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08900235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南省长沙市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南省长沙市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南省长沙市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南省长沙市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自主学习】A基础知识梳理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春秋战国之前)1、起源:距今_年左右,世界_之一(三大中心)。_传说是中国农业的始祖。(采集经济_经济)2、表现:耕作方式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作物原始农业商、周3、特点:_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含义: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_。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

2、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1、耕作方式(工具)的进步:时期工具名称特 点春秋战国西汉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含义: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_。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1、耕作方式(工具)的进步:时期工具名称特 点春秋战国西汉隋唐思考: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2、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1)春秋时期:_(2)西汉时:_(3)魏晋南北朝:_ 3、耕作制度的发

3、展(1)两汉:_(2)宋朝以后:_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1)水利工程: 战国 汉朝 (2)灌溉工具: 曹魏 唐朝 宋朝 明清小结:生产工具耕作技术水利灌溉农作物原始农业商周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朝明清农业进步的根本原因男耕女织小农经济 (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1、时间:_材料一: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生产力。土地私有化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过渡, 与倡导农业生产小家庭化相配春秋战国开始,手工业也日益小家庭化。一个家庭内“男子力耕,“女子纺绩”,这种男耕女织,以织促耕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逐渐成为中国农耕经济的

4、主体。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材料三: 中华民族自古有重视农业的传统。明清时期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使农业发展迅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依材料1找出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 依材料一、二分析小农经济的特点? 2、产生原因:3、特点:B.自学存疑 【巩固练习】A类题(下列题目,你必须认真完成)1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 A牛耕的出现 B.敬祖观念的淡薄C铁农具的使用 D.周王室的

5、日益衰微2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溉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3小农经济适应的生产力状况是(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C.铁农具和牛耕的普及 D间作、套作等复种技术4下列生产工具属于利用自然力灌溉农田的是( ) A翻车 B.筒车 C.水排 D.耧车5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提高,自耕农经济产生。下列对自耕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B.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C农民生活十分富裕 D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6“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种经济现象( )A采集的生

6、产方式 B.大规模简单协作的生产方式C.商品经济 D.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B类题:(下列题目,你可以尝试完成)7(2014天津文综2)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8(2014重庆文综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

7、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9(2013安徽文综12)图2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图2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10(2013重庆文综2)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11(2013江苏单科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12(2013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