 内容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谈话引领孩子学习、探索从而达到“课未始,趣已生”的境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朴实无华儿歌法;春风细雨夸赞法;抛砖引玉启思法;柳暗花明挑战法。让我们关注课前谈话,让课前谈话,因为有了明确的目的而变得有意义;让语文课堂,因为有了有意义的课前谈话,而变得高效、生动。 关键词:课前谈话 高效上课铃声响起,孩子们稀松入座,如同鸟雀归巢,叽喳一片,也许还心系操场,情迷游戏,如同一盘散沙。教师若此时不管不顾,径直入课,肯定吃力不讨好。叶圣陶先生说:“文章的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开幕的一刹那情景,选择得恰当,足以奠定全剧的情调,笼罩全幕的气氛,使大家立刻把纷

2、乱的杂念放下,专心致志看那下文的发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文章如此,授课亦然。所以我认为课前谈话是如春风化雨般稳定学生情绪,又似春风细雨拉近师生距离,又能调动兴趣,活跃气氛,亦能在不着痕迹中,引领孩子学习、探索从而达到“课未始,趣已生”的境界。一、朴实无华口号法伴着铃声走进教室,看见孩子们有的忙找书本,有的趴在桌上喘着气,有的还撑着脑袋在发呆。大课间才结束,孩子们刚刚跑呀,跳呀,心思一时还回不了课堂。教师对小朋友们朗朗到:铃声响,进课堂,书本和笔都放好,静等老师来上课,比比哪个坐得好学生接儿歌:小小脚,放地上;小小手,放桌上;小小背,要挺直;小眼睛,看黑板;小耳朵,认真听;小嘴巴,要安

3、静;三、二、一上课了。对于低段小孩子,这种课前儿歌可以收敛孩子心神,在边诵读儿歌时,孩子们像中了魔法一样,一个个自然而然按照儿歌去做,挺直了腰,提了神,齐刷刷看着老师,可以上课了!这样的课前谈话看似不够新颖,但却是地地道道的“家常课”,我们老师不就是这样开始从常规上要求孩子进入上课状态的吗? 二、春风细雨夸赞法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曾经打过一个恰当的比喻:“你不可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面写上平正的文字,正同你不可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文字是一样的,而只有当老师与学生相处思想上感觉到安舒与自由,只有当学生心里保持一种安闲况境时,他才能接受新知识,接受新印象。”师:同学们坐得真端正,课前准备做的非常好!

4、师:你们的精神真饱满,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老师,我称赞你们!你们真棒! 师:老师称赞了你们,你们心里怎么想的?生:高兴。生:美滋滋。师:听了老师的称赞,你打算怎么做?(用行动告诉老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读一个小故事,齐读题目。生:称赞。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哪?故事中谁称赞了谁?大家认真读故事,自己从中找到答案吧!微笑教学,真诚称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愉快,他们就会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所以,我努力在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对学生每一个积极的表现都给予真诚的称赞,创设愉悦的氛围,如:课始,我对学生积极准备上课的状态进行了称赞“同学们坐得真端正,课前准备做的非常好!”“你们的精神饱满,眼睛一直注视着老师

5、!老师称赞你们!”孩子们从一始就积极的投入了这节课的学习。 三、抛砖引玉启思法课前谈话可以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催化剂”。教师把课的内容与课前谈话联系起来,给出了一个引子,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教师在短时间内激活学生的思维,把学生领到思维的源头,展示思维现象的链条,点燃思维的火花,从而在教学时达到最大的优化。比如在执教内容落花生时师:同学们,你知道父母长辈为什么给你取你这个名字吗?生纷纷举手生1:我叫张光胜,寓意着取得胜利,光耀祖宗。生2:我的名字叫陈思源,爸爸妈妈想让我多学知识,成为思想的源泉。生3:我的名字很有意思,是爸爸的姓加上妈妈的姓,我叫徐杨。师:我

6、们每个人的名字都包含着特定的含义,今天我们要学习作者许地山(板书)的一篇文章落花生(板书),而且许地山他的笔名就叫落华生,也有着特定的含义!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让我们进入课文一起研究研究杜威说:“教学必须从学者已有的经验开始。”当学生走进教室的时候,他不是空着脑袋进来的,他们拥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和学习背景。语文又是我们的母语课程,学习资源无处不在,与生活紧密相连。案例中的教师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把生活中的问题当作师生谈话的话题。四、柳暗花明挑战法 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的精神只有在兴奋状态之中,对所学的只是方能记得牢,掌握得好。学生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内,注意力并不是最为集中,课前谈话往往在最短时间

7、里最快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在设计谈话时,可以让学生挑战一点难度,“挑战”的策略激励学生记得听某老师执教田忌赛马,课前设计了这样一段谈话: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生答:“喜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挑战一下老师好吗?(生答:“好!”)师: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比大小”。注意:我手中有两份纸牌,每份有三张,分别是234,其中一份牌发给你们,请你从中任取一张,和我的一张纸牌比大小。我敢说,不管你先出哪一张,我都会两胜一负,你信吗?试试看!生:我先来!我先来!(学生争强好胜的情趣一下子就被点燃了,为了取得胜利,他们和老师斗智斗勇。)师:怎么样,事实证明我是最终的“赢家”吧!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都兴趣盎然,这么一玩,学生兴趣高涨了,课文中抽象的难点问题轻松地被具体化了、形象化了。学生们乐在其中,学得轻松。后来有教师评价说:将游戏放在课前谈话部分,此乃一高招也!此乃一创新也!一个有艺术的课前谈话,是一堂课成功的奠基石,成功的语文教学,从教师的言语开始,从课前谈话开始。因为,只有学生品尝到语言本身的魅力,他们的语文学习才可能摆脱外在的诱惑,而成为一种内在的需求。所以,让我们关注课前谈话,让课前谈话,因为有了明确的目的而变得有意义;让语文课堂,因为有了有意义的课前谈话,而变得高效、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