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学习: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08904780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0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学习: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学习: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学习: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学习: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学习: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学习: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学习: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学习总结一、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119491956年,过渡时期(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在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为了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1953年,中共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根据总路线的精神,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由此拉开了序幕。(2)特点:中国借鉴苏联的经验,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3)措施: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

2、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结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从而基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尚未认识到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艰难的探索。(2)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有正确的探索,也有重大的失误。(3)措施:正确的探索包括中共八大、60年代对国民经济的调整;错误的探索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4)结果:由于“左”倾错误的发展,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遭到严重挫折。但从总体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顶住了国际反华势力的压力,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了巨大困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3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很快波及到经济领域,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被废除,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1971年、1975年,周恩来、邓小平分别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使国民经济有所好转。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背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特点: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3)措施:对内进行

4、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实行开放政策。(4)结果: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二、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变革变革原因内容结果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采取保护富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农业合作化(1)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革命时期的成功经验证明依靠合作社的统一经营可以形成新的生产力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典型

5、示范,逐步推进,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人民公社化党的一些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的生产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做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把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的一项长期经营制度稳定下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三、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时间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56年党的十一届

6、三中全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原因(1)中国共产党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苏联经济模式(2)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实现工业化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吸取了“文革”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内容(1)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市场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2)核心: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1)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

7、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2)核心: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1)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2)核心:把企业推向市场作用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曾起过积极作用,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使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典例分析(2015课标全国卷)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

8、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解题规范第一步:审题干一明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工业化)二定时空:“一五”计划期间三抓关键:认识“一五”计划实施时中国的国情第二步:析选项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项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超过英美国家,故A项正确正确B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冷战下的东西方对抗不会制约美英工业发展,故B项错误排除C项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两极格局下巩固国防的需要,并非急躁冒进,故C项错误排除D项美英传统工业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不及中国,是因为其已经

9、确立优势地位,达到较高水平,与产业衰落无关,故D项错误排除答案A1题型解读(1)从图画外在形式看,一般分为三种:图片类:包括人物图、文物(遗迹、遗址、遗物)图、艺术画、图书刊物、生产工具、历史照片、宣传标语、票据、证件等。漫画类:主要是反映时代特征的漫画或具有讽刺性寓意的漫画。地图类:包括战争形势图、布局图、疆域图、交通路线图、经济分布图等。(2)命题特点:以历史文物、人物、漫画等图片为载体,综合考查判读图片、提取信息能力。(3)题型标志:题干中一般都有“据图可知”“反映出”“说明了”“佐证”“符合的是”等标志性词语,或者不明确带有限制词语等,难度中等。2解答技巧(1)“四审”图片:一审图片反映的时间和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审图片反映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明确答题方向;三审图片蕴含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和外延;四审多幅图间的联系与变化,确定各图片与题干的关系及反映出的主题。(2)“三判”选项:一是判定各选项是否符合图片所反映的史实;二是判定各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三是判定各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提醒:完成作业单元检测(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