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会考复习资料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8876440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鸿门宴》会考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鸿门宴》会考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鸿门宴》会考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鸿门宴》会考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鸿门宴》会考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鸿门宴》会考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鸿门宴》会考复习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鸿门宴会考复习资料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一、文学文化常识1、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著有太史公书,东汉后称史记。对联写名人: 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屈原)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居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年的历史。分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五种体裁,

2、共130篇,50余万字。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史记5种文体知识:(1)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如项羽本纪。 (2)世家:叙述诸侯贵族的历史。如陈涉世家。 (3)列传:历代人臣(名官名人)的事迹。如本文。 (4)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5)书: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4、座位贵贱:东向、南向、北向、西向 5、乘:四匹马拉的车二、时代背景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明朗的生动表现,是漫长的“楚汉相争”的序幕

3、。这个宴会上,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以及刘项迥异的性格特点,也预示了斗争双方的必然结局。三、通假字1、成五采(彩) 2、距关(拒) 3、毋内诸侯、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纳) 4、要项伯(邀) 5、秋豪不敢有所近(毫) 6、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背) 7、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早) 8、令将军与臣有卻(隙) 9、因击沛公于坐、置之坐上(座) 10、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否) 11、沛公不胜桮杓(杯、勺) 1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骖) 13、切而啗之(啖)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沛公军霸上(驻军) 沛公欲王关中(wng,做王、称王) 不义也(符合正义,坚持正义) 吾得兄事之(侍奉

4、,对待) 沛公奉卮酒为寿、若入前为寿(敬酒祝健康、长寿) 籍吏民(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以目示意) 若入前为寿(上前) 刑人如恐不胜(惩罚) 樊哙侧其盾以撞(侧拿) 从郦山下(走下来) 道芷阳间行(取道) 2、名词作状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弟一样地)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亲自) 范增数目项王(屡次)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的翅膀一样地) 头发上指(向上) 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从小道) 3、动词作名词:此亡秦之续耳(延续) 4、形容词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 5、形容词作名词:此其志不在小(小的方面) 今

5、事有急(紧急的情况,急难)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6、使动用法:臣活之(使活下来)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通“纳”,使进来)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做王)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碎) 7、形容词作状语:沛公大惊(十分) 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 8、数词作状语: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次,在古代为概数,意为“多次”) 9、动词作形容词:此亡秦之续耳(灭亡了的)五、古今异义1、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夫妻关系或结婚的事) 2、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名词) 今义(很,表程度的副词) 3、秦时与臣游:古义(交

6、往) 今义(游玩) 4、而听细说:古义(谗言) 今义(详细地说) 5、我为鱼肉:古义(鱼和肉) 今义(鱼的肉,或用于比喻用暴力欺凌) 6、项伯东向坐:古义(面向东) 今义(东面) 7、于是项伯复夜去:古义(离开) 今义(与“来”相对) 8、沛公居山东时:古义(战国时泛指崤山以东的六国之地) 今义(山东省) 9、持剑盾步走:古义(跑) 今义(步行) 10、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另已学过的意义有“用来的”,如“师者,所以传到受业解惑也”) 今义(连词,表因果) 11、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义(这里为两个词,如今、人家)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1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

7、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义(河北省、河南省)六、特殊句式1、被动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宾语前置句: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客何为者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何辞为 籍何以至此 今日之事何如 3、省略(介词、谓语动词、宾语)句: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在新丰鸿门 ()在霸上 为()击破沛公军 沛公居()山东时 急击(之)勿失 具告()以事 欲呼张良与()俱去 毋从()俱死也 君为我呼()入 沛公奉卮酒为()寿、若入前为()寿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因(舞剑)击沛公于坐 若属皆且为()所虏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卫士仆()地

8、()则与()斗卮酒 ()则与()一生彘肩 加彘肩()上 还军()霸上 欲献()项王 再拜献()大王足下 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置之()坐上 置之()地 加彘()肩上 4、判断句:此其志不在小 皆为龙虎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秦地可尽王也 固不如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此迫矣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已至军矣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5、状语后置句: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贪于财货 具告以事 长于臣 得复见将军于此 因击沛公于

9、坐 覆其盾于地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6、固定句式:孰与(跟比,谁) 7、定语后置:白璧一双 玉斗一双七、一词多义1、举 (1)动词,举起: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形容词,全、尽:杀人如不能举 2、坐 (1)动词,坐着:项伯东向坐 (2)通“座”,名词,座位:因击沛公于坐 3、军 (1)动词,驻军:沛公军霸上 (2)名词,军队:为击破沛公军 (3)名词,军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间至军中 已至军矣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4、击 (1)动词,刺杀:因击沛公于坐 (2)动词,敲击:秦王不肯击缻 (3)动词,打、砸:欲以击柱 (4)动词,攻打: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5、如 (1)动词,到、往:沛

10、公起如厕(2)副词,好象: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6、谢 (1)动词,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动词,辞别:乃令张良留谢 (3)动词,感谢:哙拜谢 (4)动词,告诫: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5)动词,凋谢:及花之既谢 7、使 (1)动词,派: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2)动词,让:使子婴为相 8、然 (1)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沛公默然 项王默然不应 (2)连词,然而、但是,表转折: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3)指示代词,这样:不然,籍何以至此 9、辞 (1)动词,辞别:未辞也 何辞为 不能辞 (2)动词,推辞:卮酒安足辞 (3)动词,争、计较:

11、大礼不辞小让八、考标重点实虚词而 1、目的:而待将军 2、转折,却、反而:而听细说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3、修饰:戮力而攻秦 项王按剑而跽曰 立而饮之 切而啖之 4、并列:劳苦而功高5、结果:拔剑撞而破之何 1、疑问代词,什么,引导一个宾语前置句,“何”做前置宾语:籍何以至此 今日之事何如 客何为者 何辞为 大王来何操 2、疑问代词,怎么样,不引导一个宾语前置句:为之奈何乃 1、连词,于是: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良乃入 乃令张良留谢 2、副词,才:公乃入其 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 其意常在沛公也 樊哙侧其盾以撞 樊哙覆其盾于地 会其怒且 1、副词,将、将要:且为之

12、奈何 若属皆且为所虏 2、连词,尚且:臣死且不避若 第二人称代词,你(们):若入前为寿 若属皆且为所虏所 1、助词,的,和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固定短语,结构为“所+动词”:财物无所取 妇女无所幸 秋豪不敢有所近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毫毛不敢有所近 2、与“为”连用,构成“为所”固定被动句句式:若属皆且为(之)所虏 3、与“以”连用,表示“的原因”:所以遣将守关者为 1、介词,替、为:为击破沛公军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君为我呼入 臣为韩王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 若入前为寿 庄则入为寿 公为我献之 2、介词,被(wi):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3、介词,于、对(wi):为之奈何 4、动

13、词,作为:军中无以为乐 5、动词,是,表判断,引导一个判断句:皆为龙虎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6、动词,做、干:客何为者 使子婴为相 君王为人不忍 7、动词,(做)结为:约为婚姻 8、动词,认为:窃为大王不取也 9、动词,出、谋划: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10、句末语气词,呢:何辞为以 1、介词,把: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具告以事 2、介词,用:请以剑舞 常以身翼蔽沛公 3、介词,用来:军中无以为乐 项王未有以应 4、连词,表目的: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以待大王来 5、连词,表修饰:樊哙侧其盾以撞 因 1、副词,就: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2、介词,趁着(某个机会、某个空当、某件事情):因(舞剑的机会

14、)击沛公于坐 不如因(此)善遇之 因(如厕的机会)招樊哙出 因言曰于 1、介词,对:言于项羽曰 2、介词,比(形容词后表比较):长于臣 3、介词,在:于是项伯复夜去 得复见将军于此 因击沛公于坐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覆其盾于地 于是遂去 贪于财货 与 1、介词,跟、和:未得与项羽相见 欲呼张良与()俱去 君安与项伯有故 秦时与臣游 孰与君少长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与之同命 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竖子不足与()谋 2、连词,和,表并列: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令将军与臣有卻 君王与沛公饮 怀王与诸将约曰 3、动词,给:则与()斗卮酒 则与()一

15、生彘肩 欲与亚父则 1、副词,就:庄则入为寿 则与斗卮酒 则与一生彘肩 沛公则置车骑 项王则受璧之 1、动词,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们):吾得兄事之 故听之 臣活之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不如因善遇之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杀之 与之同命 赐之卮酒 赐之彘肩 天下皆叛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公为我献之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置之坐上 置之地 拔剑撞而破之 吾属今为之虏矣 3、结构助词,的:交戟之卫士 今者有小人之言 今日之事何如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未有封侯之赏 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 4、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愿伯具言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