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网试题训练班第2期法制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法网试题训练班第2期法制史(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期 (法制史) 单项选择 1. 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为() A. 质剂 B. 傅别 C. 婚书 D. 刑书 答案: A解析:西周时期的契约主要有两种,一为买卖契约,当时称为质剂。质剂又分为两种,像买卖奴隶或牲口这样的大买卖,要使用长券,也就是质;诸如买卖兵器或食品这样的小买卖则用短券,即剂。另一种主要契约是叫做“傅别”的借贷契约。质剂和傅别虽然都是合同,但两者在形式上不是完全一样的。2. 秦始皇时期,某地有甲乙两家相邻而居,但积怨甚深。有一天,该地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案件,乙遂向官府告发系甲所为。甲遭逮捕并被定为死罪。不久案犯被捕获,始知甲无辜系被乙诬告。依据秦律,诬告者乙应获下列哪种刑罚?(
2、 ) A. 死刑 B. 迁刑 C. 城旦舂 D. 笞一百 答案: A解析:秦律规定,故意捏造事实与罪名诬告他人的,即构成诬告罪。诬告者实行反坐原则,即以被诬告人所受的处罚,反过来制裁诬告者。甲所受的处罚为死罪,根据秦朝诬告反坐原则,乙应该受到甲被判处的刑罚死罪的制裁。故本题答案是A。3. 关于春秋决狱,下列表述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春秋决狱是汉代法律儒家化的重要表现 B. 春秋决狱是汉代判案断狱的一种原则、方法和制度 C. 它是直接引用儒家经典春秋的经义内容,作为审理案件的法律根据 D. 春秋决狱讲究论心定罪,即志恶而违于法者免,志善而合于法者诛 答案: D解析:春秋决狱为汉代大儒董仲舒所
3、提倡,即以春秋的微言大义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其实质在于论心定罪,即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4. 周礼.秋官记载:“凡盗贼军,乡邑及空有,杀之无罪”。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刑法的:() A. 区分故意和过失原则 B. 区分惯犯和偶犯原则 C. 罪疑从赦原则 D. 正当防卫原则 答案: B解析:“凡盗贼军,乡邑及空有,杀之无罪”是我国古代区分惯犯和偶犯的规定,故B选项正确。5.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契约的规定,错误的是:() A. 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傅别,傅是指把债的标的和双方权利义务写在契券上,别是指在简札中间写字,然后一分为二,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各执一半 B. 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质是买
4、卖兵器,珍异等小件物品使用的较短契券;剂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 C. 宋朝的借贷契约因袭唐制,对借与贷做了区分,借是指使用借贷;贷是指消费借贷;把不付息的使用借贷称为负债,对付息的消费借贷称为出举 D. 宋朝买卖契约分为绝卖、活卖与赊卖三种,绝卖是指一般买卖;活卖是指附条件的买卖,当所附条件完成,买卖才算最终成立;赊卖是指采取类似商业信用或预付方法,而后收取出卖的价金 答案: B解析:B错在,剂是买卖兵器、珍异等小件物品使用的较短契券;质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6. 下列关于两汉时期法律儒家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上请制度始于汉高祖刘邦,到东汉时期已成为官贵的一项普
5、遍特权,但死刑不能适用该制度 B. 恤刑只针对老幼 C.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罪犯都应该不负刑事责任 D. 春秋决狱实行论心定罪的原则 答案: D解析:汉高祖刘邦七年下诏:郎中有罪耐以上,请之。即通过请示皇帝给有罪贵族官僚某些优待。其后,宣帝、平帝相继规定上请制度,凡百石以上官吏、公侯及子孙犯罪,均可以享受上请优待。东汉时上请适用面越来越宽,遂成为官贵的一项普遍特权,从徒刑二年到死刑都可以适用。因此,A 项不正确。 汉代统治者以为政以仁相标榜,强调贯彻儒家矜老恤幼的恤刑思想。年80 岁以上的老人,8 岁以下的幼童,以及怀孕未产的妇女、老师、侏儒等,在有罪监禁期间,给予不戴刑具的优
6、待,老人幼童及连坐妇女,除犯大逆不道诏书指明追捕的犯罪外,一律不再拘捕监禁。因此,B 项不正确。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汉宣帝时期确立的。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来源于儒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理论,对卑幼亲属首匿尊长亲属的犯罪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尊长亲属首匿卑幼亲属,罪应处死的,可以上请皇帝宽待。C 项表述用词太绝对,不够严谨,亲属间首谋藏匿犯罪的行为不是必然免除刑事责任的。汉代中期以后,儒家正统思想已经确立,实行春秋决狱、论心定罪的原则。如犯罪人主观动机符合儒家忠、孝精神的,即使其行为造成社会危害的,也可以减免刑事处罚;相反,犯罪人的主观动机严重违背儒家倡导的精神,即使
7、没有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也要给予严惩。故 D 项表述正确。7. 下列关于唐宋时期法律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唐律中犯罪不管是否被举发,只要是主动到官府投案,就成立自首 B. 根据唐律疏议,除了老幼废疾之人,都可以使用刑讯 C. 从宋太宗时期开始,在州县之上设立提点刑狱司,专职监督地方审判,详录囚徒 D. 首次以法典形式肯定了法官的回避制度的是宋刑统 答案: C解析:唐律严格区分自首和自新,犯罪未被举发而能到官府交代罪行的是自首,犯罪被揭发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自首,称为自新。故A项表述错误。唐律规定对两类人禁止使用刑讯,只能根据证据来定罪。一类是具有特权身份的应议、请、减之人
8、;二是老幼废疾之人,指年70以上15以下、一肢废、腰脊折、痴哑、侏儒等,对上述两种人,唐律规定“不合拷讯,皆据众证定罪”,故B项表述错误。宋代地方州县仍实行司法与行政合一制度,但从太宗起加强地方司法监督,在州县之上设立提点刑狱司,作为中央在地方各路的司法派出机构,监督审判,详录囚徒。据此,C项表述正确。唐六典首次以法典形式肯定肯定了法官的回避制度,因此D项表述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8. 杜甫有诗云:“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对诗歌涉及的典当制度,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A. 唐代的典当形成了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 B. 唐代的典当契约成为“质剂
9、” C. 唐代的典当成为“活卖” D. 唐代法律规定开典当行者构成“坐赃” 答案: A解析:“质剂”是西周的买卖契约形式,故B项错误。宋代典卖又成为“活卖”,故C项错误。“坐赃”是唐代关于官吏或者常人非因职权之便非法收受财物的行为,故D项错误。唐代的典当形成了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唐代开始用“典”或“典当”一词。9. 下列关于中华法系的叙述包括:(1)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2)中华法系的母法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3)礼法结合是其基本特征;(4)从立法和法典结构上看“诸法全体,民刑不分”。从司法体制上看,“行政兼理司法”。其中正确的有:( )。 A. (1)(2) B. (1)(4) C.
10、 (4) D. (1)(2)(3)(4 答案: D解析:中华法系是指以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为母体,在东南亚早期封建国家之间形成的一个影响广泛的体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中华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之一。中华法系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礼法结合是基本特点。中国封建法典既有刑法,也有民法,诉讼法,以及行政法等各方面的法律内容,形成了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结构,皇帝兼行政,司法,军事大权于一身;地方上,行使官兼理司法,司法依附于行政,受行政的干涉。中华法系在清末变法中走向解体。10.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死刑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死刑秋冬行刑最早在汉代确立,而死刑复奏制度始于唐代的
11、死刑三复奏 B. 宫刑作为死刑的替代刑源于汉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愈演愈烈 C. 清代秋审、热审是死刑复审制度 D. 凌迟作为死刑的一种,直到南宋时期才正式成为法定死刑 答案: C解析:死刑秋冬行刑最早在汉代确立,除谋反大逆等“决不待时”者外,一般死刑秋天霜降后,冬至前执行,死刑复奏制度是奏请皇上批准执行死刑判决的制度,北魏太武帝时正式确立了这一制度,为唐代的死刑三复奏制度打下了基础。据此A项表述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刑罚制度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废除宫刑,北朝与南朝相继宣布废除宫刑,自此结束了使用宫刑的历史,据此B项表述错误。清代秋审、朝审制度是最重要的死刑复奏制度,热审是对发生在京师的笞杖
12、刑案件进行重审的制度。于每年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举行,目的是为了在炎热的夏季到来之前,疏理牢狱,将罪行不太重者决笞杖刑后释放。据此C项表述错误。作为死刑的一种,凌迟始于五代时的西辽。宋仁宗时使用凌迟刑,神宗后成为常刑。至南宋,在庆元条法事类中,正式作为法定死刑的一种,据此D项表述正确。11. 关于宋代法律和法制,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宋刑统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 B. 宋代法律因袭唐制,对借与贷作了区分 C. 宋仁宗朝敕、例地位提高,“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于敕、例” D. 宋建隆四年颁行“折杖法” 答案: C解析:A、B、D项均正确,C项错误。宋仁宗前基本是“敕律并行”,宋神
13、宗期间敕地位提高,“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于敕”,敕已到足以破律、代律的地步。12. 关于西周与宋朝婚姻制度的对比,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西周时婚姻必须通过六礼程序完成,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至此婚礼始告完成;西周时结婚必须实行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一夫一 B. 妻制,在宋朝时依旧保留。规定男年十五,女十三以上,并听婚嫁,对违反成婚年龄的,不准婚嫁;并严格禁止五服以内的亲属结婚 C. 按照周朝的礼制,女子有所娶而无所归,不去;在宋朝时对这一点稍有变通,规定夫外出 3 年不归,6 年不通问的,准妻改嫁。可见,女子的离婚自由有所扩大 D. 宋律规定,如夫亡,妻不守志者,若
14、改嫁,其现在部曲、奴婢、天宅不得费用 严格维护家族财产不得转移的固有传统 答案: B解析:关于西周和宋朝时期的婚姻制度,应予以重视。在禁止五服以内的亲属婚姻方面,宋朝有所放宽,允许姑舅两姨兄弟姐妹结婚。其余选项都是周宋两朝婚姻制度的正确对比,应注意领会。13. 关于清末预备立宪,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A. 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 B. 十九信条取消了皇权至上,大大缩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与内阁总理的权力 C. 清末成立的资政院是中国近代第一届国家议会 D. 清末各省成立了谘议局作为地方督抚的咨询机关,权限包括讨论本
15、省兴革事宜、预决算等 答案: D解析:钦定宪法大纲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但是其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因此,A项错误。十九信条缩小了皇帝的权力而非取消了皇权至上 。因此,B项错误。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中成立的中央咨询性机关,其性质与西方的议会有本质的不同。因此,C项错误。只有D项符合清末“预备立宪”内容,当选。14. 清末设立的谘议局,法律地位如何? A. 中央咨询机构 B. 承旨办事机构 C. 各省咨询机构 D. 各省地方议会 答案: C解析:谘议局是1909年清朝在地方各省设立的,是各省的咨询机构15. 1903年5月1日,在上海英租界发行的苏报刊载邹容的革命军自序和章炳麟的客帝篇,公开倡导革命,排斥满人。5月14日,苏报又指出:革命军宗旨专在驱除满族,光复中国。清廷谕令两江总督照会租界当局严加查办,于6月底逮捕章炳麟,不久,邹容自动投案。由谳员孙建臣、上海知县汪瑶庭、英国副领事三人组成的审判庭对邹容等人进行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