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八组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883599 上传时间:2017-10-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第八组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第八组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第八组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第八组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第八组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第八组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第八组元教学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第八组元教学设计中山区 向阳小学 王清一、组元分析:1.组元专题:异域风情2.内容安排:两篇精读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威尼斯小艇 ,略读课文两篇与象共舞 彩色的非洲 ,口语交际习作八,回顾拓展八。精读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季羡林老先生回忆自己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爱花,并生动地描述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抒发了作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威尼斯小艇:介绍了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及小艇的作用,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略读课文:与象共舞: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

2、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 彩色的非洲:描述了非洲的骄阳蓝天、花草树木、动物世界、人们的日常生活及艺术风采,多方面展示了非洲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表现了作者的真切感受“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 3.教学目标: (1)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2)揣摩、学习、运用作者描写景物及风情特点的写作方法。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4)多种途径收集材料,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二、学情分析:七个组元的学习,学生们有一定的预习、阅读及收集资料能力。因此,本组元学习,可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写景状物类课文的阅读经验,进一步提高学生 自学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交流,潜移默化对学生进

3、行尊重世界多样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三、课时分配:精读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 课时 威尼斯小艇 2 课时略读课文:与象共舞 1 课时 彩色的非洲 1 课时口语交际习作八 3 课时 回顾拓展八 2 课时自己的话是给别人看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积累优美语言。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3.认识 3 个生字,会写 7 个。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学习重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切入点:作者在德国看

4、到了一种怎样的奇丽的景色?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1. 在这色彩斑斓的世界,有许多美的东西。例如我们的祖国,有让我们引以为豪的锦绣山河;有远远流传的中华文化。 还有许多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同作者一道到国外的一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第一站德国(板书)2. 德国,有迷人的蓝色多瑙河,有梦幻般的莱茵河畔,有神秘的黑森林总之,德国是一个极富魅力的旅游城市,它不仅风光无限美好,这个民族还有一道十分奇丽的景色。(板书:奇丽) 3.读课题,质疑问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什么意思?季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

5、课文。2.指名读通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准,或没有读通的地方进行指导。3.想一想: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景色?4.联系第二、三两段句子进行交流。三、细读课文,感悟“美丽”1.1980 年,当季老先生在阔别德国哥廷根三十五年后,迎接我们的主人问他:“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季老先生是怎么回答的?2.出示季老先生说的话:“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3.自由读,季老先生说的“美丽”并没有改变指什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花之美?4.读第二自然段。从哪里看出德国人爱花?他们爱花的独特之处是什么?请读这一段,好好体味体味。5.交流指导:“真切”、“脊梁”是什么意思?哪些行为说明德国人爱

6、花之“真切”?当你和季老先生一样看到这奇异的异国风情时,会怎么说?会怎么想?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8.读了这一段,你觉得哥廷根之美,还美在什么?四、课堂小结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说说哥廷根的美丽指什么?二、品读课文,再感“美丽”1.引出第三自然段:出示: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这句话前后半句都指什么?这样反复写的目的是为什么?请用肯定的语气读一读。2.让我们真真切切地到哥廷根去感受德国人爱花之“真切”吧!再读第三自然段: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体会花之多,花之美。3.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看着花语。身处异国他乡的青年季先生

7、,会有怎样的感受? (怀念祖国和故乡,思念亲人)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读出花之美。5.仅仅是花美吗?出示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6.理解:耐人寻味。这种境界指什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当我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别人也在为我付出;互帮互利,互相赠予,共同享受生活的美丽。这就是一种人生境界。)(花,使季羡林想到如何做人,这本身也是一种境界。花很美,人也美。)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这一段。三、前后呼应,三感“美丽”:1.再出示第四自然段中“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读了第二、三自然段后,你对这句话又有怎样的理解?2.当作者

8、再一次踏上他生活了十年的哥廷根,踏上他曾经留下生活的痕迹和情感的哥廷根,他会想起什么呢?3.你从文中了解了什么?4小结:正是这样的情绪,使得季羡林在文中这样写道:“多么奇异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四、总结全文,激发阅读兴趣1. 朗读全文,说说读了文章的感受。2.推荐读书:季羡林散文、季羡林先生等。教学反思: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46 自然段。积累喜欢的语句。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大自然的美,

9、提高审美情趣。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威尼斯小艇的图片、资料。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切入点:威尼斯美在哪?作者是怎样具体写的?第一课时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题:“威尼斯的小艇”。2 介绍 自己课外搜集到的有关威尼斯的资料。3. 导入: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2.读了课文,你感受到威尼斯美在哪里?3.全班交流:威尼斯城市风光美;威尼斯小艇的美。(1)请学生读读描写威尼斯风光的句子。(2)自由交流感悟。(河道纵横交叉,精巧灵活的小艇来回穿梭,形式不同的石桥,耸立于两岸的古建筑,夜色中的威尼斯。)三、深入课文,感受小艇

10、“形之美”:1.出示描写威尼斯小艇样子的句子。2.自由读这一段话,威尼斯的小艇美在哪里?3.交流指导:“二三十英尺”大概有多少长?为什么把小艇比作“新月”和“水蛇”?4.威尼斯的小艇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城市建筑都是依水而建,所以,威尼斯成了以船代车的城市,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要想在窄小的河道中自由穿梭,小艇只能是又窄又长。5.读出小艇的美。四、再读课文,体会小艇“坐之舒”:1.小小的一轮“新月”引起了我们的无限遐想。这弯“新月”飘进了清清了河里,也飘到了我们的身边,同学们想不想坐坐这种小艇呢?引出第三自然段:坐在

11、小巧玲珑的威尼斯小艇里,舒服吗?为什么?2.学生自由交流感悟。3.坐着舒适的小艇,穿梭于古老的水城威尼斯之中,你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4.小结:这真是“说不完的情趣”!有感情地朗读。五、课堂小结: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读写结合,复习引入1.听写“小艇、操纵自如”等重点词语。2.你喜欢威尼斯的小艇吗?读读描写小艇外形之美和坐着舒适的句子。二、读、说、想、演,感受船夫“驾驶技术之美”1.读: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船夫驾驶技术的句子。2.说:交流哪里写出了船夫驾驶技术之高超。3.想象这些句子所描写的情景。“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船夫在行驶的过程中,可能会遇

12、到怎样的拥挤场面,船夫会怎么做呢?4、演:造型独特的小艇带领我们浏览威尼斯风光,小艇随着浪花时起时伏,我们的心也随之忐忑不安,真怕一不小心坠入水中。如果此时你就是我所坐的小艇的船夫,你会怎样来帮我?(介绍自己的驾驶技术;唱歌助胆;介绍威尼斯风光;播放威尼斯地方的音乐)5.有感情的朗读第四自然段,进一步感受船夫“驾驶技术之美”。三、感悟朗读,品味小艇与人们之间“和谐之美”1.读第五自然段。从这一段你感受到了什么?2.自由想象:人们还用威尼斯的小艇做什么?用上“可以可以可以”说话。3.威尼斯人是海洋的儿女,懂得欣赏威尼斯水城之美的人,应是在月夜中,招手叫一 只“冈多拉”,沿着运河曲折的水道,让自己

13、迷失在迷蒙的夜色中,领略这座水上古城永恒的魅力引出第六自然段,静静地朗读。4.引出课文“阅读链接”,自由读后说感受。5. .小结:白天的小艇像活泼的精灵,自由穿梭于水城之中,威尼斯是充满活力的;但晚上,当小艇载走最后一批威尼斯人,静静地停泊于码头上。整座威尼斯城就沉沉地入睡了小艇与威尼斯,与威尼斯的人们,与威尼斯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四、作业1.背诵课文 46 自然段。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学反思:与象共舞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2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3.认读课文 8 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泰国、大象表演节目、

14、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文字、图像资料,做成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切入点: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怎样?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初识泰象1.谈话:泰国有“大象之邦”称誉,腿粗如柱,身似城墙的庞然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像征。有泰国人向游人炫耀说,泰国的大象,善解人意,勤劳能干,聪明灵性,既是廉价的劳动力,又是乖巧的旅游宠物。2.交流资料,说说你对泰国的大象有什么印象?3.出示课题:“与象共舞”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泰象1.自由读课文, 读准 。2.读了课文,说说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为什么?(泰国的大象勤劳、善良,有时调皮,有时乖巧,有时活泼。泰国大象已经成为泰国的一分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

15、大象。)三、抓住重点,深入了解泰象1.泰国人的生活已经和大象融为一体。何以见得呢?自由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2.自由交流, (1)象是泰国的国宝。(2)象与人之间没有距离。(3)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爱与人开玩笑。(4)看大象跳舞是一种享受。3.随机指导。(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象是泰国的国宝。课文是怎么具体写的?你了解到泰国的大象还为当地人做哪些事?驮着武士冲锋陷阵;为泰国人做工服役;充当旅游大使;表演杂技,带去欢乐你还知道大象能干哪些事?在泰国,没有大象行吗?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后说话训练: 在战场上,泰象与人是( )关系;在舞台上,泰象与人一样是(

16、 );在国际上,泰象充当的是( )角色;当遇到困难时,泰象则是( );在农场里,泰象就是( );在可见在泰国,大象与人的关系是怎么样的?(2)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哪些地方写出了大象的聪明、灵气?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描写。如果你就躺在地上,让大象按摩,你敢吗?引导学生抓住“小心翼翼、轻轻地抚弄”等词:什么才叫“抚弄”?这个词写出了什么? 出示大象逗女士的一段话:找出描写大象动物神态的词,读一读,这些词写出了什么?这一段是用哪几个句子把几层不同的事例连在一起的?出示三句话: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有趣的是,它偶然也会跟人开开玩笑。这三句话可以去掉吗?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四、总结课文,领会写法:1.读了课文,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你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