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不足造成小学生拒学心理的个案研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884504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子沟通不足造成小学生拒学心理的个案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子沟通不足造成小学生拒学心理的个案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子沟通不足造成小学生拒学心理的个案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子沟通不足造成小学生拒学心理的个案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子沟通不足造成小学生拒学心理的个案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亲子沟通不足造成小学生拒学心理的个案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子沟通不足造成小学生拒学心理的个案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亲子沟通不足造成小学生拒学心理的个案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身为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身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每个家长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走出成长的烦恼。遇到具体问题时,父母和孩子之间良好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传统观念影响下,有些家长觉得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交往时时处处都有,难道与“贴心小夹袄”的沟通还会有问题?被自己的孩子徐力杀死的母亲,当初就是这样想的,她自以为很了解孩子。在母亲的眼里,徐力是一个乖孩子,生活得很幸福。母亲到死都不知道孩子心中隐藏着极大痛苦,因为母子之间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心灵沟通。为什么相当多的家庭缺少沟通而不自觉呢?因为在中国的国度里传统的不民主的家庭教

2、育模式影响太深了。不少家庭对孩子是:批评多于表扬,禁止多于提倡,指责多于鼓励,贬低多于欣赏,威胁多于启发,命令多于商量。诚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家庭已经意识到家长与孩子沟通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而现实生活中,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可令很多父母感到困惑的是:太多时候是频繁地进行“沟”,但实际效果却往往是没有 “通”。父母强烈的爱反而让孩子感到厌倦、逆反,甚至是拒绝学习,逃出家门,更为严重的会导致自杀。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父母爱的传达, 又是什么原因妨碍了家长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原来,现在不少家庭所谓的有效沟通也只能在表面进行。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无的放矢”,家长

3、对孩子的需要不了解,只是家长一厢情愿地向孩子唠叨;二是“误解孩子”,家长主观地判定孩子的问题,然后进行教育;三是“空洞说教”,家长对孩子的接受水平不了解,想用成人熟悉的有分量的概念去打动、启发孩子。长此以往,肯定会降低教育效果。我们学校的孩子来自各种不同背景的家庭,家长的职业、学历、性格及社会地位等差别很大,孩子的秉性也有很大不同。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在与学生家长交流中均发现,一些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不足,或不能有效沟通-“他作业没写吗?他说写完了啊!”“老师,这孩子只报喜不报忧,成绩下降这么多,他还说老师表扬了呢!”我们经常能听到家长这样的话语。有的孩子冒充家长在试卷上签字,有的孩子向家长瞒报期末考

4、试分数,有的孩子发展到后来是既不听课也不写作业。是家长没有负起责任,对孩子不管不问吗?不是的,根源在于亲子沟通不足,导致孩子不想学习。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问,“我为什么学习?在班上,我没有朋友,考了好成绩也没人欣赏,在家里,父母只会训斥我,说我是讨厌鬼,害人精” 多么揪心的话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从学校实际出发,我们提出“亲子沟通不足造成小学生拒学心理的个案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寻求实施亲子沟通的最佳途径和方法,真正改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实现亲子之间的良好沟通。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研究的目的 我们提出这一课题并开展相关研究,目的有:1、了解不良的亲子沟通对学生心理和学习的影响。2

5、、通过开展一些实在的亲子沟通活动,让亲子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使亲子沟通不再是学习的障碍。3、寻求实施亲子沟通的最佳途径和方法。2、研究的意义沟通,是指通过谈话或其他方式与孩子进行对话相互了解的过程。人与人之间,当然也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都需要沟通,需要了解和理解,才能更融洽地生活,沟通应是为人父母者都要学会的一门艺术。一旦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你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对孩子心理与行为把握的机会和能力。当你的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严重的走上歧途时,你已经无能为力了,所以,父母与孩子间良好积极的沟通非常重要。缺乏亲子沟通,必然会严重影响孩子社会性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孩子日后人格、心理的正常成长和成熟绝大多

6、数父母愿意与孩子沟通,绝大多数孩子也愿意与父母交流。但由于一些父母与孩子所处的地位不同,与孩子所关心的内容不同,与孩子谈话的方式使孩子难以接受等,因而造成父母与孩子沟通的障碍。我们开展亲子沟通活动研究,就是伴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亲子沟通的持续进行,父母与孩子在交流中互动,在互动中交流,加深了对孩子的了解,转变了教育观念,调整了沟通心态,丰富了教育知识,开阔了待人胸怀,掌握了沟通技巧,学会了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说话,懂得了冷静反思自己的沟通行为,全面提升了亲子沟通的综合素养,从而促进了孩子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促进了家长沟通和教育综合素质很大的提升。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亲子沟通障碍的原因的研究

7、父母眼里只有分数父母那烦人的唠叨压抑的家庭氛围单亲家庭爱的缺失2、实施亲子沟通的最佳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家长学会倾听角色互换,换位体验关注学习以外的东西给孩子自由的空间3、教师帮助家长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的研究开展“家长开放日”系列亲子活动举办“角色互换体验”活动利用班级网站沟通四、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的研究以活动为核心,主要采取个案法、行动研究法,并辅之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通过研究,寻求实施亲子沟通的最佳途径和方法,真正改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实现亲子之间的良好沟通。1、用调查法进行调研,调查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什么沟通难题,然后再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查表一

8、:孩子喜欢父母这样做 孩子讨厌父母这样的行为调查表二:父母眼中的好孩子 父母眼中的坏孩子2、开展亲子活动的方式,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如:亲子课堂,亲子游园活动,亲子手工制作等等,或者亲子之间写信交流等等。3、教师利用“家长开放日”活动把家长请进学校召开家长会或请有关教育专家进行讲座等等。4、鼓励家长一个月给孩子一个评价,孩子也可以给家长提出小小的建议等等。5、利用班级网站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五、实施方案(一)第一阶段(2009 年 9 月2009 年 11 月) 课题论证、申报阶段。成立课题组;进行可行性论证;课题申报。(二)第二阶段(2009 年 12 月2011 年 7 月)研究、实验阶

9、段。确定具体的研究方向,开展相关研究活动,总结相应研究成果(三)第三阶段(2011 年 8 月2011 年 10 月)结题、验收阶段六、研究成果预期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对中日美三国的 3575 名男女高中生进行调查,在回答“你最尊敬的人是谁时”,日本学生的答案第一位是父亲,第二位是母亲;美国学生的答案第一位也是父亲,第三位是母亲;而中国学生的答案前十位中竟没有父母亲。这样的调查结果是令所有对孩子倾注满腔爱心和付出精力的中国父母伤心和不解的。由此,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同时又是教育者的父母,必须要重视并研究与孩子的沟通,使亲子间的沟通对孩子具有吸引力并富涵教育意义。从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子沟通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良的亲子沟通对学生的学习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越来越难了。希望通过我们本次的研究,寻求一些实施亲子沟通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改善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让亲子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些!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负责人:潘美蓉:全面负责课题的总体规划、理论研究及实施进展的宏观把握和阶段性成果的汇总、小结。组 员: 陈霞: 负责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等撰写工作。组 员: 袁媛: 负责相关资料收集和相关数据的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