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共8页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8792103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共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共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共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共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共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共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共8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疏散设施是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重要措施之一,要加强对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工作,在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上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应当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保持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严禁下列行为:(一)占用疏散通道。(二)在安全出口或者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三)在营业、生产、教学、工作等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将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 (四)其他影响安全疏散的行为防火巡查制度一、消防重点单

2、位及有消防重点部位的单位必须进行每日防火巡查,保卫处负责对各单位巡查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二、消防巡查要指定专人负责,并建立巡查日志。三,消防巡查日志要对每日巡查情况做详细记录,并由巡查人员及其主管人签字。四、巡查人员要认真负责,对巡查中发现的火险隐患要立即上报本单位主管领导并力争做到当场妥善处置,本单位无法解决的,要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在隐患未解决前,要采取积极措施,不能使隐患酿成火灾事故。五、每日防火巡查的内容包括:(一)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三)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四)消防岗位与值班人员的在位

3、情况。(五)其他消防安全情况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 安装和维修电气设备线路,必须由电工按电力设备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安装接电时须向用电管理部门申请,经审核批准后由电工负责施工。第二条 动用明火需到消防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申请,并办理审批手续,经批准后方可施工。第三条 对批准使用的明火施工区域,由用电管理部门和消防归口管理职能部门进行现场监督,并做好消防安全保障工作,禁止在营业期间施工。第四条 电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工作时不得擅离岗位,并对设备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电工修理,工作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做到人走电断。第五条 电工对本单位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经常检查维修,同

4、时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绝缘遥测,发现短路或绝缘不良,应及时维修。第六条 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组织扑救。第七条 对消防有电的检查和管理要有专人负责,并按有关规定执行。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第一条 单位对消防安全工作实行半年和年终考评工作,根据考评成绩实施奖励和处罚。第二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根据情况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1、认真履行消防安全岗位职责,严格落实消防安全制度,为消防安全做出突出成绩者;2、发现重大火灾隐患及时报告者;3、发现初起火灾及时报警和灭火,避免重大损失者;4、在火灾情况中判断正确,处置果断,扑救事迹突出者;5、积极参加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在消防业务理论比赛中取得优异

5、成绩者;6、在消防工作中有其它优异成绩和突出表现者。第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根据情况予以罚款:1、不履行消防安全岗位职责,不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对消防安全工作造成影响者;2、在生产、经营、办公等区域内吸烟或遗留烟头者;3、擅自使用和遮挡生产、经营、办公等区域内的消防设施、设备、消防器材和消防疏散指示标志者;4、堵塞、占用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在通道内摆放物品者;5、不会使用灭火器材灭火和不会报火警者;6、无故不参加消防培训者。消防安全值班制度一、为了及时发现火灾隐患,有效地制止违反消防安全的行为,及时报警,扑救初期火灾,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特制定本制度。二、饭店设立值班的所有人员均为消防值班人员,

6、必须严格遵守本值班制度,坚守岗位,确保安全。三、各部门的值班人员每天上下班或交接班前,应对其值班负责的范围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问题要作好记录,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四、值班人员要对管理范围内的各种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检查,确保设施、器材的完好有效。五、消防值班人员,必须执行防火检查、巡查制度内容,落实巡查制度。六、前台人员负责对全校值班人员的值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七、因值班人员工作失职造成火灾事故的,按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提出处理意见,报告上级批准执行。( 消防器材维护管理制度1、由主管安全部门负责组织落实消防器材维护管理制度。2、消防器材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及其他有关规定确定配置数

7、量、型号类型,合理设置分布点。3、主管安全部门负责建立灭火器、自救面具等器材的维护保养管理档案,记明类型、配置数量、设置部位和维护管理责任人,并制作维护保养卡进行明示。4、每月由各部门维护管理责任人配合安全部门检查责任区域的消防器材情况。(1)、灭火器材是否放置于干燥、阴凉、易取用的地方;贮气压力是否符合要求,喷射软管有无老化破损及喷嘴堵塞、灭火器箱上锁锁闭现象;5、每12个月组织或委托维修单位对所有灭火器进行1次功能性检查,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距出厂日期5年,以后每隔2年必须进行水压试验;手提式贮压干粉灭火器有效使用时间10年。火灾隐患整改制度第一条 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确定专门部门和人员

8、及时予以清除。第二条 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由消防管理部门根据管理分工,及时将火灾隐患向消防安全管理人或消防安全责任人书面报告,并提出整改方案。第三条 对随时可能引发火灾的隐患或重大火灾隐患,应将危险部位停止生产、经营或工作,立即进行整改,并落实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措施。第四条 消防安全管理人或消防安全责任人应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第五条 对公安消防机关检查或抽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指定专人落实整改。整改完毕后,写出火灾隐患整改报告报消防机关。第六条 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认真填写检查记录。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

9、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后存档备查。第七条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要组织进行检查验收。第八条 对本单位无力进行整改的火灾隐患要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第一条 单位应当成立由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归口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等组成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以下简称演练)领导小组。第二条 演练领导小组由指挥组、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组成。第三条 领导小组根据单位实际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半年组织员工进行一次演练。第四条 预案演练组织中的各小组成员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第五条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中的各级、各类人员,必须按照演

10、练的统一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位置。第六条 对通过演练暴露出的问题,由消防安全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根据演练领导小组提出的意见,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制度一、专职消防队主要由消防保安人员组成,义务消防队员由管理人员及员工组成,统一由消防归口管理职能部门负责管理。二、消防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对专职消防队员每月进行一次培训,对义务消防队员每季度进行一次培训。三、消防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每半年组织专职和义务消防队员进行一次灭火疏散演练。四、专职和义务消防队员要服从消防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的统一调度、指挥,根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五、根椐人员变化情况对专职和义务消防队员及时进行调整、补

11、充。六、培训主要内容包括:1、防火、灭火常识、消防器材的性能及适用范围;2、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及使用方法;3、火灾扑救、组织人员疏散及逃生方法;4、火灾现场的保护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含防雷、防静电)一、应按规定正确安装、使用电器设备,相关人员必须经必要的培训,获得相关部门核发的有效证书方可操作。各类设备均需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效合格证明并经相关部门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电气设备应由持证人员定期进行检查(至少每月一次)。 二、防雷、防静电设施定期检查、检测,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并记录。 三、电器设备负荷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接头牢固,绝缘良好,保险装置合格、正常并具备

12、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应严格按照电气施工要求测试。 四、各类线路均应以套管加以隔绝,特殊情况下,亦应使用绝缘良好的铅皮或胶皮电缆线。各类电气设备及线路均应定期检修,随时排除因绝缘损坏可能引起的消防安全隐患。 五、未经批准,严禁擅自加长电线。各部门应积极配合防火委员会、维修人员检查加长电线是否仅供紧急使用、外壳是否完好、是否有维修人员检测后投入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一、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二、 购买使用者应查看经营者经营许可证、检验合格证,并索证留存。三、 易燃易爆危险品使用操作应按操作规程执行,管理使用人员应经过培训,具有相关知识。由专人使用,专人负责。四、 易燃易爆危险品应根据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管理使用人员应具有相应灭火知识和措施,并做好防火防爆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五、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应远离其它明火,杜绝安全隐患。六、 易燃易爆使用者管理部门,要对使用者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七、易燃易爆危险品使用者要自觉接受上级和学院安全保卫部门的检查、指导和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