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高二历史同步学案: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必修三)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08903952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高二历史同步学案: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必修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高二历史同步学案: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必修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高二历史同步学案: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必修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高二历史同步学案: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必修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高二历史同步学案: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必修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高二历史同步学案: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必修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III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班级: 组别: 姓名: 等级: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点要求】1.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2.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的背景】:1、政治:专制统治强化;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2、经济:土地高度集中、赋役沉重; 商品经济的发展3、思想:程朱理学 ;“西学东渐”4、问题:商品经济发展与封建制度束缚之间矛盾突出。考点分析一: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1、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生平:求学做官入狱性格: “ ”的不羁性格2、李贽的思想及代表作 等3、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不能

2、以 的是非为标准,而应依时变化。挑战 思想,强调人正当的私欲。2.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1).三人各自的思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政治经济思想(2).三人共同的思想主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强调工商皆本、经世致用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核心要点突破】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批判理学的?又如何体现对儒学的继承?(1) 对理学的批判:黄宗羲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角度,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的伦理观。顾炎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实学,批判理学空谈。王夫之通过气和理的关系,论述物质第一,意识第二,对理学

3、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通过运动绝对、静止相对的辩证关系批判理学形而上学观点。(2) 对儒学的继承:对于民本思想的继承,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探索精神和倡导个人的社会责任感,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考点分析二: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对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的评价: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但是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学以致用】1李贽的思

4、想具有一定的民主性色彩,下列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B抨击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 C充分肯定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你 D抨击道学家的伪善无能2.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3.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4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

5、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入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6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

6、政治与社会的叛逆7下列有关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要求严格遵守儒家经典确定的社会秩序 B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C在当时对君主专制制度造成强烈冲击 D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韩非子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

7、所从矣。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指出其时代特点。(6分) (2)三段材料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3) 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6分)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部分习题参考答案1【解析】所谓民主性,即是反对专制,以民众利益

8、为根本。D项在内容上不能直接体现这一特点。答案D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信息解读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李贽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答案】C3【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了黄宗羲等为代表的鼓吹早期民主,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家,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A是朱熹的观点,C是唐代儒学家的观点,B是李贽的观点。因此选D项。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明确在古代中国“末业”之工商业。材料“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

9、而不为农病”说明张瀚认为农业和工商业比例适当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本题答案为C项。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B、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缺乏民主意识;从材料中“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体现黄宗羲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故选C项。【考点】明清进步儒学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是针对宋明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而提出,但又继承儒家思想的民本等思想,因此B项符合题意。7【解析】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要求建立自上而下的监督

10、机构,他们要求改变现状,而不是严格遵守儒家经典确定的社会秩序。答案A8答案(1)战国、西汉、明末清初。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的时期;西汉时期是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明清时期是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2)韩非子主张法治。他的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建立。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他的思想对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产生过一定的影响。(3)韩非子、董仲舒的思想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主要是由于前者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后者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解析韩非子、董仲舒、黄宗羲的思想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分析此材料时,注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