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会化调研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928004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社会化调研社会实践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政治社会化调研社会实践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政治社会化调研社会实践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政治社会化调研社会实践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政治社会化调研社会实践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社会化调研社会实践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社会化调研社会实践总结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社会化调研社会实践总结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政治社会化调研社会实践总结报告今年暑假,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和三个代表的论述,更好地服务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按照北京市市委及团中央的要求,开展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精神要求,我部在总结历年来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部学生专业特点,制定了就近方便,按需组队,点面结合,小型多样,突出重点,重在实效的活动原则,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出成果的方针, 以“政治社会化调研

2、”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作为在校大学生服务社会、增长自身社会知识的重要途径,全国各高校都对其十分重视,石油大学(北京)团委和人文社会科学部更是将此项活动作为团学工作的重点。在院系的支持下,以2003级研究生为主要成员,以个人为单位分赴北京、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吉林、河北等省市开展了关于政治社会化的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颇见成效,现将实践总结报告呈上。一、 及早落实,认真准备为组织好2004年暑期社会实践,做到统筹规划,周密布置,精心实施,人文社会科学部认真落实了有关社会实践的各项准备工作。为保证同学的实践参与率,在组织工作中特别注重点面

3、结合。系里采取就近就便按需重点组队的原则,让10名同学分赴生源所在地,组成了10支社会实践队,主要开展关于政治社会化现状的调研和实践工作。暑假前夕,院系里对参加今年的暑期实践工作进行了动员,对自己进行实践活动的同学在活动任务和活动时间上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且要求各实践队伍在活动期间一直同系团总支保持密切联系,要求队员在活动期间和活动结束后及时将实践报告和成果上报。准备工作切入实处,从小处着手,放眼全局。1、人文社会科学部2003级的10名同学参加在系团总支的领导下,参与实践的同学都高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2、 人文社会科学部组队与个人为单位相结合人文社会科学部团委在系内03级学生中大量吸收人才

4、,组成了10支小分队:3、 “守则”和其他行为规范。实践开始之前,人文社会科学部团委为同学们制定了石油大学(北京)人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预行方案,这个文件的制定为同学们暑期社会实践指明了方向,并在行为和言语方面提供了许多帮助。二内容丰富,注重实效,成果显著 暑期社会实践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同学通过深入企业,深入农村,深入学校进行政治社会化现状的相关调研,采取调查问卷、访谈筀多种方式完成了此次社会实践。1保持专业特色此次实践的参加成员均系人文社会科学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专业性质决定了此次调研实践是以强有力的专业知识背景为基础的,同学们参与政治社会化现状调研的过程也是深

5、入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过程。政治社会化调研这一选题也体现了很强的专业特色。1、北京组队员:刘沅 邓晶晶该组实践主要内容为:石油大学外语系学生政治社会化调研2、黑龙江组队员: 刘春阳 林立宏实践地分为黑龙江省绥棱县和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主要活动内容是对中学生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的调研、采访参观工作。调查绥棱县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并作了10名同学的专访)调查佳木斯大学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该组实践也落到了实处,得到了一系列的调查数据,并据此写出了2篇相关的调研报告。3、 河北组队员:白伟兰 张洁主要内容是河北师大2001级政教系(1)班学生政治社会化调查。调查分三个指标体系:政治认同、政治参

6、与、高校作用的发挥状况。4、内蒙古组队员:师扬5、河南组队员:高开封6、吉林组队员:王硕 姜莉在此过程中,各组队员通过大量调查问卷,查阅大量资料,请教相关人士,以及不懈的努力,在理论水平上有了迅速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个月的实践,他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这是在校园里的学习所学不到的,同时对于个人成长、成才又是极为重要的。在他们的实践总结报告的最后,他们写出了最深的感受: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真正达到了社会实践的目的。2突出实践能力从校园里走出去,走向社会,让我们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去了解社会,这就是实践的最大意义。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也学到很多知识,提高了自

7、己方方面面的能力。并在实践结束之际,整理大量调研数据,最终完成实践报告10份。3、 实践成果多样实践结束后,同学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利用自身所掌握知识,形成了调查报告10篇。主要包含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等。附:调研报告1、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调研人文社会科学部2003级研究生刘春阳一、 政治社会化的基本理论政治社会化问题是政治学、社会学研究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它的核心内容是研究个人和社会分别通过何种途径,使社会成员由“自然人”转变为“政治人”,从而适应政治生活的过程。政治社会化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对社会成员的政治教化和社会成员接受这种政治教化的双向互

8、动过程。任何政治体系要维护并巩固其政治秩序都必需努力教化其社会成员接受该社会的政治规范,促使社会成员顺利承担起对社会的政治责任,设法提高其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水平,从而使社会政治制度得以延续、巩固和发展。同时,每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都不可避免地要学习和掌握社会政治规范,不断参与社会政治生活,逐步形成和发展其政治品质。政治社会化,实际就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政治观念,学习政治技能,并且形成一定的政治态度,获得政治角色能力,是政治文化内化于人的心中而形成的稳固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内容是其目标的具体化、现实化,它包括学习政治知识、确定政治信仰和政治态度、掌握政治技能、充当政治角

9、色四个方面。在认识层面上,学习并构建政治理论框架。在心理层面上,养成政治情感和价值取向,形成政治态度,在参与层面上,培养和掌握政治生活的基本技能。政治社会化是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它只有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实现,这种途径同时也是政治共同体实现其对政治文化传播、教育功能的主要方式。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政治社会化是个体提高心理适应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健康的政治人格、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从社会的角度来年看,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培养、教育、训练社会成员接受社会政治规范、支持和拥护现实的政治制度,承认阶级统治,并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社会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政治文化内容以取得适应性的

10、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是政治社会化的主体,而个体则成为客体,社会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将政治文化在全体成员中扩散、传播,以使社会成员直接接受特定的政治信息、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并按照共同的模式进行政治活动,只有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接受某种共同的政治文化模式,才可能真正形成政治社会,产生统一的政治共同体。对于社会本身,或者对于统治阶级本身来说,社会成员或政治团体成员的政治社会化水平,将直接地影响该社会或政治团体稳定与巩固,关系到它是否能够继续生存。对于某一现行制度来说,如果人们对它不信任、不支持、甚至反对,它就失去了能够有效地进行统治的权威性,人们就会产生政治不服从行为,从而使社会处于动荡

11、不安的状态之中。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如果没有人对它的信任和支持,它的目标将无法实现,政治领袖将无人拥护,它所组织的政治活动将无人参加,统治将面临危机。所以,每一社会政治体系及每一政党都必然要对公民及自己的组织成员进行政治社会化的训练与教育。因此,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将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问题列入自己的活动内容,以确保社会政治的稳定和有效运行。由此可见,对政治社会化问题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领域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领域的课题,它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学生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吸收、学习或接受社会主导政治文化和规范,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并促使自己成长为政治上合格社会公民的过程。一方面

12、是学生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学习社会的主导政治文化,提高政治素质成为政治上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另一方面是社会和学校等培养、教育、训练学生接受社会的主导政治文化,为社会培养出政治上合格人才的过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的主导文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因此,我国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就是学生学习和接受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上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过程。但是,目前我国中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实状况如何,还是一个不甚明晰的问题,就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讲,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受到了高校的重视,而中学生的政治社会化问题似乎仍存在真空地带。为此

13、,笔者针对所在地的中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展开了调研,从学生的生活氛围、对国家大事、时事政治的关注程度这一个特定的范围层面上来分析考察一下中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这也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三、 调研概况为了全面了解青少年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笔者对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发出问卷100份,收回问卷100份,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为100%(其中另有10名同学参与了相关谈话)。调研范围涉及了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10个教学班,调研对象覆盖从高一到高三涉及高三补习班的100名学生,其中文理科学生兼有。文科生40名,理科生60名。通过对有关数据的整理和分

14、析,最终形成此调查报告。1、调研的方法及过程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调查问卷法,并辅以谈话法,以此来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笔者在每个教学班随机抽取10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共计收回有效问卷100份。经检查,结果客观有效。笔者针对反馈的信息分析、整理,作了初步的思考。2、 调研数据及分析 从问卷中,选择如下几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程度。问题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数据结果:赞同:75.4% 与已无关:24.6% 数据分析:在问卷中,笔者问及学生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态度时,有65.4%的同学持“赞同”意见,而有34.6%的同学认为“与已无关”。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

15、下学生对国家和社会原有的强烈责任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我国现有独生子女7000万,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已成为一种趋势,家庭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致使影响到学生对国家命运的关注程度。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心中只有自己,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而对国家的发展比较漠然,所以会出现高达34.6%的同学认为“与已无关”。问题2: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前景(与同学座谈的话题)数据结果:有信心:94% 信心不足6%数据分析:当与同学们谈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前景”这一问题时,绝大部分同学表示“有信心”,比例占到了94%,而表示“信心不足”的占到了6%。在与同学的交流中笔者也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是成功的,经济建设也是有成效的,对中国经济前景及发展持乐观态度。问题3:对电视题材的选择(与同学座谈的话题)数据结果:科幻类:47.6%,(2)综艺类:45.9%,(3)新闻类:38.6%,(4)情感类:36.8%,(5)科技类:36.7%,(6)时尚生活类:36.1%数据分析:学生获取信息的内容多样化,新闻类节目在学生的选择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新闻传媒也是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之一。问题4: 您爱国吗?数据结果:爱:96.5,不爱:3.5数据分析:在此问题上,学生的反映基本一致,但在谈话中笔者了解到某些同学认为现时期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