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倒数》的教学反思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08816610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倒数》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倒数》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倒数》的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倒数》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倒数》的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倒数的教学反思倒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倒数主要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准备的。因为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的计算方法是归结为乘这个分数的倒数。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之后学习分数除法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了教学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要结合生活进行教学学生学习数学有两种体验,一种是成功的体验,另一种是生活体验,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情境在教学中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再现时,学生就会有兴趣,就有冲动感,因为是学生经历过的事情,他们有丰富的表现。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来进行教学。这节课是

2、一节概念课的教学,什么是倒数呢?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学生对于“互为”两个字的理解比较难,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教师”和“学生”互为朋友这一关系进行转化,在自然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知道什么是“互为朋友”,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互为”的含义,分散了教学的难点。二、让学生在碰撞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心理,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为了符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教学0和1的倒数时,学生们出现了小小的“争执”。有人认为:

3、“0和1有倒数。”有人认为:“0和1没有倒数。”对于学生的“争执”我没有直接介入,而是引导他们互相说说自己的理由,在他们的交流中,学生们达成了一致的认识: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并且在说明理由时,学生还认为“0不能做分母,所以0没有倒数”,“0乘任何数都得0,不可能得到1”这两个理由,拓展了我所提供给学生的知识内容,学生在深入思考中得出了结论,这就是学生学习的成果。我觉得,这样做不仅增添了课堂活力,而且还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的过程,解决了学生的困惑,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三、编顺口溜增强孩子们记忆 学习倒数要牢记,两数相乘积为1。相互依存不分离,分子分母颠倒移。1的倒数还是1, 0无倒数是特例。 我认为,本课最大的亮点是学生自己进行了充分的辩论,最后学生统一了认识:只要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这两个数就互为倒数,与这两个数是整数,分数还是小数无关。可以说通过这样的讨论,帮助了学生从数学本质的角度认识了倒数的概念。紧紧抓住倒数定义中的“乘积为1”的本质特点,这样学生在判断时就不会受到外在形式的干扰。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老师充分预设,放开孩子们的手脚,这样一定会能让课堂焕发精彩!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