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中学高二历史同步学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08905741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中学高二历史同步学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中学高二历史同步学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中学高二历史同步学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中学高二历史同步学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中学高二历史同步学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中学高二历史同步学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家窝中学 高二 年级 历史 学科导学案课题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编写人 审定人 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二、学习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三、学习难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五、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个人完善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自学指导一、诗歌1、诗经“诗歌的源头”(1)_末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_。收录了_至_的三百首诗歌,分为_、_、_三部分。(2)特点:以_。(3)意义:_。2、楚辞(1)_时期

2、,楚国诗人_以_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2)特点:_。(3)代表:长诗_,因此楚辞又称“_”。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背绳墨以追曲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3、汉赋(1)汉朝时,文学家以_为基础,创造出_的综合文体赋。(2)特点:_。(3)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_、_,东汉张衡的_。4、唐诗 “诗歌之辉煌”唐代诗歌诗歌作品众多,流派纷呈。如按内容可划分为边塞诗、山水诗等。那么,按时间划分一般又可划分为几个阶段呢?每个阶段又有哪些代表人物? 时期代表人物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读美诗,感受唐诗风采。葡萄美酒夜光杯

3、,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凉州词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 孟浩然宿建德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将进酒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二、词曲1、宋词:(

4、1)出现:_代。宋代,_称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2)派别:_和_(3)代表人物:豪放派的_、_;婉约派_、_。宋词欣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5、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2、元曲(1)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_。到元代,散曲与_一起,合称为元曲。(2)特点:_.(3)代表:_、_三、明清小说1、发展历程:魏晋南北朝,出现了_等_小说;唐朝出现情节曲折离奇的_;宋朝出现供说话人用的_;明清时期小说发展进入蓬勃发展阶段。2、 特点:_3、代表作品:以_、_、_、_四部长篇小说最为有名,此外,文言短篇小说集_和讽刺小说_也是脍炙人口的名著。问题探究1.“诗歌为什么会在唐朝的时候达到顶峰呢?”2.为什么宋代的时候主流的文学形式会是“词”,而不再是诗歌了呢?巩固练习以下是四部著作的书影图片以及一段诗句,回答13题

6、论语春秋繁露唐诗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1成书于春秋末年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BCD2书影图片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地位,恰当的表述是A代表了古代中国浪漫主义的文学流派B以讲究词藻华丽而著称C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D代表了古代中国现实主义的文学流派3将书影图片与相比,结合一段诗句,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特点之一是:A以四言为主B半诗半文的综合性C句式长短不一D适应市井生活4下列与古代中国文学体裁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B赋是在战国后期出现的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C词是出现于唐代的句子

7、长短不齐的诗歌D元朝时,汉族文人经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5唐朝诗歌繁荣最重要的原因是A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B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C社会政治黑暗专制D社会动荡不安6因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而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的唐代诗人最有可能是A王维B李白C杜甫D白居易7下列宋朝著名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是李清照苏轼柳永辛弃疾ABCD8“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词的风格上看,该词属于A婉约派B田园派C豪放派D花间派六、作业布置:课程练习七、教学后记: 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政治上: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经济上: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文化上: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