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课件--第八章--拟肾上腺素药.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8770609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课件--第八章--拟肾上腺素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药理学课件--第八章--拟肾上腺素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药理学课件--第八章--拟肾上腺素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药理学课件--第八章--拟肾上腺素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药理学课件--第八章--拟肾上腺素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理学课件--第八章--拟肾上腺素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课件--第八章--拟肾上腺素药.ppt(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拟肾上腺素药 又称为: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拟交感胺药,一、构效关系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基本化学结构为- 苯乙胺。 - 苯乙胺由三部分组成:苯环、碳 链、氨基。 可分为两类: 1. 儿茶酚胺类:苯环的3、4位上有羟基 如:肾上腺素、去甲上腺素、异丙肾上腺 素、多巴胺,2. 非儿茶酚胺: 苯环3、4位上的羟基改变 如:间羟胺、麻黄碱、甲氧明、苯肾上腺素,3. 化学结构与药物作用强弱及时间长短有关。 儿茶酚胺药物作用强,维持时间短,易被COMT 灭活;非儿茶酚胺药物作用弱,维持时间长, 不易被COMT灭活。 4. 碳原子上的氢被-CH3取代后,不被MAO灭 活,作用时间长,易被神经末梢摄

2、取,并促进 递质释放。如间羟胺、麻黄碱。,5. 胺基上的氢被不同基团取代后,药物 对、受体的选择性发生改变。 如: H原子被-CH3取代后,为肾上腺素, 对、受体均有活性。 H原子被异丙基取代后,为异丙肾上 腺素,对受体有活性,对受体无活性。,二、分 类,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受体激动药 受体激动药,受体激动药 去甲肾上腺素(NA) 一、体内过程 为神经递质,肾上腺髓质也可分泌 见光易分解,应避光 在碱性液体中易破坏,忌与碱性溶液配 伍,本品口服在碱性肠液中易破坏,不吸 收,PO无效;不宜皮下及肌肉注射(局部组 织坏死);也不宜静脉注射(静脉炎);一 般采用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给药。

3、 进入体内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作用 弱。 大部分被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摄取,其 余的被MAO、COMT破坏。,二、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1. 对1受体具有强大的激动作用 2. 对1受体激动作用较弱 3. 对2受体无作用 4. 还可激动突触前膜2受体,负反馈抑 制NA的释放,作用 1. 血管 激动血管平滑肌1受体,使血管收缩,主 要是小动脉、小静脉血管收缩。 血管收缩强度顺序是: 皮肤、粘膜血管 肾血管 脑、肝、肠 系膜血管 骨骼肌血管,但冠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因为: (1)心脏兴奋,心肌代谢产物腺苷增加,腺苷 具有很强的舒张冠状血管作用。 心脏代谢加速,局部组织O2分压降低,心 肌细胞内的A

4、TP分解成ADP和AMP 5 核苷酸酶 腺苷。 (2)血压升高,提高了冠脉灌注压力。 (3)激动突触前膜2受体。,2. 心脏 激动心脏1受体,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 加快,传导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大剂量可 引起心率失常,但较AD少。 3. 血压 (1)小剂量兴奋心脏,收缩压升高,血管收缩 不明显,舒张压不变,脉压差变大。 (2)大剂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变 小。,三、临床应用 1. 休克:较少用 常用于神经源性休克早期,使收缩压维持 在12kPa(90mmHg)。 2. 药物中毒性低血压: 如氯丙嗪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 3. 上消化道出血: 取13 mg稀释后PO(局部作用),冰水 稀释效

5、果更佳。,四、不良反应 1. 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防治:(1)不能外漏 (2)更换部位 (3)热敷 (4)普鲁卡因或酚妥拉明局部浸润注射 2. 急性肾功能衰竭 每小时尿量在25ml以上,禁忌症 高血压、动脉硬化、器质性心 脏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无 尿)患者,间羟胺 (阿拉明) 为人工合成品 特点 1. 间羟胺收缩血管作用及升高血压作用比NA 弱、慢。因不被MAO灭活,故升压作用持 久。为NA的代用品,用于各种休克的早期 2. 1受体兴奋作用较弱,一般不引起心率失 常。,3. 本品化学性质稳定,因收缩血管作用 较弱,可肌注,不引起局部组织缺血 坏死。 4. 对肾血管无明显收缩作用,不引起急

6、性肾功能衰竭。 5. 快速耐受性,因囊泡内NA的释放量逐 渐减少,效应也逐渐减弱。,去氧肾上腺素 (苯肾上腺素,新福林) 甲氧明(甲氧胺) 特点 1. 作用机制与间羟胺相似,不易被MAO灭 活。与NA比较,升血压作用弱而持久。 2. 静脉点滴、肌注均可。 3. 肾血管收缩及肾血流量减少比NA更明显。,临床应用 1. 防治腰麻、硬膜外麻及全身麻醉的低血压 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升压时通过迷走神 经反射,使心率减慢 3. 扩瞳,为快速短效扩瞳药,常用于眼底检 查。兴奋瞳孔开大肌的1受体,使瞳孔扩 大。比阿托品作用弱,不升高眼内压和调节 麻痹,、受体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AD) 肾上腺髓质分泌

7、:AD85%,NA15% NA 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 AD 药用AD从动物肾上腺髓质提取或人工 合成品,一、体内过程 AD口服吸收很少,口服后在碱性肠液、肠粘 膜及肝内破坏,PO无效。皮下注射吸收较慢,维 持1h ;肌肉注射吸收较快,维持1030min。 见光易分解,应避光保存。在碱性液体中易 破坏,忌与碱性溶液配伍。 进入体内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作用弱。 大部分被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摄取,其余的被 MAO、COMT破坏。,二、作用: 型作用 + 型作用 作用机制 激动1受体和1、 2受体,对受体激 动作用强度相等 药理作用 1. 心脏 兴奋作用,激动1受体,心脏兴奋性增加,心收缩力加 强,

8、传导加快,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剂量 大或静脉注射过快时,可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心 室颤动。 2. 血管 激动1受体:皮肤、粘膜、肠系膜、肾血管 收缩 激动2受体:骨骼肌和冠状血管扩张,激动2受体 冠状血管扩张 腺苷作用 血压升高,提高灌注压,3. 血压 小剂量: 收缩压升高:心脏兴奋,心输出量增加。 舒张压不变或下降,脉压差变大(骨骼肌血 管扩张,抵消或超过皮肤粘膜血管收缩)。 大剂量: 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脉压差变小(因为 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超过骨骼肌血管扩张)。,4. 支气管 激动支气管平滑肌2受体,使支气管扩张,并抑 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同时,激动支气管粘膜血 管平滑肌1受体,粘膜

9、血管收缩,通透性降低,消除 粘膜水肿。 5. 代谢 代谢增强。激动2受体,促进糖原、脂肪分解, 耗氧量增加,血中葡萄糖、脂肪酸含量增加。,三、临床应用 1. 心脏骤停 心脏复苏三联针(AD+阿托品+利多卡因) 心室内注射 2. 过敏性休克 AD首选 3.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4. 与局麻药配伍 收缩局部血管,减少局麻药吸收,延长局 麻作用时间,减少局麻药吸收中毒。 局麻药中AD的浓度为1:200000(一次用量不 超过0.3mg)。 注意:手指、足趾、阴茎等手术不能用 5. 局部止血: 鼻衄、牙龈出血等,四、不良反应 心悸、烦躁、头痛、血压升高、心律失常 等。 大剂量: 血压 脑出

10、血 心律失常 心室纤颤 禁忌症 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 化、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及甲亢患者,麻黄碱(麻黄素) 麻黄碱是从中药麻黄中提取的生物碱, 现已人工合成 作用机制 直接作用: 激动1、 2、 1、 2受体 2. 间接作用: 促进神经末梢释放NA,作用特点 与AD比较 1. 化学性质稳定,PO有效 2. 对心脏、血管、血压及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弱、慢、持久(维持36h) 3. 易通过血脑屏障,中枢兴奋作用明显,表现 为精神兴奋,不安和失眠(夜间使用必须合 用镇静催眠药) 4. 快速耐受性,与受体饱和及递质耗竭有关,临床应用 1. 防、治轻度支气管哮喘,对重症急性发作不 用。

11、 2. 消除鼻粘膜充血引起的鼻塞,0.51%溶液 滴鼻。 3. 防治低血压状态。 4. 缓解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皮肤粘膜过敏症状。,多巴胺(DA) 为NA的前体物,药用为人工合成品 体内过程 1. 口服易在肠和肝中破坏,PO无效。 2. 静脉滴注给药,在体内易被MAO和COMT所灭 活,作用时间短。 3. DA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外周给药无中枢作 用。,作用机制 激动1、1及DA受体 药理作用 1. 激动1受体,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血压升 高,其作用比NA弱,也不引起局部组织缺血 坏死。 2. 激动1受体,心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 对心率影响较小,与AD、IP比不易引起心律失常。,3.

12、激动DA受体 (1)肾、肠系膜及冠状血管扩张,由于DA激动 D1受体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使细胞内 cAMP含量增加,引起血管扩张。 肾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大,肾小球滤过率 增加,尿量增加,肾功能改善。 (2)激动肾小管D1受体,排Na+利尿。,临床应用 1. 治疗各种休克(感染性,心源性,出血性) 是理想的抗休克药,因作用时间短,需静脉 连续滴注给药,开始速度为25ug/kg/min。因 扩张血管,用药前必须补足血容量。 2.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与利尿药合用。,受体激动药 异丙肾上腺素(IP) 又名 喘息定、治喘灵,体内过程 1. 口服无效,口服后在肠粘膜与硫酸基结合 而失活。 2. 气雾

13、剂吸入给药,吸收较快。 3. 舌下给药,舌下静脉丛吸收。 4. 静脉滴注给药,因不被MAO所代谢,作用时间较长。,作用机制 激动激动受体,对1、2受体无选择 性,强度相等,对受体无作用。 药理作用 1. 心脏 激动1受体,兴奋心脏,其作用比 AD、NA强。,2. 血管 激动骨骼肌血管2受体,血管扩张;冠状血 管扩张,血流量增加。 3. 血压 兴奋心脏,收缩压升高;骨骼肌血管扩张,舒张 压下降,总体反应为血压下降。 4. 支气管 激动支气管平滑肌2受体,支气管舒张;抑制 过敏介质释放。但不能消除粘膜水肿。,临床应用 支气管哮喘 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气雾剂或舌 下给药。 2. 房室传导阻滞

14、 治疗、房室传导阻滞 ,舌下或静脉滴注给药。 3. 心脏骤停 心室内注射。 4. 感染性休克 应补足血容量。,不良反应 1. 心悸、头晕。 2. 心律失常,严重时心动过速,甚至心室 颤动,但较AD少。 3. 长期使用可导致猝死。 禁忌症 禁用于冠心病,心肌炎及甲亢等。,多巴酚丁胺 药用为人工合成品,口服无效,静脉给药。 作用机制 选择性激动1受体,为1受体激动药,加强 心收缩力和增加心输出量。对2受体作用很弱, 对1受体几无作用。 与IP比较,多巴酚丁胺正性肌力作用显著, 不增加心肌耗氧量,不引起心动过速。,临床应用 1.心力衰竭: 用于心脏手术或心肌梗塞引起的心力衰竭。 特点: 选择性激动1受体,增加心收缩力和心输出 量,改善心脏泵功能的同时,很少引起心率和心 肌氧耗增加。这是多巴酚丁胺治疗心力衰竭的主 要依据。 AD、IP不能用于心力衰竭,2.抗休克 其疗效优于IP,且较安全。 不良反应 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头痛、气短等不 良反应。剂量过大时,偶可引起心律失常和增 加心肌氧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