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浙江新高考历史重要考点总结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907262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浙江新高考历史重要考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7浙江新高考历史重要考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7浙江新高考历史重要考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7浙江新高考历史重要考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7浙江新高考历史重要考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浙江新高考历史重要考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浙江新高考历史重要考点总结(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浙江新高考历史重要考点总结高中历史有关中国史的条约、会议、谈话名称时间地点内容意义尼布楚条约1689尼布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以东属中国。是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平等协商下签订的第一个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康熙帝运用军事外交双重手段)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维护了边界稳定。肯定了“两江一岛”属中国。 (即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库页岛)南京条约1842.8南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关税协定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兴中会章程1894檀香山孙中山指出

2、兴中会的宗旨是“振兴中华”,并把斗争纲领概括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兴中会的建立标志孙中山开始踏上民主革命道路。马关条约1895.5日本马关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俄改订条约1881中国收回伊犁,但是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约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辛丑条约1901.9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9.8亿两。 划定北京的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

3、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同盟会成立1905东京孙中山提出“十六字纲领”(后阐发为“三民主义”)。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A、主权在民B、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C、责任内阁制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中共一大1921.7上海、嘉兴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宣告了中国共产党

4、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共二大1922.7上海最高纲领不变:实现共产主义;制定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中共三大1923广州同国民党合作国民党一大1924广州孙中山重新阐析三民主义。国民党决定同共产党合作,确定三大政策。通过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八七会议1927.8.7汉口纠正陈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

5、义;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挽救党和革命,指明新的出路(城市中心论动摇);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11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成立遵义会议1935.1贵州遵义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结束左倾错误统治,确立了毛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瓦窑堡会议1935.12陕北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利于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6、洛川会议1937.8陕北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配合正面作战中共七大1945.4延安任务(发动群众,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毛泽东思想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革命的必然。重庆谈判1945.8-10重庆七届二中全会1949.3河北西柏坡工作重心:乡村城市。工作中心:恢复和发展生产;基本政策:(略);总任务:农业国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理论准备;指明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一届政协会议19499北平(北京)中心内容

7、:为新中国的成立作筹备。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全国政协暂时代行全国人大职能。民族区域自治。组织法、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准备(奠定组织基础)。中印就西藏问题谈判1953.12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1954.4到7月瑞士讨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一届全国人大1954年(1)内容:制定宪法国家性质(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8、与社会主义原则。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二届全国政协会议195412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共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万隆=亚非会议1955.4印尼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修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形成“万隆精神”.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1956.4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八大1956.9北京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主要任务:农业国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

9、会主义。重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健全国家法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坚持党的民主集体制,发扬党内民主。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集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965.11成为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五一六通知1966.5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1966.8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五一六通知,标志着文革的全面发动。26届联大1971.10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1972.2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反对霸权主义,美国认识到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0、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联合声明1972.9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中日邦交的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到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央工作会议1978.1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提出民主法制、解放思想是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书,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北京三条路线的拔乱反正: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政治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 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组织路线: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建国以来的党和国家历

11、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形成邓核心。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8.12美国再次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1979元旦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建议三通和探亲旅游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1980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叶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1981

12、提出实现祖国统一的九条方针中共十二大1982.9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1982.11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1984政府工作报告正式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基本国策。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原则;改革全面展开,重心转向城市,转向国有企业。中英联合声明1984.12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葡联合声明1987.4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0.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春提出计划多一点还

13、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本质、判断实践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989年第一次提出)。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打破了传统观念。南方谈话,阐明社会主义本质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深刻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汪辜会谈1992.10“海协会”“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九二共识”。中共十四大199210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11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江泽民出席西雅图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3.11发表经济展望声明,提出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精神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1994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1995.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体现了党和政府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的决心和诚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上海五国机制1996.4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相互信任的协定,首脑元首定期会晤中共十五大1997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