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每周一练之八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833283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上学期每周一练之八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每周一练之八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每周一练之八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每周一练之八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每周一练之八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学期每周一练之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上学期每周一练之八(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语文上学期每周一练八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荫庇(yn) 脑髓(su) 恸(tng)哭 熏陶渐(jin)染B弥笃(d) 果脯(p) 契(q)据 群雄角(ju)逐C慑(sh)服 谄(xin)媚 阜(f)盛 咬文嚼(jio)字D羞赧(nn) 嗫嚅(r) 桎梏(g) 时不我与(y)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想想在冬日的夜晚,泡上一壶酽酽的浓茶,最好面对熊熊的壁炉,然后呢,捧着自己喜爱的小说读读,或者信马游缰地写点什么,这才是我们普通人的文学呢。B当梦想与现实相遇时,落慌而逃的总是梦想。再也不奇怪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会服服帖帖地在庸常的体制内过着安稳的生活,然

2、后渐渐麻木。C光阴荏苒,云烟氤氲中,一张张模糊的脸,想触摸却是孤寂的空气。昔日的岁月像东逝的流水,一直流向远方,不歇,不停,不回,留给我无限的惆怅。D因为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系统开发商各行其事,自行设计教育资源和管理信息的格式,致使各系统之间共同之处甚少,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棒喝(促人醒悟的警告) 爱屋及乌(爱一个人连带爱他屋上乌鸦) 不齿(不愿意提及) 暴殄天物(残害灭绝天生的自然资源) B齿冷(耻笑) 鞭辟入里(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 赴敌(赶走敌人) 别出心裁(另想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主意) C腹议(预先构思文章) 耿耿于怀

3、(怀着心事,很不痛快) 汗颜(因羞愧而出汗) 瓜田李下(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D就范(听从支配和控制) 分庭抗礼(分裂政权,对抗中央) 绝倒(形容大笑,前仰后合) 权宜之计(暂时采取的办法)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求知识、作学问上,贪多务得、细大不捐自古就被誉为美德。看来,“贪”什么,“得”什么,才是问题的要害。B秋雨湿透了衣衫,画出了他削瘦凸起的胛骨,他双手交叉护在胸前,可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C许多非法挖砂船在离长江护堤300米以内疯狂挖砂,对长江大堤产生了严重危害,一旦千里金堤溃于一穴,灾难首当其冲会降临到浔阳城头。D明明什么也没赠送,却打着买一送一的旗号

4、欺骗消费者,这种拉大旗作虎皮的商家比比皆是,消费者却蒙在鼓里还以为讨了便宜。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我们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述”,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朝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

5、根”,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无益处。正如唐宋时期得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一样。因此我们用以和世界交流的。应该是经过当代意识诠释的、能为现代世界所理解并在与世界交流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中国文化。要交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折射变形一样,当中国文化进入国外时,中国文化必然经过外国文化的过滤而发生变形,包括误读、过度诠释等;外国文化进入中国也同样如此。常听人说唯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国,言下之意似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全都不值一提。事实上,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兹都成从中国文化受到极大的启发,但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只能

6、通过传教士的折射,早已发生了变形;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伏尔泰和莱布尼兹,却又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别样的理解。这样,就在各自的话语中完成了一种自由的文化对话。这里所用的话语既是自己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可以是这样一种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对于这些不能不面对的共同问题,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历史经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做做出自己的回答。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在这种寻求解答的平等对话中

7、,新的话语就会逐渐形成,这种新的话语既是过去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这种话语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就会达到相互的真诚理解。 (摘编自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5.下列关于文中所说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文化并不是历史上已经形成并且固化的一种“陈迹”,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用当代意识赋予这种“陈迹”以新的解释和含义。B.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在形成之中的“将成之物”,所以先秦、汉魏时代的人们看到的中国文化跟我们今天看到的并不相同。C.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意识中不可能没有外来的成分,我们用来跟世界交流的,正是经过

8、这种意识诠释的中国文化。D.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的影响,所以唐宋时代的文化也不可能再像先秦两汉文化一样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6.下列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就会发生过滤和变形,当外国文化进入中国时也是这样,其表现形式没有误读、过度诠释等。B.在文化交流中,实际上并不需要外国人像中国人那样了解中国;否则,我们就难以对自己的文化作出别样的理解。C.只有既是属于自己文化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话语,才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唯一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D.解决不同文化体系的人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等,这可以成

9、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中介。7.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从文化交流和比较看,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既是不可能也无益处的,因此研究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要的。B.伏尔泰、莱布尼兹利用已经折射了的中国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可见有的时候中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C.对于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会有不同的问答,而平等的对话正是获得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的唯一途径。D.从“相互沟通的话语”、“各自的话语”等说法来看,文中所谓的“话语”应该是指文化交流双方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等。三、(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

10、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

11、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12、项是A及再遇阵没 及:趁着。B寻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C会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D援不至,遂没焉 遂:于是。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一组是保裔选精锐赴之 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 身复战没,世有忠节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A B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边境;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

13、兵尽矢绝,最终阵亡。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D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答案1D(A、荫yn,髓su,B、脯f;C、谄chn)2C(“游”改“由”,“慌”改“荒”,“事”改“是”)3A(赴敌:到战场去跟敌人作战。腹议:嘴上没说,心里有看法。分庭抗礼:平起平坐,互相对立。)4A(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句中主语应是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的对象,而不是“灾难”。拉大旗作虎皮:打着某种旗号去吓唬人。句中“商家”的行为没有吓唬人的目的。改为“挂羊头卖狗肉”。)二、(分,每小题分)三、(分,每小题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