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08949113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学习目标】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知识要点】一、经济特区的创办1创办(1)1980年,_、珠海、_、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2)1988年,中国设立_,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2特点(1)有较大的_权限。(2)以吸收和利用_为主。(3)实行以社会主义_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_为主。(4)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3意义(1)特区在发展_方面,成为全国的排头兵。(2)_成为“一夜崛起的城市”。(3)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4)_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

2、贵经验。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沿海城市(1)名称:_、上海、_、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2)目的:加快利用外资、引进_的步伐。2沿海经济开放区(1)设置: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_、闽东南地区和_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形成了沿海经济_。(2)意义: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_,都有深远影响。3经济技术开发区(1)设立: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_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_开发区。(2)目的:引进外资,生产_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3)特点: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_的特点。(4)意义: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_的重要场所。是了解_的重要窗口。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浦

3、东的开发(1)时间:1990年。(2)目的:尽快把_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_经济的新飞跃。(3)条件:依靠上海长期积累的_和_基础。凭借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_和产业优势。(4)意义: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_和_基地。成为上海新的_。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2开放格局的形成(1)表现:已形成_、沿海开放城市、_、沿江开放港口城市、_、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2)特点:_、多层次、宽领域。【课堂探究】例1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

4、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例22009年10月举办的“奋进的江苏庆祝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全国展示了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取得的辉煌成就。国家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是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海港口城市 D经济技术开放区例3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是 ()A创办深圳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D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针对训练】1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老人在一九七九年

5、“画了一个圈”是指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发展D开辟香港、澳门为经济特区2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的实质是 ()A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32009年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B开放上海浦东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419世纪末的对外开放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开放最本质的

6、区别是 ()A开放的对象不同B开放的方式不同C开放的地区不同 D开放的前提不同5某学习小组以某一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来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下面是其收集的相关材料,据此可判断这座城市是 ()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较早的聚集了近代中国各种类型的企业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厦门6下图是开放的浦东全景图,它自开放以来创造了很多第一:“中华第一楼”金茂大厦、“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电视塔、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下列有关其创造多个

7、第一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有 ()依靠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充分利用了党的对外开放政策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A BC D【巩固提升】材料一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宁波等地通商。乾隆皇帝严词拒绝,并表示如果“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定当立时驱逐出洋”。材料二18世纪中期以后,广州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1843年上海开埠后,城市商业中心由城东南的“南市”逐渐转移到城北沿苏州河新闸一带的租界地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逐渐由广州转移到上海。1861年天津开埠后,城市经济中心由城东北沿河一带逐渐转移到城东南的

8、租界地区,天津逐渐成为北方外贸中心。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上海、天津发展成近代大城市。图一“一夜崛起之城”深圳特区(1980年)图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上海浦东新区(1990年)图三中国北方经济增长的引擎天津滨海新区(2006年)请完成:(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英两国怎样的历史状况? (2)近代广州、上海、天津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各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概括材料二反映的中国近代口岸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3)依据图一到图三,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明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指出图三所示地区与前两地开发时相比,在经济运行环境方面的最大优势。(4)依据材料一、二和图一到图三,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别指出近代、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关系。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