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08941975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Word版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教学目标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教学要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 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2) 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3) 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1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引出邓小平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贡献,从而引出邓小平理论的提出。 新课导入2中共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选举出了一批批党的领导人。上个世纪

2、“文革”结束以后,继毛泽东之后我党的第二代集体领导的核心是谁呢?基础达标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写道:“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篇讲话出现的时间接近(B)A. 中共七大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二大D. 中共十三大解析1978年底,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1978年底,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 美国时代周刊每年都将它评选的年度风云人物照片作为刊物封面,右图是该周刊1978年度封面

3、人物,英文标题为“邓小平: 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受到关注是因为(A)A. 邓小平真正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B. 邓小平推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 邓小平提出国家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解析1978年底,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以英文标题称邓小平是“中国新时代的形象”;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国改革开放从此揭开序幕,所以说“邓小平真正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B、C是错项;D项出现于80年代初;A项正确。 3. (2014年徐州模拟卷)1992年1、2月份,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讲话,当时各大报纸对此

4、进行了跟踪报道。下列报道的文章出自这一时期的是(C)A. 力争高速度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B. 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标准只有一个C. 扭住中心不放要搞快一点要敢闯D.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解析从时间上看,A项出现于1958年;B项出现于1978年;D项出现于21世纪初;C项正确。从标题内容看,只有C项与邓小平“南方谈话”有关。 4. (2014年扬州模拟卷)“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B)A. 改革开放思想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 和平统一、“

5、一国两制”理论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解析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开始形成的,因为这次会议(A)A. 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 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C. 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D. 审查和解决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解析正是由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对中国社会才能得出正确的分析,即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才能提出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怎样的形势下提出的(C) 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世界多

6、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中国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A. B. C. D. 解析“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背景是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变化。属于国际形势,属于国内形势。 7.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B)A.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B.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 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D. 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解析仔细阅读材料,要求回答的是“共同本质思想”,三位

7、领导人的言论体现了他们都以人民利益为重,因此选B。C、D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特点,A与材料内容不符。 8.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D)A. 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B.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 9. (判断正误)(2014年宿迁模拟卷)下图总结的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确立的社会

8、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解析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第一次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非“总结”。图示没有问题,语言表述是错误的。10. (判断正误)(2014年徐州模拟卷)邓小平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B)解析引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旗帜是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是邓小平理论。巩固提升一、 选择题 1. 新华社北京2013年11月7日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

9、,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其中“关键抉择”是指(B)A.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B. 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实行对外开放D.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解析1978年底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就摈弃了60年代以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念,回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道路上来,成为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关键抉择”。 2. 在树立党的理论旗帜上,有四次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会议,分别是(C)A. 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B. 中共一大、中共八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C. 中共一大、中共七

10、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D. 中共七大、中共八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解析中共一大是马克思主义,中共七大是毛泽东思想,中共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中共十六大是“三个代表”。 3. (2014年徐州模拟卷)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其实,在党的历史上还有很多次重要的会议,如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下列成果属于十四大的是(B)A. 正式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B. 明确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全党的指导思想D.

11、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解析本题材料很长,但问题较简单,实际上就是问中共十四大的主要内容,记住教材基础知识即可正确回答。 4. 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和完善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解放的产物和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对科学共产主义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D)A. 改革开放的理论B.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C. “一国两制”的理论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解析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围绕这一问题,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 1986年,邓小平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成为世界人民知晓

12、的名言。“黑猫白猫”论所反映的思想核心是(B)A. 独立自主B. 实事求是C. 团结一致D. 戒骄戒躁解析“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之一。 6. (2014年宿迁模拟卷)时代催生伟大理论,伟大理论推动时代发展。下列关于20世纪中国先后形成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大理论成果的评价,正确的是(C)A.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B. 解决了各自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C. 体现了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共同特点D. 先后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解析三民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产物,A项错误;三民主义指导的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项错误;邓小平理论是解决“什

13、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不具有指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意义,D项错误。三个理论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共同特点,C项正确。二、 非选择题 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果每句话,包括马克思的话,都要照搬,那就不得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二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都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

14、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材料三改革开放迈不开步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发展才是硬道理。1992年邓小平

15、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请回答: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 中共在革命和建设中曾“照搬外国的经验”,分别指什么?实践遭挫折后,中共又进行了怎样有益的探索?(3) 材料二对材料一的思想有何发展?这一发展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4)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背景是什么?概括指出“谈话”中提出的判断改革开放正确与否的标准。解析(1) 考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2) “照搬外国的经验”主要指的是学习苏联。(3) 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表现。(4)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 主张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要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 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 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