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腔穿刺术介绍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8942034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胸膜腔穿刺术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胸膜腔穿刺术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胸膜腔穿刺术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胸膜腔穿刺术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胸膜腔穿刺术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胸膜腔穿刺术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膜腔穿刺术介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胸膜腔穿刺术【适应症】1、诊断性穿刺,以确定积液的性质。2、穿刺抽液或抽气以减轻对肺脏的压迫或抽吸脓液治疗脓胸。3、胸腔内注射药物。【禁忌症】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于耐受操作者应慎用。【准备工作】1、向病人说明穿刺的目的。2、有药物过敏史者,需做普鲁卡因皮肤试验。3、器械准备:胸腔穿刺包、手套、治疗盘(碘酒、酒精、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椅子、痰盂。如需胸腔内注药,应准备好所需药品。【操作方法】1、病人体位: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手前臂平放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置于枕部。2、穿刺点定位:胸腔穿刺抽液:先进行胸部扣诊,选择实音明显的部位进行穿

2、刺,穿刺点可用龙胆紫在皮肤上作标记,常选择:肩胛下角线79肋间。腋后线78肋间。腋中线67肋间。腋前线56肋间。包裹性胸腔积液:可结合X线及超声波定位进行穿刺。气胸抽气减压:穿刺部位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3、消毒:分别用碘酒、酒精在穿刺点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解开穿刺包,带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盖消毒孔巾。4、局部消毒:以2ml注射器抽取2%普鲁卡因2ml,在穿刺点肋骨上缘作自皮肤到胸膜壁层的局部麻醉,注药前应回抽,观察无气体、血液、胸水后,方可推注麻醉药。5、穿刺:先用止血钳夹住穿刺针后的橡皮胶管,以左手固定穿

3、刺部位局部皮肤,右手持穿刺针(用无菌纱布包裹),沿麻醉部位经肋骨上缘垂直缓慢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后表示针尖已进入胸膜腔,接上50ml注射器。由助手松开止血钳,助手同时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抽吸胸腔液体,注射器抽满后,助手用止血钳夹紧胶管,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盛器中,记量并送化验检查。若用三通活栓式穿刺针穿刺,穿刺前先将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进入胸腔后接上注射器,转动三通活栓,使注射器与胸腔相通,然后进行抽液。注射器抽满液体后,转动三通活栓,使注射器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如需胸腔内注药,在抽液完后,将药液用注射器抽好,接在穿刺针后胶管上,回抽少量胸水稀释,然后缓慢注入胸腔内。气胸抽气减

4、压治疗,在无特殊抽气设备时,可以按抽液方法,用注射器反复抽气,直至病人呼吸困难缓解为止。若有气胸箱,应采用气胸箱测压抽气,抽至胸腔内压至0左右为止。6、术后处理(1)抽液完毕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以胶布固定,嘱病人静卧休息。(2)观察术后反应,注意并发症,如气胸、肺水肿等。【问答】1、胸腔穿刺的目的是什么?(1)诊断性穿刺:确定胸腔内有无液体;通过穿刺液化验及病理检查,确定积液的性质或病因。(2)治疗性穿刺:通过抽液或抽气,减轻胸腔内压迫;胸腔内注入药物治疗脓胸、胸膜炎等。2、为什么胸腔穿刺须从肋骨上缘进针?因为肋间神经及动、静脉沿肋骨下缘走行,经肋骨下缘穿刺容易损伤

5、血管和神经。3、为什么胸腔穿刺抽液量,每次不应超过6001000ml?胸腔穿刺抽液量过多、过快,会使胸腔内压突然下降,肺血管扩张,液体渗出增多,可造成急性肺水肿。4、胸腔穿刺时出现胸膜反应有哪些表现?如何处理?胸膜反应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血压下降、脉细、肢冷、昏厥等。发现胸膜反应,应立即停止抽液,让患者平卧。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液。5、为什么胸腔穿刺抽液、抽气,选择穿刺部位不同?由于重力关系,坐位或半卧位时,气体集中在胸膜腔上方,液体则集中在胸腔下部,故抽气时穿刺点选择在胸腔上部,抽液时选择胸腔下

6、部实音明显的部位。6、胸腔穿刺有哪些并发症?如何处理?除胸膜反应外,尚有血胸、气胸、穿刺口出血、胸壁蜂窝组织炎、脓胸、空气栓塞等。血胸多由于刺破肋间动、静脉所致。发现抽出血液,应停止抽液,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气胸可由于胶管未夹紧,漏入空气所致,不必处理。明显气胸多由于刺破脏层胸膜所致,可按气胸处理。穿刺口出血,可用消毒棉球按压止血。胸壁蜂窝组织炎及脓胸均为穿刺时消毒不严格引起细菌感染,需用抗生素治疗,大量脓胸应行闭式引流。空气栓塞少见,多见于人工气胸治疗时,病情危重,可引起死亡。中心静脉压(CVP)测定术【适应症】1、测量中心静脉压。(1)区别低血容量性循环障碍,和非低血容量性循环障碍

7、。(2)血压正常鉴别少尿或无尿的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还是肾功能衰竭。(3)作为指导输液量和速度的参考指标。2、紧急情况下,可利用其静脉通道进行输液用。【禁忌症】1、出血素质。2、穿刺或切开部位感染。【准备工作】2mm直径的无菌医用塑料导管或硅胶管;中心静脉压测定装置;静脉切开包及手套、治疗盘(碘酒、酒精、注射用生理盐水、输液装置、局部麻醉药及胶布等)。【操作方法】1、病人仰卧。选择前正中静脉或高位大隐静脉行静脉切开术。将医用塑料导管或硅胶管从静脉切口插至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处,一般插入深度为3545cm。2、测压可用普通输液胶管,在其下端接一个三通管(或Y型),一端接静脉导管(或硅胶管),另一端接

8、带有刻度的测压玻璃管,固定在输液架上,保持测压管的“0”点与病人右心房在同一水平。3、测压时,先将输液管与测压管相通待液体充满测压管后,用夹子夹紧输液胶管,再使静脉导管(或硅胶管)与测压管相通,可见测压管内液面下降,至液面稳定使,所指刻度数即为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0.580.978kPa(610cmH2O)。4、测毕,用夹子夹闭测压管,松开输液管上的夹子,即可继续输液。可根据需要反复可测量中心静脉压。【问答】1、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血容量。(2)静脉回心血量。(3)右心室舒张期压力。(4)肺循环阻力。(5)胸内压(或腹内压)等,其中以血容量及右心室排血功能最为重要。2、测定

9、中心静脉压在临床上有何意义?中心静脉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测压当时病人的有效血容量、心功能和血管张力等综合状况。因此,连续测定中心静脉压的改变,可动态地了解血容量的变化及判断心脏对补液的耐受能力,是调节输液治疗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1)低血压,CV0.98kPa(10cm H2O),应考虑有心功能不全的可能。需采用增加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如西地兰或多巴酚丁胺,并严格控制水入量。(3)CVP1.471.96kPa(1520cm H2O),提示有明显的右心心力衰竭,且有发生肺水肿可能,需采用快速利尿剂与洋地黄制剂。(4)CVP低亦可见于败血症,高热所致的血管扩张。现场心肺复苏术【适应症】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

10、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禁忌症】1、胸壁开放性损伤。2、肋骨骨折。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操作方法】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1、证实:迅速用各种方法刺激病人,确定是否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主要采取“一看”:看形态、面色、瞳孔;“二摸”:摸股动脉、颈动脉搏动;“三听”:听心音。证实病人心跳停止后应立即进行抢救。2、体位:一般要去枕平卧,将病人安置在平硬的地面上或在病人的背后垫一块硬板,尽量减少搬动病人。3

11、、畅通呼吸道:其操作方法是仰额举颌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颏(颌)。有假牙托者应取出。4、人工呼吸:一般可采取用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方法: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用按于前额之手的拇指颌食指,捏住病人的鼻翼下端;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深而快地向病人口内用力吹气,直至病人胸廓向上抬起为止;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病人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应放松,以便病人从鼻孔通气,观察病人胸廓向下恢复,并有气

12、流从病人口内排出;吹气频率:1220次/分,但应与心脏按压成比例。单人操作,心脏按压15次,吹气2次(15:2)。双人操作按5:1进行。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吹气量:一般正常人的潮气量500600ml。目前比较公认以8001200ml/次,绝对不能超过1200ml/次,以免引起肺泡破裂。5、胸外心脏按压: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2)按压方法:抢救者一手的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

13、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513岁3cm,婴幼儿2cm)。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按压频率:传统惯用80100次/分。小儿90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以0.6:0.4为恰当。与呼吸的比例同上述。(3)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0kPa;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出现自主呼吸;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

14、抽动,肌张力增加。(4)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问答】1、胸外心脏按压的机制是什么?按压主要是引起胸内压力普遍性增高,胸内动脉、静脉,以及胸腔外的动脉压亦相应增高。但周围静脉压力仍然是低的,从而形成周围的动静脉的压力梯度,使血液自动脉(高压)流向静脉(低压)。放松时,胸腔内压力下降,静脉血回流至右心,而动脉血因主动脉瓣关闭,反流量甚少。实验室及临床观察证明,按压时胸腔内压力升高与血压和颈动脉搏动强度呈正相关。此称之为胸腔泵的机制。2、试述8岁以下儿童胸外心脏按压因注意的事项。(1)婴儿颈动脉

15、不易触及,可检查肱动脉。(2)婴儿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交点下一横指处(儿童应在胸骨中部)。(3)按压方法:用食指和中指二个手指头按压,或采用环抱法及双拇指重叠下压。(4)下压深度:婴儿2cm左右;儿童3cm左右。(5)频率:婴儿100次/分;儿童80100次/分。(6)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5:1。3、胸外心脏按压常见的错误有哪些?(1)按压除掌根部贴近胸骨外,手指也压在胸壁上,易引起肋骨骨折。(2)定位不当;若按压部位偏下,易使剑突受压折断而致肝破裂。(3)按压用力不垂直,尤其是摇摆式按压不仅无效,更易出现肋软骨骨折等严重并发症。(4)按压时,抢救者肘部弯曲用力不当,致使按压深度不够。(5)放松时如手掌根离开胸骨定位点未能充分松弛,胸部仍承受足够的压力,致使血液难以回到心脏。呼吸机的临床使用【适应症】1、严重通气不足: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引起的呼吸衰竭、哮喘持续状态,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呼吸机麻痹等。2、严重换气功能障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的肺部感染或内科治疗无效的急性肺水肿。3、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