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08941213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 第18课罗斯福新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 第18课罗斯福新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 第18课罗斯福新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 第18课罗斯福新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 第18课罗斯福新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 第18课罗斯福新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 第18课罗斯福新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罗斯福新政1炉边谈话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首创的通过广播向全国公众谈论国内情况、发表施政纲领和解释各项政策的方式,因话筒设在白宫外宾接待厅壁炉旁而得名。1933年3月12日首次使用。演讲以谈话方式进行,用词浅显,语气亲切,听众能在家中起居室壁炉旁收听,因而深受欢迎,对推行各项政策,振奋国民信心都有帮助。这种方式罗斯福在任内曾多次使用。后为其他总统仿效。杨生茂、张友伦主编美国历史百科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解读】“炉边谈话”是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一种联系群众的广播方式。1933年3月12日即罗斯福就职总统后的第8天,他在总统府楼下外宾接待室的壁炉前接受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共

2、同广播公司的录音采访,总统希望这次讲话亲切些,免去官场那一套排场,就像坐在自己的家里,双方随意交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华盛顿办事处经理哈里布彻说:既然如此,那就叫“炉边谈话”吧,炉边谈话由此而得名。在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阶段,有四次比较著名的炉边谈话:第一次是关于拯救金融问题的谈话。罗斯福上台后首先采取措施整顿金融,为了进一步得到全国人民对他金融政策的支持,3月12日,即银行即将重新开业的前夜,罗斯福对全国6 000万听众发表了第一次“炉边谈话”,他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通过这次谈话,恢复了人民对金融业的信心,金融业重新运转起来。第二次比较重要的谈话

3、是罗斯福呼吁人民支持他的工业复兴计划。但是有许多大工业主在初期并不支持总统的工业计划,为此罗斯福又发表了关于蓝鹰标志的第三次重要的讲话。1933年10月22日晚,罗斯福向全国做了第四次“炉边谈话”,他回顾了3月份以来“足以自豪的事实和行动”,并高度概括了“第一次新政”所致力于实现的目标。罗斯福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大约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总统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他所开创的先例为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多位元首所效仿。2全国工业复兴法第1节国会的政策是:要消除妨害州际贸易和国内外贸易自由流通、势将减少州际贸易和国内外贸易额的障碍;要通过发展产业组织,促进各同业团体之间

4、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通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的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要提高购买力以增加工农业产品的消费量;要减少失业和救济失业;要改进劳动标准,并要在其他方面复兴产业和保存自然资源。第3节作为总统批注任何公平竞争法规的条件,总统得规定保护消费者、竞争者、雇员和其他人员及促进公共利益的条目第201节兹授权总统设立联邦紧急公用事业管理局,由联邦紧急事业公用管理局局长行使全部职权第202节局长应根据总统的指示,制定公用事业的全面计划,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a)全国公路和公

5、园道路、公共建筑物以及任何公有工具和设备的兴建、维修和改建;(b)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c)任何属于为全体公众利益服务性质的工程(d)由政府管理或支配的低价住房及清除贫民窟工程的兴建、重建、改建或修缮;(e)如总统认为合乎需要时,在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所规定的条件和限度内建造海军舰只及其所需的航空器;建造飞机;为陆军航空队进行技术工程王春良编世界现代史文献与要论选编19001988,东方出版社1990年版【解读】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百日新政期间所颁布的主要法令之一,罗斯福上台后,为了应对工业的停产和全国高达24%的失业率,颁布此法。全国工业复兴法分两部分:它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暂停部分反

6、托拉斯法条款的实施;成立国家复兴管理局,并在它的认可和监督下,由资方、劳方和公众代表组成的委员会制订分别适用于各行业的法规。授权总统建立公共工程管理局,拨款33亿美元,举行公共工程以实施大规模的直接就业计划。同年6月20日,国家复兴局成立,由休约翰逊将军出任局长,唐纳德里奇伯格任总顾问。约翰逊为应付紧急需要,颁布了一项关于工资和工时的一揽子协定,即总统的再就业法规。该法规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产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为40美分。愿意接受这项临时协定的(暂定实施六个月)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标志。绝大多数企业在各种压力下都加入了“蓝鹰”运动,自愿或被

7、迫接受了一揽子法规。到1935年初,有557个基本法和200个补充法规得到批准。1国家工业复兴法的目的在于保证工业的合理利润和工人维持生活的工资,以消灭那些既妨碍正当工商业又伤害劳工利益的竭择而渔式的经营模式。2它实际上是对大萧条中美国工业中已明显表明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所进行的局部调整,是对处于自我毁灭性的盲目竞争状态的企业界、极度贫困的劳工以及矛盾异常尖锐的劳资关系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国家干预。3工业复兴法制止了全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趋势,缓解了危机的打击。在该法执行的一年多时间里,有200万工人获得了工作,使通货膨胀得到了遏制,而且它所建立的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的限定,奠定了取消童工和血

8、汗工厂的基础。4不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并没有达到罗斯福所期望的复兴工商业的目标。它受到了大资本家和保守派的联合攻击,最高法院指责该法案侵犯了保留给各州的那部分商务权力。1935年5月,该法被最高法院裁决为违宪。3农业调整法国会的政策在于(1)规定和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并为此规定和保持某些销售条件,从而重新规定对农民的价格水平,并使农产品的购买力,就农民所购商品而言,相当于基数时期农产品的购买力第6条。(a)兹授权农业部长,如棉花生产者书面同意将其1933年的棉花产量至少较上年减产30%,而且不增加每一英亩的施肥费用时,农业部长均得与之订立特权买卖合同,商定售予该生产者以数量不超过

9、其前一收获年度所减产量的棉花。(c)此项减少棉花产量的协议应载有另一条款,即棉花生产者不得将生产棉花的土地用于生产全国出产的任何其他农产品,以供直接或间接出售第8节。为了实施所宣布的政策,农业部长有权(1)通过与生产者达成协议或其他自愿方式,规定任何基本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和减少其供销的产量,或二者并减,并规定与此有关的地租和津贴报酬,按照农业部长认为公平合理的数额,从供此项报酬的款项中支付。王春良编世界现代史文献与要论选编19001988,东方出版社1990年版【解读】美国的农业在20年代的繁荣期间就一直处于慢性危机状态,而大危机更是让农民的处境雪上加霜,农产品的价格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棉花的

10、售价由平均每磅124美分下降到1933年的55美分;小麦售价从每蒲式耳88美分降为32美分;农民的人均现金收入由以前的162美元降到了48美元。胡佛政府试图稳定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因为受到国外其他农产品出口国的倾销而归于失败。罗斯福总统上台后,一改共和党过去以增加产量为目标的农业政策,认为那样会使农产品过剩问题更加严重,也不应对外倾销,那样会引起外国的报复,采纳了威尔逊教授等人的意见,实行限制农业产量的政策,而政府则按照战前的农产品平价,给农民以相应的补贴。从材料上看,农业调整法利用如下手段减少生产过剩和提高农业收入:棉花买卖购销办法,实行棉花限产,并对于限产的棉花生产者予以补贴。地租和奖励付款法

11、,对于不栽种的土地给以奖金,而对于违反规定者则予以处罚。订立购销合同,避免浪费和进行更科学的销售。为解决农场抵押问题,制定农业信贷法等。农业调整局通过1933年同各州农场主签订合同,仅1934年就减少小麦和棉花播种面积各1 000万英亩,玉米900万英亩,两年内共销毁牲畜2 300万头。19331935年共闲置了7 640万英亩的土地。农业调整法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农业净收入从1932年的192 800万美元上升到1935年的460 500万美元,农产品的购买力也从最低点的53%回升到88%,并遏制了自20年代以来农场抵押贷款上涨的趋势。1农业调整法遏制了大危机以来农产品不断下降的趋势,使

12、农场主的销售收入有所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取得了成功。2农业调整法从根本上来看是一种保守的疗法,无非是将工业生产中垄断资本控制生产以维持价格的办法移植到农业垄断资本中来,使商业农场主有利可图,并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大生产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用之间的矛盾。3农业调整法是通过人为的限产和毁坏的方法实现了农产品供需的重新平衡,对生产力和社会财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4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本法案旨在改进通航,并为田纳西河的洪水控制作准备;确保重新造林和合理使用田纳西河流域界线的土地;保证该流域地区工农业的发展;并通过建立股份公司,来经营亚拉巴马州的马瑟肖尔斯及附近地区的政府财产,为国防作准备及其

13、他目的本法案规定,未来维持和经营现在在亚拉巴马州的马瑟肖尔斯附近的所有财产特成立一个名为“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的法人团体。第22节为了进一步帮助合理使用、保护和开发田纳西河流域盆地及其有关的或物质上与本法案的开发项目有关的或在物质上受其影响的临近地区的自然资源,未来给上述地区公民提供普遍福利,兹特授权总统采取他认为适当的办法和途径,在国会为此通过的范围内对田纳西盆地及临近地区进行调查并做出总计划。第23节随着上节规定的工作的进展,总统得随时向国会建议如下立法:(1)最大限度地控制洪水;(2)未来通航的目的大力开发田纳西河;(3)未来控制洪水和通航而大力发电;(4)合理使用界内土地;(5)在该流域

14、盆地宜于重新造林的所有土地上采取适当方法重新造林;(6)居住在该流域盆地的人民经济和社会福利黄德禄等选译世界史资料丛刊19171939年的美国,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解读】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工程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环境保护、以工代赈和政府干预的大型综合开发项目。田纳西流域横跨七个州,方圆12万平方千米,本来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由于过去毫无节制地开发,导致该地区森林被砍伐殆尽,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活贫困。罗斯福总统决定以此为突破口,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区域综合改造,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1933年5月18日国会通过了建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的法令,授权该局有权获得建造和管理田纳

15、西流域的水坝,制造硝酸盐和化肥,出售水电,防洪、开发河流、航运、收回河边土地停止耕种等。后来该局在这一流域共建造了25座大坝,生产廉价电力供工农业生产使用。通过综合开发和治理,田纳西流域许多废弃的土地又重新恢复了耕种,有3 000万英亩的土地得到了保护,整个流域居民的收入提高了9倍,而电价仅是全国的一半。大量的森林得以再生,沿河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游人和工业,从而使该地区成为最繁忙的河流之一。1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是新政时期政府举办公共工程和社会福利事业的一个重要的典型,同时也是罗斯福时期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一个大胆的举措。2它不仅解决了大量的青年就业问题,而且通过政府赤字财政,大办公共工程,刺激了经济的恢复和增长。3经过长期不懈的治理,田纳西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得到了根本的好转,为美国其他地方以及世界各地的环境治理和保护工程提供了经验和有益的借鉴。5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第1节为使每州能在该州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孤苦老人提供财政资金,特批准拨予截至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