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计观察 tongjiguanc ha

w****i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63.59KB
约2页
文档ID:108889615
统计观察 tongjiguanc ha_第1页
1/2

T J Y J C 统计与决策 2 0 0 7年第4期(总第2 3 5期) 自从1 9 6 9年1 2月1 0日首次颁发 诺贝尔经济学奖(全称为 “瑞典银行纪念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以来, 截至2 0 0 4年已颁奖3 6届,全世界共有 5 5位经济学家因为其卓越贡献,获得这 一荣誉,其中没有1位女性经济学家获 奖,没有1位经济学家两次获得诺贝尔 经济学奖 从 表1可 以 看 到1 9 6 9- 1 9 7 4年 ( Ⅰ)、1 9 7 5-1 9 8 0年( Ⅱ)、1 9 8 1- 1 9 8 6 年( Ⅲ)、1 9 8 7- 1 9 9 2年( Ⅳ)、1 9 9 3- 1 9 9 8年( Ⅴ)、1 9 9 9-2 0 0 4年( Ⅵ)六个时 段(本文统计涉及时段划分如无特别说 明均按此例)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多人分 享情况,两人或三人分享诺贝尔奖是经 济学奖颁奖的趋势之一 为了全面地了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 奖者的总体特征,本文拟从以下的三个 方面(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学科分布)对 获奖者及其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 一、 获奖者的空间分布特征 1 .国籍分布特征 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科学奖项,诺贝 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国籍分布一定程度 上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学领域的科研实力 的反映。

表2是六个时段世界各国诺贝尔经 济学奖获奖人次的分布一览,它清晰地 反映出3 0多年来世界各国经济学领域 科研实力的消长: ( 1 )获奖者多来自欧美国家: 5 5位获 奖者分布于1 1个国家,其中1 0个国家 为欧美国家,占9 0 . 9 1% 9截至2 0 0 4年 共有5 5人次的欧美经济学家获奖,占 9 8 . 2 1% ( 2 )美国经济学研究的发展:从表2 和图1可以看出, 1 9 6 9-2 0 0 4年间,美 国已经确立了世界经济学研究的霸主地 位,并不断加强 毫无疑问,美国经济学的 迅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因二战 移民至美国的大批优秀经济学家,对美 国获奖者出生国籍的分析即可清楚地看 到这一点移民经济学家,尤其是2 0世 纪3 0、4 0年代的移民经济学家强化了美 国的世界经济学研究中心的地位 ( 3 )欧洲国家的获奖情况:如表2和 图2所示,欧洲的经济学研究出现了此 消彼涨的态势,老牌的经济学强国英国 缓慢地走向没落,北欧小国挪威表现出 色,其它欧美国家也在世界 经济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 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亚洲 的发展中国家印度也步入 了世界的前列 ( 4 )华 人 经 济 学家的 获奖情况:虽然时至今日,已 有7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 但是没有1位是经济学家, 本来澳大利亚的杨小凯先 生很可能获得诺贝尔经济 学奖,却不幸英年早逝。

当 然香港的张五常先生呼声很高,国内也 有其他一些经济学家如林毅夫等颇有希 望 2 .获奖者的机构分布特征 这里,获奖者的机构分布是指获奖 者获奖时所在机构分布(如表3所示) 获 1人独享 2人共享 3人共享 Ⅰ 3 3 0 Ⅱ 3 3 0 Ⅲ 6 0 0 Ⅳ 5 0 1 Ⅴ 2 3 1 Ⅵ 1 4 1 合计 2 0 1 3 3 表1获奖者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情况(单位:届) 美国 英国 挪威 瑞典 荷兰 苏联(俄罗斯) 法国 德国 印度 加拿大 以色列 合计 Ⅰ 4 2 1 1 1 0 0 0 0 0 0 9 Ⅱ 5 2 0 1 0 1 0 0 0 0 0 9 Ⅲ 5 1 0 0 0 0 0 0 0 0 0 6 Ⅳ 5 1 1 0 0 0 1 0 0 0 0 8 Ⅴ 8 1 0 0 0 0 0 1 1 0 0 1 1 Ⅵ 9 1 1 0 0 0 0 0 0 1 1 1 3 合计 3 6 8 3 2 1 1 1 1 1 1 1 5 6 ! 排名 1 2 3 4 5 5 5 5 5 5 5 表2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国籍分布情况(单位:人次) 获奖机构 芝加哥大学(美) 加利福尼亚大学(美) 哈佛大学(美) 麻省理工学院(美) 普林斯顿大学(美) 哥伦比亚大学(美) 剑桥大学(英) 耶鲁大学(美) 斯坦福大学(美) 卡耐基·梅隆大学(美) 奥斯陆大学(挪) 获奖人次 9 5 4 3 3 3 3 2 2 2 2 排名 1 2 3 4 4 4 4 8 8 8 8 表32人次以上获奖机构获奖情况及 排名(单位:人次) ■周柯 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奖者的统计分析 程度提高,即ε的取值增大,从而减少社 会分配不公平状况。

这一福利指数反映 项目实施区收入分配不公平尺度将明显 增大, 同时, 项目的实施对这一不公平程 度的改善效果越明显这与效用函数性 质及福利效果是一致的 四、 结论 在现有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引入 公平化效果指标(α) 用以评价公共投资 对分配不公平程度的降低效果这种福 利评价指标较之现有的分配、福利效果 指标更加直接, 也更具现实经济意义 选用案例秦巴扶贫项目采取的是典 型的“国际扶贫贷款+政府配套资金” 的 扶贫开发模式, 项目特点是持续时间长、 受益者范围广、要解决的贫困问题严重 等 在此案例中, 通过构造的公平化指数 指标直接对该项目的福利效果贡献用计 量指标直接加以评价分析,是对现有项 目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关于收入水 平的提高、关于分配效果改善等的定性 描述分析的补充和改进 (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责任编辑/浩天) 图1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走势示意图 图2欧洲主要经济学大国获奖走势示意图 T O N G J I G U A N C H A 统计观察 7 9 T J Y J C 统计与决策 2 0 0 7年第4期(总第2 3 5期) 奖者的机构分布表现出以下特点: ( 1 )有2人次以上获奖的机构均为欧 美机构:其中,表3中美国机构所占比例 为8 1 . 8 2 %,且其机构排名比较靠前,前3 位都是美国机构。

( 2 )欧洲机构在表3中所占的比例为 1 8 . 1 8 %,这一方面反映了欧洲经济学研 究和教育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欧 洲经济学人才的流失情况 ( 3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研究优 势明显,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总人次 中独占鳌头,占到了总人次的2 3 . 6 8 % 二、 获奖者的时间分布特征 这里,获奖者的时间分布是指获奖 者的出生时间分布及获奖年龄分布(表 4、 表5 )获奖者的时间分布表现出以下 特点: ( 1 )5 5位获奖者的出生时间主要分 布于1 9 1 0 - 1 9 3 9年(占6 5 . 4 5 %),预计今 后几年获奖者将会越来越多的集中于 1 9 4 0 - 1 9 5 9年出生的经济学家 ( 2 )每一个获奖时段获奖者出生时间 都有一个峰值段,该峰值段出生的经济 学家是该颁奖时段获奖主力,且峰值段 随获奖时段大致平移: Ⅰ时段获奖者大 多出生于1 9 0 0 - 1 9 0 9年(占7 7 . 7 8 %) 4 Ⅱ时段获奖者大多出生于1 9 0 0 - 1 9 1 9年 (占7 7 . 7 8 %) 4 Ⅲ时段获奖者大多出生于 1 9 1 0 - 1 9 2 9年(占1 0 0 . 0 0 %)4 Ⅳ时段获 奖 者 大 多 出 生 于1 9 1 0 - 1 9 2 9年(占 7 5 . 0 0 %) 4V时段获奖者大多出生于 1 9 2 0 - 1 9 3 9年(占7 2 . 7 3 %)4 Ⅵ时段获奖 者 大 多 出 生 于1 9 3 0- 1 9 4 9年(占 9 1 . 6 7 %)。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中,最年轻的 获奖者是美国的肯尼斯·约瑟 夫·阿罗( K e n n e t hJ .A r r o w ), 获奖时年仅5 1岁,而最老的获 奖者是美 国 的 威 廉·维 克 瑞 ( Wi l l i a m V i c k r e y ) ,获奖时已8 2 岁从表5和图3可以看出,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平均 获奖年龄整体上呈现下降趋 势 三、 获奖成果学科分布特 征 截至2 0 0 4年共有 5 5项经济 学 成 果 获 诺 贝尔经济学奖,以下对 获奖者按其获奖成果的 学科分布归类统计(表6 和图4 ),学科划分依据诺贝尔经 济学奖评委、斯德哥尔摩大学国 际经济研究所的A s s a rL i n d b e c k 对诺贝尔经济学奖授奖原则所做 的一个总结性说明,他认为可以 划分出五个授奖的领域:一般均 衡理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 学、跨学科研究和经济分析新方 法 ( 1 )诺贝尔经济学奖8 8 . 8 9 % 的成果集中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跨学科研究和经济分析新方法四个领 域宏观经济学领域成果的多次获奖(占 2 7 . 7 8 %) ,表明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对宏观 经济学的重视。

( 2 )跨学科研究在现代经济学中占有 较为重要的地位(占2 5 . 0 0 %) ,长期以来经 久不衰,同时也表明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对跨学科研究的倾斜 ( 3 )经济分析新方法一直是经济学研 究的基础(占1 9 . 4 4 %) ,也是诺贝尔经济学 奖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整个2 0世纪经济 分析新方法领域持续发展,新成果不断 涌现,对现代经济学的其它领域起到了 很好的促进作用 ( 4 )微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 热点之一(占1 6 . 6 7 %) ,与其他经济学领域 相比,微观经济学更具基础性,微观经济 学的研究水平通常也象征着一国经济研 究的综合实力 ( 5 )一般均衡理论是现代经济 学研究的难点(占1 1 . 1 1 %) ,与其他 经济学领域相比,一般均衡理论 更加复杂,一般认为现代经济学 的体系已经比较完整,一般均衡 理论很难有大的突破 四、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1 9 6 9 - 2 0 0 4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空间分布、时间分 布及获奖成果的学科分布三方面的统计 和分析,可以归结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 ( 1 )美国不仅是目前全世界最强的经 济学研究中心,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 学人才教育中心,无论是其经济学人才 和还是研究机构都占有绝对的优势,且 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强化。

( 2 )欧洲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传统 的经济学大国英国、 挪威、 瑞典,法国、 德国、 荷兰、 苏联(俄罗斯)、 以色列的经 济学科研实力也比较强此外,北美洲的 加拿大、亚洲的印度在世界经济学研究 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 3 )诺贝尔经济学奖越来越向少数国 际知名机构集中美国的芝加哥大学是 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经济学研究和教育机 构欧洲则以英国的剑桥大学和挪威的 奥斯陆大学最具实力 ( 4 )多人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已成为 一种必然趋势,由此表明单依靠个人力 量在现代经济学领域有所建树越来越困 难,学术团体渐渐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的获奖主力 (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 ( 责任编辑/易永生) 出生时间 1 9 0 0年以前 1 9 0 0 - 1 9 0 9年 1 9 1 0 - 1 9 1 9年 1 9 2 0 - 1 9 2 9年 1 9 3 0 - 1 9 3 9年 1 9 4 0 - 1 9 4 9年 1 9 5 0年以后 Ⅰ 3 4 1 1 0 0 0 Ⅱ 1 2 5 1 0 0 0 Ⅲ 0 0 5 1 0 0 0 Ⅳ 0 0 3 3 2 0 0 Ⅴ 0 0 1 4 4 2 0 Ⅵ 0 0 0 1 4 7 0 合计 4 6 1 5 1 1 1 0 9 0 表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出生时间分布情况 (单位:人次) 年龄范围 5 0 - 5 9岁 6 0 - 6 9岁 7 0 - 7 9岁 8 0岁以上 平均年龄(岁) Ⅰ 2 3 4 0 6 6 . 8 9 Ⅱ 0 6 3 0 6 7 . 0 0 Ⅲ 0 4 2 0 6 6 . 8 3 Ⅳ 1 4 2 1 6 8 . 3 8 Ⅴ 3 5 2 1 6 5 . 2 7 Ⅵ 3 8 1 0 6 3 . 4 2 合计 9 3 0 1 4 2 6 6 . 0 4 表5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获奖年龄分布(单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