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17—18学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2545.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8772011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黄浦区17—18学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254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海市黄浦区17—18学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254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海市黄浦区17—18学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254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海市黄浦区17—18学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254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海市黄浦区17—18学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254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市黄浦区17—18学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254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黄浦区17—18学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2545.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终测试卷(满分:10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说明:1.本卷共25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文言文(共27分)(一)默写(10分)1明时思解愠, 。 (孤桐)2 ,笑谈渴饮匈奴血。 (满江红)3为我一挥手, 。 (听蜀僧濬弹琴)4 ,志在千里。 (步出夏门行)5.复投之, 。 (狼)(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7题(3分)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马致远这首元曲被誉为“ ”(1分)7、下面对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枯藤”句写了三个景

2、物,勾勒出一副凄凉的画面。B.“小桥”句用明净纤巧的语句突出安谧温馨的场面。C.“古道”句描绘游子骑着瘦马缓行古道的悲凉境况。D.本曲借秋天萧瑟之景表达作者伤春悲秋的感伤情绪。(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6分)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8、本文选自清朝作家 (人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2分)9、

3、下列体现狼十分狡黠的句子有 、 (2分)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C.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D.目似瞑,意暇甚。从“暴起”“毙”“断”“亦毙”一系列动词可以看出,屠户最终依靠自己的机智和 战胜了狼。(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8分)雨雪不寒齐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注释】 陛:宫殿的台阶。10、解释下列文中加点字:(4分)晏子入

4、见 入 饱而知人之饥 知 11、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景公)于是就命人拿出皮衣、发放粮食给饥饿受寒的老百姓。B.(景公)才下令出门去分发皮衣和粮食给饥饿受寒的老百姓。C.(景公)于是就命令拿出皮衣、发放粮食与抵御饥寒的物品。D.(景公)才令人拿出皮衣、发放粮食与抵御饥寒的物品给百姓。12、从晏子的言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2分)二、现代文(共2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13分)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里,有一座山名悬瓮。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一百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晋祠的美,在山美、树

5、美、水美。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一是圣母殿。它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元年(1102年),这是全祠的主殿。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7间,深6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间,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42个侍女,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她们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各异,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生动,衣纹流畅,真是巧夺天工。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雕

6、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近千年,鳞甲须髯,仍然像要飞动,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与工艺的精巧。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沼上架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面由三十四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桥边的栏杆和望柱形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随意左右。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cu cn( )的明珠。13、看拼音写汉字:cu cn (2分)14、将“圣母殿”“木雕盘龙”“鱼沼飞梁”称为我国古建筑的“三绝”的理由分别是:(6分) 15、对第段加点词“然而”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7、(2分)A.“然而”表转折,突出晋祠历史文物之美超过自然风景之美。B.“然而”表转折,表示作者对晋祠山水自然风景之美的否定。C.“然而”引出下文对晋祠历史文物之美的说明,起承上启下的作用。D.“然而”引出下文对晋祠历史文物之美的说明,与前文是递进关系。16、联系下文的内容,第段的划线句能否改为“优美的自然风景同悠久的历史文物浑然融为一体”,请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720题(14分)泥人张冯骥才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角的戏剧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坐在那

8、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的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

9、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人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大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

10、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

11、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面写着:贱卖海张五。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快乐。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注】撂高的:天津方言,意思是伙计。17. 小说情节生动曲折,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6分) 海张五取乐泥人张 泥人张回报以“贱卖海张五”。 18“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全找回来了。”句中加点的两个“找”字各是什么意思?(2分) 19. 请体会“随后手一停,

12、他把这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中“戳”字的表达效果。(2分) 20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第段的作用。(4分) 三、综合运用(6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1-23题(6分)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小红:初中四年我们学习了不少孔子、孟子的作品。儒家思想时至今日对我们的生活仍有着不少影响。小明:是呀,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小红:这个我张口就能来,温故知新、舍生取义、愚公移山、则善恶从、任重道远、诲人不倦、一鼓作气、见贤思齐。小明:你刚才说得成语里,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 、 小红:哎,班门弄斧了。小明:孔、孟及其弟子还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小红:这个我知道,还有 、 小明:这次都说对了。21、小红说的的一组成语中有哪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 、 (2分)A温故知新 B舍生取义 C愚公移山 D则善恶从E任重道远 F诲人不倦 G一鼓作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